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了由著名的学者、神甫变成一个杀人的魔鬼的人物形象———堂·克洛德·孚罗洛副主教 ,并通过他坎坷、不幸的一生 ,真实地反映出了法国社会1 6世纪人与宗教的斗争 ,人性与兽性、神性的对峙 ,美与丑、善与恶的冲突 ,科学与神学的交战。但是 ,长期以来 ,爱斯梅拉达作为善的代表过于光艳 ,使得克洛德·孚罗洛副主教作为恶的代表便处于次要的位置 ,部分读者只是片面地把他当做一个“贵族统治和反动宗教”的代表人物 ,或者只是简单地认为他是宗教力量的牺牲品。雨果在《海上劳工·序》中说 :“宗教、社会、自然 ,是人…  相似文献   

2.
1 克洛德·浮罗洛是《巴黎圣母院》中的主人公之一,对这个人物的评价似乎已成定论。流行的几类外国文学教材及参考书给这个人物性格的定性都是单一的否定结论,如“教会势力的化身”,“淫邪、虚伪、凶残的化身”,“十分卑劣肮脏的色情狂”,“道貌岸然、心如蛇蝎的教会上层分子”,“极恶的体现”等等。用阶级的观点来看,毫无疑问,作为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确乎是一个宗教势力的代表人物,他对爱斯梅拉达不择手段追逐和迫害,暴露了教会的虚伪和凶残,体现了他性格中丑恶的一面。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克洛德绝不是一个性  相似文献   

3.
克洛德的自然人性,宛若“天使”,在黑暗的“魔鬼”生活中熠熠发光。可是在压抑中复归的人性是畸形的,以至于克洛德用这种不健全的、变态的人性既伤害了他人,又毁灭了自己,终于给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悲凉而凄惨的句号。他既是罪恶的社会和宗教的代言体,又是受害体。宗教禁锢人性的本质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神父形象是一个特异的系列,这类形象蕴含着巨大而神秘的悲剧力量和审美价值。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浮罗诺,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范例。克洛德的“信仰生存”包含着悲剧性的分裂和冲突;他与爱丝梅哈达的相遇,是神性与人性相遇并贯通的奇迹,并蕴藏着戏剧性的隐喻含义;他的爱情追求所表现出来的深刻的信徒般的狂热和宿命般的悲剧结局,具有生存论的和审美的特性,也鲜明地体现了宗教观念中信仰的彻底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忠贞与背叛是多恩爱情诗的两大主题,这一矛盾的爱情观有其深刻的爱与宗教根源。多恩宗教生活中背叛与皈依的经历使他一生都处于心灵的矛盾与冲突中,但是多恩始终都没有停止对宗教和爱的追求,他的爱情诗表达的是诗人由男女间的情爱进而体验到神人之间的圣爱的诗意理想。  相似文献   

6.
许地山与他同时的作家最不同的一点是他对宗教的兴趣,他的诗文充满了空灵、宁静、超脱的气氛,他的小说多为富于教谕的近乎传奇的故事。就文学创作的宗教情感而言,许地山有一种基督式的“爱”的情感,这从他的散文《落花生》,小说《春桃》、《缀网劳蛛》等作品中可以看出来。许地山本人的宗教意识,最强烈地体现为宗教救世主义,他在《英雄造时势与时势造英雄》的演讲中表明了他这种思想,他的中篇小说《玉官》体现了这种思想。爱的哲学与救世主义引发许地山对人生社会的思索,但其消极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7.
爱略特是十九世纪后期英国著名女小说家,在其小说中,对宗教问题的关注是其作品的一条主线。爱略特人本宗教观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维多利亚时的社会文化状况;维多利亚时的社会心态;爱略特的宗教生活与思想经历。  相似文献   

8.
克洛德和丁梅斯戴尔同为社会地位特殊的神职人员,他们具有众多相似之处,都拥有超凡的学识和毅力,信仰上帝,却涉足不被允许的爱情,然而在神性与人性的冲突之中,在爱情与宗教的选择中,他们对信仰采取不同取向来追寻各自的人生价值,展现出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透射出作者不同的宗教观和人生观,及两部作品中相异的创作基调和主题。  相似文献   

9.
纪伯伦的散文诗《先知》在语言思想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纪伯伦风格,与泰戈尔、闻一多对比,又有其独到的艺术魅力。分析他创作中的精神三变,体味那种赤裸的真实,从纪伯伦笔端所流淌出来的自然本性回归的主题、超越宗教的泛爱主题,以及精神成长主题,使我们感悟到纪伯伦在其创作中所构建的神圣:爱、美与生命。  相似文献   

10.
《拯救溺水之鱼》与以往谭恩美作品以美国华裔家庭为背景、以母女间的亲情关系为主题、以讲述过去为主的写作风格大相径庭,是其迈向新的创作方向的一次大胆尝试。《拯救溺水之鱼》寓意深刻,本文将着重分析其宗教主题。借助宗教,谭恩美探讨了对于爱与道德问题的认识以及对真理的感知,抒发了其呼唤超越种族与国界的“真善”以及“普世的友情”的最终意图。  相似文献   

11.
歌德的《情投意合》又译《亲和力》,是一部具有宗教情结的小说,其中的上帝之爱,在其中有深刻的表现。如奥狄莉——神圣的“上帝之爱”以及爱德华、夏绿蒂、上尉等——人间的“上帝之爱”。这与歌德的宗教思想和人生经历分不开的。《情投意合》不仅表现了伟大的上帝之爱,而且还有犯罪和救赎问题。还引用了《圣经》的人名和原话。  相似文献   

12.
费尔巴哈“爱的宗教说”历来否定者多,本文辨析其思想内容、实质及其两重性,指出“爱的宗教”是无神论的同义语,它主张以文化代宗教,是人们维系情感需要的产物,它其实并不是宗教,而是人本主义哲学世界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它的批判是有分寸的。在现实社会中,它作为迷信的解毒剂、强权的缓解剂,作为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和宗教消亡的中介,仍能发挥出积极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一切普世性的宗教,都把“爱”作为重要的伦理道德范畴。本文力图通过对儒家、基督教和佛教的爱的范畴的分析,揭示出宗教之爱的深层意义,并联系马丁·布伯的“关系哲学”,试图将宗教之爱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爱进行贯通,建立一种“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现代之爱。  相似文献   

14.
费尔巴哈的“宗教”情感和传统的宗教情感有本质区别,是费尔巴哈作为一个无神论唯物主义者热爱自然、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崇高精神境界。他试图建立“新宗教”取代旧宗教,实质上是要建立新的哲学取代旧的哲学,也意味着用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他反对宗教,但不否定宗教的精华,实质是反对过时的旧的思想、理论。他提出的用爱的情感取代宗教的思想,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周作人“爱之福音”的文学观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周作人认为,文学不仅与宗教关系极为密切,而且文学的发达大都出于宗教,虽然近代以来文学逐渐脱离宗教,但它们之间仍有很多相同和相通的地方,尤其是近代人道主义思想和文学与基督教的关系更为密切。基督教强调“爱”,周作人认为文学的终极价值也是“爱”与“同情”,而怨恨与文学的本质根本冲突。尽管周作人的主张与强调“反抗”、“复仇”的主流文学话语极不合拍,但他所强调的善待弱者,关爱生命,警惕任何把人当作工具的观念和一切怨恨、报复等非理性情绪,做一个成熟而理性的现代公民,无论如何都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6.
略论我国现阶段宗教存在的客观性、特点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存在的客观性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经济因素,又有思想文化因素,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宗教与以往宗教相比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就其对社会的影响而言,我国现阶段的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环境相协调,起一定的积极作用;而某些传统的宗教思想、教规制度和宗教活动,在一定条件下又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自文艺复兴以来,宗教与世俗之间孰去孰从的两难抉择一直是困扰着西方作家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对乔叟和霍桑作品的分析,揭示二者在宗教和世俗问题上的共同立场和对这一难题的共同答案宗教爱的世俗化与世俗爱的宗教化,而这也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学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鲍德温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非裔作家,宗教对他的人生经历和作品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鲍德温的宗教体验不仅帮助他对美国的种族关系进行深入考量,也促使他对非裔美国种族自身的优劣进行认真的审视和评判。通过对鲍德温小说中的宗教元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宗教观由“上帝之爱”向“人间之爱”的转变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试论乔治·爱略特小说中的“人类宗教”道德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深入探讨英国小说家乔治·爱略特“人类宗教”道德观的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爱略特在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影响下.抛弃了早年的宗教信仰,但她的宗教化感一直十分强烈。她认为这种情感在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凝聚作用。由此形成她伦理思想的两大特点:“后果论”与“人类宗教”。爱略特善于描写人物心理,尤其是道德心理。细腻的心理描写深化了她作品的主题,使她的主要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  相似文献   

20.
学术孤独与宗教关怀陈昌文一、是谁错了当科学理论支配的工业化运动取得全球性胜利之时,有一种“后现代”现象值得注意,这就是学术界的宗教关怀重新萌生并迅速增长。同上一个世纪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知识界对宗教的攻击转变成握手言和;信教知识分子人数增加,新的宗教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