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重塑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6,(7):210-216
价值取向是政府绩效评估的灵魂,重塑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必须首先重塑其价值取向。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重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深层次改革,需要一个多维的动力系统。在重塑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过程中,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开放发展、人道和谐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是牵引力,转变政府职能是内驱力,加强行政主体教育是助推力,健全法律制度是保障力。  相似文献   

2.
行政许可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系统、艰巨的工作。深化行政许可制度改革,应当以《行政许可法》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改革的价值取向,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行政以及行政法治的价值取向相一致:从"国家行政"理念转向"公共行政"理念;从偏重"效率"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从关注"权力"转向"权力与责任"并重;从依赖"强制"转向"强制和非强制"并重。  相似文献   

3.
建设法治政府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指建设法治政府的思想、观念、准则等从价值层面所作的话语解读和从践行方面所作的尺度选择.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使政府受宪法、法律的控制和约束,使行政权力的运行体现、反映社会主义法治的原则和精神,使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管理、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相似文献   

4.
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积极推进行政改革,使行政改革伴随于改革开放的始终。每次行政改革都有特定的背景和明确具体的目标:与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发展同步,行政改革也呈现螺旋式上升趋势,并向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方向发展。期间,行政改革的价值取向也在演化与调整.可以概括为从效率为主导向更加注重公平的转变、从政府集权向社会分权的转变、从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的转变、从适应政策调整到积极推进体制创新的转变,是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价值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5.
文章指出 ,进入 2 0世纪以后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美、英、法、德、日等西方国家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掀起了改革政府行政制度的热潮。文章认为 ,由于西方各国之间信息和技术的交流日益频繁 ,面临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 ,使其行政制度的改革凸显出一些共同的取向 ,如行政职能市场化、行政权力分散化、公共服务社会化、政府理念企业化、政府治理电子化等。这种改革取向 ,对于我国的行政制度改革 ,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一轮行政改革基本取向的行政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生态学认为,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息息相关,行政环境的变化积极作用于行政系统并提出新的需求,行政系统必须对自身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行政环境的需求。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其结果使得两者趋向于均衡化或稳定化。分析我国行政环境,可以得出:我国新一轮行政改革所面临的基本生态环境是转型与全球化,而入世则是我国新一轮行政改革必须应对的最现实的压力。运用行政生态学原理分析,我国新一轮行政改革应该把握本土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三大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7.
赵晖 《兰州学刊》2003,(5):12-14
我国公共行政改革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民主原则和效率原则 ,且两者是并行不悖的。应推广服务承诺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 ,树立公共行政为公众服务的宗旨 ;按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 ,重新定位政府职能 ,建立激励行政高效运转的机制 ,加强行政监督 ,提高我国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切入点,分析了"大部制"改革与中国政府改革的几个核心问题.认为如何看待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存在着阶段论的二元观和嵌入式的一元观两种视角.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政府改革的应然与实然的价值取向.此外,考察中国政府改革的历程可以发现两条主线,一是市场化的价值取向,二是试图通过制度创新寻找一条"新政治道路".鉴于此,宪政与法治的政府、公开和透明的政府、有效和廉价的政府是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应然价值追求,内部协调、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则构成了当前中国政府改革"实然"行政制度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从应然上看,我国法治政府的基本价值取向是适度政府、合法政府、阳光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诚信政府;但从实然上看,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在行政立法、执法、监督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与应然状态相冲突的问题,因而必须加快政府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行政伦理价值取向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华 《云梦学刊》2006,27(3):70-73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的多元社会形态并存的现状,是中国行政伦理价值取向的基础。其在价值取向上受传统、制度和现实的影响,强调公平正义、以人为本,表现出多元跨越。受此影响,中国行政伦理的价值取向既面临困惑,又内含生机。  相似文献   

11.
公民参与地方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与基本途径。公民参与的广泛展开在地方治理层面上是可行的,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民间组织的成长、地方政府分权化改革以及基层政治组织自治是我国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三种主要实现机制。各地方政府应借鉴西方国家和我国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创新公民参与方式,建立和完善参与的配套制度,拓展公民...  相似文献   

12.
公正和效率是行政权的两个基本价值取向。一个合理的行政过程应兼顾公正和效率。当代中国行政权为最大化地追求其价值取向,在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的权利义务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这些转变对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依法行政、政务公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等。  相似文献   

13.
公民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与基本途径。公民参与的广泛展开在村民自治中是可行的;公民参与的实现途径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探索,这不仅仅需要改进和完善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和参与方式及领域,还应激发民众的参与意愿,提高其参与能力,并与政府管理形成良性互动,使公民参与实践在基层得以真正实现并走向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推动下,我国农村教育政策道德品质不断得到提升。提升的表现是:政策指导思想体现“育人为本”;政策价值原则更加“注重公平”;以“人民满意”为政策目标;政策利益分配“向弱势群体倾斜”;政策内容——农村义务教育“政府办”,更加体现“公益性”。提升的缘由是:农村教育政策外在环境的道德诉求;政策合法性内在地要求政策树立道德权威;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伦理转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教育政策道德品质的提升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行政价值与公共行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静 《河北学刊》2002,22(6):69-71
作为政府对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行政体系存在的理想状态的基本信仰和信念 ,行政价值观具有整合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辐射功能、规范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因此 ,行政价值观对政府组织及其公共行政活动包括行政目标、行政组织结构模式以及行政行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价值诉求在于,强调公共管理的本质是服务,政府和公职人员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公民的利益表达与实现,而不是试图控制或驾驭社会,最终实现在民主对话、沟通协商基础上政府与社区、民众的合作共治.借鉴新公共服务理论,在当前我国的公共行政改革中,以民众路线为指引,坚持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与施政理念,建立广大民众广泛参与和合作对话的共同治理机制,进而在一切为了民众和依靠民众中,构建一个公民与政府之间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现代服务型政府是不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政府转型是指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政府行为不断规范,政府角色更加明晰的系统过程,是我国政府改革的基本目标。政府转型的目标模式应立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实现我国政府在施政理念、政府职能、管理方式、绩效标准等诸多方面的全新转变。  相似文献   

18.
梁莹 《晋阳学刊》2005,23(3):27-32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有学者开始研究行政管理可持续发展问题,但行政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在我国行政学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行政管理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的新一轮行政改革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性。自建国以来,我国行政改革已经进行过七轮,但始终在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中循环。而如果以行政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量和研究行政改革,将为我国新一轮行政改革走出困境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论行政责任     
责任行政是我国公共行政改革追求的一项重要价值。为此,我们应从行政责任体系的涵义和内容、公共行政实践中行政责任的缺位及其原因、行政责任培育的途径等三个方面对行政责任问题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20.
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态势及其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市场化、法治化和民主化,其目标依然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价格与规制的关系,公共产权与私人产权的关系,垄断与竞争的关系,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排斥与包容的关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着力点是:以公共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以价格改革为先导,深化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围绕市场与社会、企业与社会组织关系的重塑,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整性出发,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