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我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催生了大量失地农民。失地农民被迫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市场谈判资格与平等博弈权利,从而陷入"卷入式"负博弈困境。通过对失地农民产生的制度机制分析,发现失地农民陷入"卷入式"负博弈困境与中国现行财政体制下的地方政府行为、中央与地方关系、干部体制、土地制度、土地征用政策等制度性因素密切相关。要使失地农民走出"卷入式"负博弈困境,其核心是从制度政策改革入手,克服造成失地农民问题的各种制度异化与制度障碍,按照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和城乡统筹的思路,对相关制度进行系统改革,建立健全促进失地农民转型的保障与支持制度。  相似文献   

2.
政企关系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外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辩证认识我国地方政府行为的外部性,对正确处理政企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客观现象,深入阐述了我国地方政府行为外部性的成因及其效应,并提出通过制度建设使地方政府行为的负外部性弱化和内部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突破农村小城镇发展的体制与制度瓶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受到体制与制度改革滞后及改革取向偏差的制约,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深化改革,突破体制与制度瓶颈:突破"路径依赖"约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起有利于人口流动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人口管理制度;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重构小城镇发展的产权制度前提;政府要放弃对利益的追逐,建立起以市场配置为主的土地转让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培育投资主体,建立起真正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相似文献   

4.
区际交易拓展:对政府与市场分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分权化改革所产生的强劲经济增长势头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政府权力赋予”的激励功能上,却忽视了“权力约束”对政府所能产生的市场维护和市场发展的合理激励。西方财政分权理论设定了要素跨区域流动的严格前提,实质上提出了一个分权激励与权力约束的对称性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地方政府扩展市场和分割市场的正反两种行为趋向,从制度视角分析了分权化体制对地方政府悖论行为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基于对体制纠错的思考对我国分权化体制的“分权激励与权力约束非对称”的制度安排缺陷进行了反思,在以西方财政分权理论中的政府权力约束为假定的条件下,从分权激励的逻辑推进上论证了政府权力约束的重要意义及实现政府权力约束的“依法行政”路径。  相似文献   

5.
集体林权制度变迁是众多利益主体合力的结果.以制度变迁的视角来分析福建集体林权改革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从而构建地方政府在集体林权改革中的行为角色、行为目标、行为环境、行为工具、行为成效,进而深刻分析地方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6.
试论地方税收调控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之间的税权划分,要求相应划分财权和事权,以获得足够的财力履行各级政府承担的职责。目前,我国地方税收存在诸多问题,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必须进行相关调整。研究表明,在分税制体制下进行地方税改革,建立近期和远期改革目标,提高税收效率和地方政府职能的有效性,将有助于完善我国地方税收调控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和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框架对房地产信贷风险进行研究,发现房地产信贷涉及两个层次的部门间隐性担保机制,即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隐性担保以及中央政府对银行机构的隐性担保。我国房地产信贷受地方政府财政缺口和房地产业投资影响显著,要通过财税体制的改革和对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约束来改善地方政府的财政缺口状况,同时也要对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企业的隐性担保机制进行适当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前 ,尽管我国有关法规只允许中央政府举债 ,即国债 ,但事实上各级地方政府不管是来自正规渠道 ,还是非正规渠道 ,普遍存在大量债务。地方政府公债是国家公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举债权是各级政府应有的财权 ,我国建立地方公债制度已有可行性。设计地方公债制度 ,包括地方公债监管制度 ,地方公债发行和偿还制度 ,地方债款投资项目和风险防范制度。  相似文献   

9.
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区域生态环境特别是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珠三角地方政府改革在充分利用传统制度资源的同时,又适时地引入新的制度变量。在内外生态条件的支持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积极、稳妥地进行制度创新,逐步实现了从传统的"地方政府主导"模式向现代"强政府———强市场"均衡模式的转变,从而为地方政府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0.
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地方政府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我国部分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呈现非正常上涨的趋势,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拥有推动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激励,而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制度安排为地方政府将这种激励转变为实际行动提供了制度条件,从而使地方政府的行为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这是造成近期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非正常"升温"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以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地方政府行为为研究对象,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地方政府行为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并解释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行为选择,以期通过理论和实证的研究,为规范政府行为、促进我国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战后东亚先后开始的高速经济增长堪称奇迹。奇迹的原因固然离不开市场经济制度,但如果国家仅仅是"守夜人"或小政府,不可能导致东亚奇迹;国家作为"制度供给者",不断推出以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市场经济制度,是东亚奇迹创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高校行政权力控制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行政权力控制亟需法治,庞大的行政管理机构,官多、衙门气重,滥施行政权力,计划经济体制下造成的高校与政府关系的混乱,至今仍然对高校发展产生副作用。依法明确教师的基本权利不可侵犯,确立高校行政权力的公益性原则,设置高校行政权力的行使范围,设定高校行政权力的运行程序,坚持高校自主,建构保障和促进教学的法律机制,确立国家对高校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是目前高校行政权力依法控制,实现高校与国家关系在法制架构内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应该采取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特殊重要作用。然而,人力资本投资存在产权障碍和计量障碍,这导致其投资激励不足。因此,必须对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和人力资本核算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能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提高行政效能。制度的供给和创新应该成为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的首要工作。制度通过激励或约束执行主体的行为进而影响执行力。运用奥斯特罗姆的制度分析框架构建了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制度层次,即从宪政制度、集体行动制度和操作性制度3个层次做起。宪政层次中政府与市场及社会的关系问题、集体行动层次中政府组织的激励和约束制度决定了执行程序、执行责任等操作性制度的效力。中央需加强宪政及集体行动层次的制度设计,地方在中央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各种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中国基层县乡村治理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基层政权普遍陷入财政困境,新形势下农村基层治理结构面临重新调整的压力。过去关于基层治理结构改革的观点大多没有认识到乡村建设的一体性,忽略了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县、乡、村的资源和优势有所不同,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较强的互补效应,应从发展县域经济的角度来调整目前的农村治理结构。新的治理模式应该是“强县政、精乡镇、村合作”,在县域经济一体的思路下,利用三者之间的经济协同作用,发挥落后农村的后发优势,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北京老字号企业产权多元化改制的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传统老字号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近几年来,北京老字商号企业纷纷从改革、改制和资产重组中寻找出路,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探索出国有资本参股、吸收民营资金、引进外资、管理层收购、职工持股等形式,使企业在老字号品牌、经营等方面取得了经济效益,带来老字商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地方财政投融资是以地方政府信用为基础 ,为实现政府基本目标 ,采取有偿融资和投资方式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及所形成的制度体系。改革开放以来 ,投融资业务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由于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 ,以及政策措施不配套 ,地方财政投融资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我们有必要总结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促进地方财政投融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竞争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转型经济中,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竞争在竞争的内容、重点、秩序和机制等方面具有不同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特点。本文围绕我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展开竞争的重点、手段及内容,并用博弈矩阵模型分析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的后果,得出结论:招商引资竞争很难改变企业的固有区位选择,竞争的结果一般情形下只能改善企业的收益,但降低了地方政府所获得的利益。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分工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针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方政府规范招商引资活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进行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进程中,政府一直是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但在不同的时期,政府的主导作用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即进行着角色的转换.本文试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揭示制度变迁进程中政府的角色转换,分析角色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探讨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进程中如何正确定位政府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政府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人事管理机构的调整一直在循序渐进地进行着,但就政府人事管理体制本身而言,我国政府一直采用党和国家集中统一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分部分级管理的人事管理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可是政府人事管理体制中的“管理谁—管理对象:关于我国公务员范围与分类问题”、“谁来管—管理主体:关于党政人事管理部门交叉问题”和“怎么管—管理制度:关于国家公务员制度弊端与改革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探讨的观点众说纷纭,甚至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