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公共产品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GDP口径核算公共服务的价值的方法存在进一步改进的必要。公共产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表现为私人部门的利益。人均产量除以财政支出占总产出的比例的商是对公共产品价值量的衡量。80年代以来,我国的公共产品的价值大幅度上升。世界各国的公共产品价值有很大差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经济的竞争的实质是公共产品价值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公共产品供应短缺问题,是由于制度安排上的不合理造成的。变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不同性质的公共产品应有不同的供应主体;各级政府在财政能力的配置上,应坚持“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要建立“自下而上”的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财政支出政策,向城乡提供均衡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要以人为本,优先解决广大农民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3.
面对全球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经济学家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释。瓦格纳法则、时间形态理论、发展阶段论和保险支出理论 ,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对财政支出增长现象进行了分析 ;福利经济学派通过建立各种模型 ,从微观的角度对影响公共产品供应和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公共选择学派则着重分析制度、政治决策过程等因素对财政支出增长的影响。这些理论对当前我国的启示是 :应该保证财政支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增长态势 ,适当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同时要区分不同性质的支出 ,实行“有保有压”的政策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4.
栗玉香 《中州学刊》2003,(5):167-169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必须从界定义务教育公共产品属性、确立其为教育财政支出重点、界定政府间义务教育财政责任、义务教育财政公平与效益的统一、其运行机制法治化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关于财政支农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财政投资主要是公共产品领域,由于我国农业的特殊性,农业本身在相当大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因此,我国财政应当对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承担起保护和扶持责任。财政支农补贴同其他支农措施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鉴于目前“三农”问题的严重性,应当在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的基础上,逐步加大财政支农补贴的力度。为此,建议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三个方面着眼,尽快构建起完善的财政支农体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证财政支出的公共、人权、公开、法治、节省、绩效等价值的实现,我们应当建立完整的财政支出监督制度,改进财政支出预决算的编制方法,提高财政支出预决算编制的公开性、透明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改革财政支出的监督体制,落实人大的财政支出监督权;完善和落实财政支出的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7.
论公共财政框架下教育财政制度的变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教育财政也须以公共财政理论为指导进行与公共财政框架相适应的改革。在公共财政制度框架下,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事务论共同构成了教育财政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资源配置中公平与效率的选择决定了政府在教育财政中基本职能定位及教育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财政分权更多体现委任制的特征,地方政府行为以追求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导致地区间财政收入的竞相竞争,挤占环境规制公共产品的财政支出,造成财政收入与环境规制呈反向替代关系,环境规制失灵。为减少地方政府竞相竞争带来的环境规制失灵,应将环境规制实施方面的财政支出责任转移到较高层级的政府,并对贫困地区实施专项财政转移支付,以推动贫困地区环境规制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公共支出是指公共经济主体在公共经济活动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政支出之外,最重要的公共支出是公有制企业的支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共支出的影响和规模也在增长,对于这一现象,西方公共经济学就公共支出中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支出有过分析。但这些分析没有能够把握问题的实质,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对公共支出的影响和增长理论进行一番分析,提出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主要八种原因,其中社会主义社会专有的原因有两种。  相似文献   

10.
徐爱丽 《理论界》2010,(1):49-50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在调整中趋于优化,公共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但与财政宏观调控功能相比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已成为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全球化应运而生。金融全球化加速发展,构成了金融危机接连不断的基本背景。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给我国金融安全的维护带来了严峻挑战。为引,我们要增强金融安全意识,提升金融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加快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强金融产业基本建设的力度;此外,要在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在金融结构内生的视角下,通过构建两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金融边界与金融过度化发展的内在机制,并运用全球217个经济体近50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各经济体金融发展的结构演化效应以及金融边界的存在性。研究表明,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边界效应,并受到金融中介资本占比的影响。特别地,当金融中介资本占比较高时,收入水平较高的经济体会表现出过度化发展的态势。由此,相关政策的制定应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对金融中介资本占比进行适当干预。  相似文献   

13.
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由此,很多学者开始对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进行深入的考问,对金融监管理论、模式、体系、制度和金融监管政策进行系统研究。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市场自律有密切的联系。在我国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下,现阶段宜采取牵头监管和功能监管相结合的综合监管模式,待条件成熟时将监管模式由牵头模式过渡到统一监管模式。构建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理论研究和经验表明,金融抑制会阻碍经济增长,这与中国在长期处于金融抑制条件下的高速经济增长颇为相悖,中国金融抑制下的金融漏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增长。处于转轨经济中的中国金融改革,必须加快金融深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金融创新对金融制度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工具创新和研究范式创新,它们深刻地影响着金融制度设计的方向,并且成为推动金融制度迈向更高目标的核心力量。现代金融制度设计在新古典金融理论基础上,吸纳新制度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最新成果,呈现功能与结构融合的新趋势,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其完整的逻辑链条是:金融创新→金融制度设计者之间的博弈→改革政策→金融制度结构变迁→金融制度功能完善→技术进步→经济增长→金融更高层次创新。这一逻辑链条对中国的金融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借鉴。它提示我们,一要树立强化金融机构功能的发展观,二要营造金融资源合理定价的市场机制,三要构筑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以推进技术创新,四要建立金融创新的正向激励。  相似文献   

16.
在金融开放中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现代金融具有开放与风险并存的明显特征。我国金融开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金融市场开放、国际惯例运作、引进外资、股权合作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安全性。因此,要结合本国国情,在金融开放中正确制定和实施国家金融安全战略,主要有:一是在金融开放中强化货币控制权意识;二是在金融开放中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三是在金融开放中吸取国际金融管理经验;四是在金融开放中构建金融业开放型监管机制;五是在金融开放中坚持金融法制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序开放我国金融业,才能在金融开放中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这对不断地提高我国金融业整体开放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融自由化与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一个放松管制的金融自由化时代已经到来。在全球金融自由化和中国已经加入 WTO的情况下 ,中国如何把握住机会、加快金融改革开放、融入国际社会主流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一、国际金融自由化的进程金融自由化是从上世纪 70年代兴起并呈迅猛发展态势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有意或无意地参加到这一进程中。由于经济基础以及相应的金融制度的差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具有不同的特征 :发达国家先后放松或取消对利率、分业经营和资本市场的管制 ,使本国金融业发展进入了较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金融领域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两种 :供给型抑制和需求型抑制 ,发展农村经济 ,解决“三农”问题 ,有必要消除金融抑制 ,实行适度金融深化。  相似文献   

19.
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衍生、再衍生而来的MBS、CDS、CDO等金融工具,基于相互之间的内在紧密联系,形成了具有螺旋式、级数级特点的危机膨胀机制;在金融衍生工具的危机膨胀机制的作用下,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领域的危机在规模上迅速膨胀、放大为金融危机,并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的反思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在使得主要国家金融体系遭受重创的同时,也揭示出发达国家金融体制中的某些缺陷和弊端.因此,从货币供应量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金融经营制度的分业化与综合化、金融机构所有权的国有化与私有化、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基础建设、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边界、融资模式选择与资本市场发展和外汇储备管理与投资结构安排等七个方面深刻分析本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我国金融体制和金融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