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签署《慕尼黑协定》五十一周年。关于五十一年前由张伯伦导演的这幕勾结丑剧,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受苏联史学的影响,大都将其归咎于英法阴谋祸水东引的直接结果。对此,笔者考究再三,实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面对纳粹德国在保留侵略波兰成果基础上提出的“和平倡议”,美国表示了反对与拒绝。这一方面是慕尼黑会议后美国对纳粹德国政策中出现遏制因素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与它当时所推行的援助英法遏制德国的政策有着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3.
1939年苏联对外政策转变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9年初德国灭亡捷克和波兰危机爆发后,欧洲局势急剧紧张,苏联的安全观同以往有了很大的区别,不再是缔结一般意义的互助条约,而是要取得对周边邻国的控制权。英法虽有联苏抗德的意向,但无意把东欧的利益交给苏联。而德国为了实现其战略计划,愿意满足苏联的安全利益。苏联领导人权衡利弊,决定把对外政策的重心转向德国。从本质上讲,苏联外交政策的转变是苏联的安全政策和德国的战争政策出现的暂时的接合部。  相似文献   

4.
《慕尼黑协定》是张伯伦之流绥靖政策的代表作,关于它的■字目,许多书上以为是1938年的9月29日。法、英、德等国联合编著的《The Ilistorical Encyclopeadia ofWorld War Ⅱ》便持这种说法。北京大学历史系编的《简明世界史》(现代部分)也写道:“(1938年)9月29日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了德意英法四国首脑会。……当天深夜,  相似文献   

5.
一、对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史上应当给予确当的评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家公认,这次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性质上有所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是法西斯国家发动的,它们“宣布侵占他国领土为自己的国策,并公开声明它们要取得世界霸权,要在全世界推行法西斯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开始就带有反法西斯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性质。 三十年代,世界上主要的法西斯国家有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它们自称是轴心国。它们之中,以欧洲的德国和亚洲的日本为主。反抗轴心国侵略的国家有中国、苏联,非侵略的美、英、法、荷等国和其他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小国家。这些国家,基于历史条件、社会条件以及所处环境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年了。这次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火蔓延欧、亚、非三大洲,约占世界4/5的人口卷入其中,人类文明经历了一次大浩劫。希特勒是发动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但是,他能走到这一步,也是国际环境为他提供了机会,特别是当时的大国外交政策的失误对希特勒的行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德国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失败后,苏联又和德国接近起来。同西方国家一样,苏联也没能逃脱希特勒德国践踏的厄运,而且是这场战争中牺牲最大的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于各自特殊的情况,苏联同德国在拉巴洛条约的基础上保持比较密切的关系。但法西斯政权在德国建立以后,德苏关系逐渐疏远,苏联认为德国正日益成为世界人民最危险的敌人,世界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据此,苏联提出了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1933年12月12日,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开展争取集体安全的决议,并向民主国家提出倡议。遗憾的是,苏联的倡议没有得到回音。 针对德国的扩张野心,英法等国虽不乏有识之士,要求政府联合苏联共同对抗德国,1938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采取了绥靖主义政策,企图将苏联首先拖入对德国的战争,苏联被迫实行了民族利己主义的外交政策。在苏德发展关系的过程中,苏联只顾及自身的安全,不顾及欧洲的安全,只攫取领土、资源和人口,不顾及国际正义与责任,大力发展与德国的战略关系。苏联采取的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催化剂,是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建立的绊脚石,是强权政治的遮羞布,在后果上,它与英法的绥靖主义政策有异曲同工之效。  相似文献   

8.
柏林占領制度的由来一九四五年苏联的英勇的紅軍在欧洲各国人民的配合下消灭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势力,五月二日在柏林的国会大厦上升起了胜利的紅旗。苏联不但在战爭中是消灭法西斯势力的主力,并且在处理德国問題上一貫坚持了正义的原則。它采取了符合一切爱好自由与和平的人民也符合德国人民的利益的主張。一九四三年的德黑兰宣言和一九四五年的克里米亚宣言便是根据苏联的主張的精刘通过的。克里米亚宣言强調,盟国“不屈不撓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軍国主义和納粹主义,要确保德国决不能够再扰乱世界和平”。一九四五年八月二日的波茨坦协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1938年英日签订《关于中国海关的非法协定》的研究,认清英国推行“远 东慕尼黑”的阴谋,有助于了解英、日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  相似文献   

10.
《绿色方案》是1937年6月24日纳粹德国针对捷克斯洛伐克制定的进攻行动代号,准备从政治、军事和宣传方面落实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方案,但实质上是一个以武力征服为主的军事方案。纳粹德国征服了奥地利后,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很快被提上了日程。但由于德国自身实力不足,加上德国高层的反对,《绿色方案》最终没能成功实施,可还是利用了英法的绥靖政策,采取分裂、瓦解的手段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本文拟对《绿色方案》未实施的原因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罗马尼亚外长加芬库推行平衡外交政策,试图使罗马尼亚在剧烈动荡的国际局势下得以生存.他与德国签署经济合作协定,但不准备拉开与英法的距离;他寻求英法的单方面保证,但不加入英法组建的反德包围圈,即使在二次大战爆发后,他也尽可能地在各大国间周旋,以维护罗马尼亚的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国法西斯发动了侵略波兰的战争。一贯推行绥靖政策的英、法,于九月三日相继对德宣战。英法对德宣战后,双方并未真正交火,直到一九四○年五月,法西斯德国大举进犯法国,战争才正式展开。人们称一九三九年九月至一九四○年五月为“奇怪的战争”或“静坐战争”时期。那么,英法对德宣战,有无其合理性?为什么会出现“奇怪的战争”这一局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外交舞台上 ,环绕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苏联等大国周围的众多欧洲中小国家 ,其外交取向大致可以分为投靠法西斯、保持中立和追随英法三种类型 ,它们虽不能决定欧洲“战”与“和”的根本命运 ,但它们多为大国竞相争取和拉拢的对象 ,其外交取向的选择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均势的“立”与“破”以及大国外交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九日深夜,德国南部慕尼黑小城的褐色宫——纳粹新厦灯火惨淡,英国张伯伦、德国希特勒、法国达拉第和意大利墨索里尼正在聚会,商定将欧洲小国——捷克斯洛伐克出卖给法西斯德国。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慕尼黑阴谋”。后来,这种“慕尼黑阴谋”又企图在亚洲重演,一九三八年至一九三九年年间,美国伙同英国,打着“调解”中日战争的旗号,召开一个由日、德、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参加的太平洋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贬损和诋毁苏联政府的政策的声誉,现在策动了一场运动:即利用法西斯的宣传来证明德国对苏联的进攻是正确的这一运动。希特勒是这样证明德国对苏联的进攻的正确性的:德国对苏联的进攻是迫不得已的,因为必须要抢在苏联发动侵略之前采取行动。背叛了祖国,并沦为英国情报机构的  相似文献   

16.
法西斯上台后,苏联面临着日本和德国东西两方面侵略的威胁,制止侵略,避免或推迟战争,特别是避免两线作战,这是苏联战略的出发点。为此,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本文着重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时期苏联的远东政策。一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后,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也夺取了政权,建立起法西斯专政。随着日、德法西斯的崛起,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战争烽火四起,局部战争连绵不断,国际局势日趋紧张。处于资本主义世界包围下的苏联,越来越面临着军国主义日本和法西斯德国东西两面的威胁。如何解除日本侵略  相似文献   

17.
中西封建社会晚期是指我国明、清王朝和英同都铎王朝及法国波旁王朝的统治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和英法都实行君主专制统治,都出现资本主义因素,都处于封建经济开始解体的时期。但是,数百年后,两方的英法封建国家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向世界进行殖民侵略。与此相反,中国则止步不前,饱受两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于落后挨打的地位。中西封建国家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西方列强,用炮舰叩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但是,它们贪得无厌,为攫取更大侵略权益,英法等列强又多次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当它们遭到拒绝之后,便蓄意制造进一步侵华的借口,于是,在一八五七年,英国借“亚罗号”事件,法国借“西林教案”,发动了又一次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19.
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等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策划了一场怂恿日本侵略中国、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远东慕尼黑阴谋。但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这一阴谋彻底破产了。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记取落后必将挨打的教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力发展生产力,反对霸权主义,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20.
欧洲列强长期的渗透和侵略并未使奥斯曼帝国完全丧失主权,但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卷进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导致帝国的崩溃,也彻底改变了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战争期间和战后的一系列"协定"和条约重新勾画了中东地图,英法为了自己的利益需求而在中东"制造出"许多新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东各民族的命运。奥斯曼政府"亲德派"的错误导向,"帮助"英法等国实现了瓜分和占领中东的愿望;阿拉伯人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作获得解放的机会,最后却换来殖民主义者的"委任统治",延缓了独立的步伐。英国和法国获得了统治中东阿拉伯地区的机会,但委任统治的困境又成为殖民帝国崩溃的开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中东历史的转折,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历史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