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4,(7):195-200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存在推动城市化的快速稳定发展、促进流入地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优化、满足新生代农民工非经济需求、降低相对剥夺感、提高公平感等积极效应。同时,也存在诸如实现难度大、不能实现将加重"半城市化"问题、加大城市承载力负担、导致农村精英流失并影响农村发展等消极效应。农村与城市并重、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与改革权益分配制度等有利于发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积极效应并弱化其消极效应,推动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意愿分为保持流动、回乡创业、回乡务农与定居城市四类,调查显示:定居城市与回乡创业两种非农化意愿居于主导地位。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流动意愿受不同因素制约,居于主导地位的流动意愿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政府可通过完善相关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发展农村与农业、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素质为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意愿选择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以此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与非经济需要,最终实现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意愿,促进人口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3.
利用广东省东莞市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经济融入因素中,每天工作时间、职务层次和个人月收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保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社会生活融入因素中,与邻居的相熟度和参与社区活动的频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保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文化心理融入因素中,愿意参与本地社会事务、愿意和本地人交朋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保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年龄、户口和受教育程度也都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保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了农村社会的"空心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河北省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激发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是实现乡村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个人特征、经济环境、政府政策、基础设施、创业融资环境以及创业教育培训六个维度,深入挖掘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农民工群体的特殊子集和主体力量,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直接影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成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既面临宏观层面的群体边缘化困境,又面临微观层面的诸多现实问题。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就业环境的改善,应当在城市和农村同时展开。  相似文献   

6.
超过半数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有自主创业的想法,与老一代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不同,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在城市里进行创业,他们创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赚钱,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实现自身价值、达到身心自由,这也是他们创业的主要动机。新生代农民工创业面临很多困难,在当前重视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大环境下,应该制定一些专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里创业的优惠政策,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尽快完成市民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新生代流动人口正在成为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有明显的代际差异,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对于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全国性的调查数据,在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归属感进行描述性分析基础上,从个体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融合因素三个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总体上对所在城市有着较强的归属感。其中,本地务工年限、劳动时间、住房性质、本地人是否歧视、对本地话的掌握程度等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归属感有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城市归属感有明显的代际差异。因此,应该从合理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时间、采取多种渠道改善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消除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歧视、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学习方言的积极性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提升,积极推进人的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近10年关于农民工永久性迁移意愿的研究文献显示,农民工迁移意愿呈现一定的时间、地域、性别规律;家庭式迁移是中国劳动力迁移的一个重要特点;影响农民工永久性迁移意愿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户籍、婚姻状况、进城打工年限、收入、生活和工作满意度等。到目前为止,对未进城农民迁移意愿的深入研究依然空白,而关于家庭式迁移、农民工家庭特征和社区特征因素的研究尚有待深入,推进农民工(农民)永久性迁移不仅仅需要打破政策制度上的限制,还需要相关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90后那些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他们对农业生产活动并不熟悉,对农村生活也日渐陌生。进城务工之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就业经历与城市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意识和行为看起来已接近于城市人,但实际上他们的思想认识、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都与城市人口有很大差别。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多的涌入城市社会,解决他们的归属感问题变得就更为重要。因为这不仅可以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可以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特点及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呈现出新的特点,同时,他们在自主创业过程中面临获得金融支持的困境。为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金融支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措施: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金融投资环境;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构建规范的农村信用环境;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静 《学术界》2013,(1):215-226,288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解决,顺应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意愿,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论文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揭示了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从城镇化水平滞后、制度障碍、居住问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社会参与程度五个方面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制度创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定居、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创造社会氛围五个方面,提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是新生代农民工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向,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发展不仅包括职业的发展,也包括能力发展和心理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发展过程。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面临着观念、能力、制度、身份、文化等多方面的障碍,为此,要积极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自我发展机制、政府推进机制、市场推动机制、社会支持机制、城乡互动机制和城市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工的主体,其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建立了一套以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增能政策。然而,国家、市场与社会在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的角色不一,由此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福利三角呈现倒置与碎片化的特点。倒置与碎片化的福利三角关系会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内卷化、分层化、失衡甚至零和博弈。为此,必须建立一个新的福利三角框架,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陈学颖 《理论界》2012,(4):187-188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特殊群体。本文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以及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探究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教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文章利用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规模、年龄、性别、婚姻、受教育程度、外出时间、外出距离、流出和流入省份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口社会特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前,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其所显示的主要特征开始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整体上的重要特征。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第二,消费观念更加开放;第三,生活目标明显转移;第四,生活方式差别显著;第五,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这些特点,对于理解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发展变化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建议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4,(11):193-197
农民工为我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劳动力的代际交叠,新生代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仍广泛存在。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伤害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老一代农民工所遭受的职业伤害和劳动权益侵犯的进一步延续,另一方面则是与新型职业相伴而生的新型伤害。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之所以会遭受多重职业伤害的困扰,既存在农民工自身抵御风险能力有限的原因,也包括外部保障负效用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的制度设计,给我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伤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本文以安徽省滁州市442名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围绕幸福感、孤独感、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及性压抑等方面的心理现状进行研究,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从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注重人文情感关怀、消除城乡对立壁垒、加强心理调适机制五个方面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农民工的主体,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却面临种种挑战,对他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在必行。生活化宣传、建设网络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深化改革,是培育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