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文化一脉相传。由于特殊区位的存在,相似的文化背景对两岸文化创意产业有特别的影响,进而产生经济和产业的互补。文章分析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探讨闽台文化创意产业联动机制,提出打造共同化礼俗互动模式、深入分析闽台民间文化内涵、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与以民间力量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建议,对推动两岸合作和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秋斌 《东南学术》2007,(5):105-110
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成为近年来两地产业合作的一个亮点,推动闽台两地合作向纵深领域拓展是必然趋势。闽台高科技产业在产业层次、产业要素、产业园区等方面存在强烈的互补性,成为两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基础。基于互补性的角度,本文探讨了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特点及互补性,提出了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的前景:福建积极承接台湾转移出的高科技产业,促进两地产业合作由产品层面向技术层面延伸;积极推动两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通过产业合作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闽台农业合作整体上呈现深入拓展的趋势,基本实现了农业产业的互利互惠,在经济与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实现共同发展。但是闽台农业合作依然存在些问题: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创新合作能力明显不足;缺乏完善的投资环境,产业对接能力明显不足;缺乏有效的科技投入,农业交流合作明显不足;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产业均衡发展能力不足。基于海西建设视角闽台农业合作应进行合作模式的创新。通过互补、互利、互惠原则进行合作制度保障;建立农业技术资源与研究成果共享的合作交流模式;形成两岸更密切的合作交流模式;创新农产业发展类型走现代均衡农业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由于相近的地理与人文的条件,两岸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明清之际即初具规模,至清中叶达到高潮,1895年后,由于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闽台之间虽仍有交流,但已日趋衰微了,直至1945年台湾光复后,闽台交流才得以恢复与发展.本文拟据福建省档案馆馆藏有关档案,对战后闽台交流的恢复与发展作一简述. 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为恢复战后经济,促进两岸建设,闽台交流揭开了新的一页,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蔡亚南 《东岳论丛》2014,(3):109-114
日本是当今世界第二大动画强国,而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产业模式则是其成功之本。通过对日本动画产业模式的优势分析,结合中日两国的时代背景和两国在产业增长时期所呈现的共性特征,在比较与分析中我们发现,制作委员会式的融资模式,多元化、立体化的传播渠道,全面的衍生品开发,是日本动漫产业最重要的成功因素,也是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最值得借鉴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6.
台湾地方特产与当地人文与历史变迁息息相关,台湾地方特产更与当地的地理、气候、经济和产业等因素密切相连。台湾地方特色加工食品以糕饼、茶叶和海产加工品为主,知名的地方特色加工食品共有87种。台湾非常重视对地方特色产业的辅导,近年来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诸多策略中,与地方特色加工食品产业发展较为密切的辅导政策主要有:"农村小型食品加工"辅导、"地方伴手"计划、"一县市一特色,一乡镇一特产"发展策略、"观光工厂"计划。台湾地方特色加工食品的营销方式主要有:媒体推介、文化行销、网络购物、会馆展销。台湾地方特色加工食品发展的启示是:借鉴台湾经验,大力发展福建地方特色加工食品产业;深化闽台合作,促进闽台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结合福建省四大国家级台湾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功能布局不够合理、台资企业入驻率偏低、冷链体系不完整、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不足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完善台湾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功能布局、加强中心与两岸民间社团组织的深度合作、推进闽台农产品冷链合作、打造台湾农产品物流中心的O2O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来看,动漫产业已经已经呈现兴旺之势。相比日本、美国、韩国,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较晚,2010年左右才进入政府和社会视野。基础薄弱的中国动漫产业面临困境较多,需要在借鉴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动漫产业发展经验基础上,通过重视原创动漫产品的研发和保护、完善动漫产业的产业链、提升动漫产品的价值等路径加快自身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程光 《福建社科情报》2009,(3):51-53,56
对“大三通”后福建与台湾两省图书馆的合作模式进行探讨,认为闽台两省图书馆界应从成立闽台两省图书馆合作组织、扩大馆际合作与交流、建立闽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人才交流与合作培养、加强闽台图书馆技术合作以及活跃两省图书馆界的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促进两省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球低碳经济以及桂台经济合作都在快速发展中,贺州市的电力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这正是贺州市与台湾地区产业合作的结合点之一.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台湾在低碳电力产业已形成较为突出的优势,而作为欠发达地区的贺州在工业化过程中已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挑战.积极把台湾电力产业的资金、低碳电力技术和人才引入到贺州电力产业中,以此为基础和契机,将会加快贺州的整体经济向低碳转型,这也是贺州实现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1.
陈建华 《东南学术》2007,(5):111-116
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量的扩张即经济增长,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为产业结构的演进与优化。因此,区域专门化分工与区域产业合作对于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闽台经贸合作日益加深,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水平进一步深化。本文在现有区域专门化分工与区域产业合作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闽台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情况,阐述了闽台区域专门化分工与产业合作的现实差异,提出了推进闽台区域专门化分工与产业合作的对策思考,推进闽台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2.
闽台经贸互动效应与未来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闽台经贸合作已形成日益紧密的产业对接、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良性互动关系,无论是对福建还是台湾的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率的提高以及经济的成长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闽台经贸互动还存着单向、不对等、互动性小等问题,在大陆大开放、大市场、大发展格局已形成的新形势下,福建必须进一步整合闽台资源,有效发挥"五缘"优势,加速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3.
通过梳理台湾逻辑IC产业实现后发优势、存储IC产业落入后发优势陷阱的重要因素,证实了后发优势需要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才能成立。通过比较分析大陆培育IC产业面临的严峻、复杂环境,总结出集约发展、企业家及知识产权、政策引导等从台湾IC产业发展中获得的重要启示。归纳两岸IC产业合作的三种模式,即垂直分工、直接投资与两岸合作,并对未来趋势进行研判。  相似文献   

14.
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闽台合作五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构建国际竞争优势,抢占世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部署,也是"十二五"时期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当前两岸关系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形势下,福建应充分认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有效发挥与台湾产业要素互补优势,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着力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通过建立两岸新兴产业联盟,强化闽台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行业的合作,发挥科技园的集聚作用,共同构建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环境等策略性措施,以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图书出版产业的优势是独具对台特色和文化资源丰富;劣势是出版单位规模偏小、图书衍生产品缺失;发展的机遇是海峡两岸关系趋向缓和,新闻出版对台先行先试;面临的威胁是国内外出版大集团的兼并、市场优胜劣汰和盗版问题严重。加快福建图书出版产业发展的对策是:完善出版产业的发展链条;组建出版产业集团;打造闽台文化出版交流与合作的新平台;加大图书出版和营销人才培养;加强出版产业品牌建设;拓展新载体,培育新的出版业态。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台湾地区经过60年代、70年代和90年代三次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快速而又比较稳定的新发展。在进入21世纪之际,台湾已将高科技产业作为未来经济结构的主导趋势。然而,在台湾经济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被誉为台湾经济发展“功臣”的中小企业。研究台湾中小企业的社会作用及其发展原因,对认识中小企业以及在我国大陆发展中小企业、优化中小企业和制定发展中小企业的方针政策,都有着许多有益的启迪。台湾地区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不断随着岛内经济状况变化而变化。1979年规定为工业的实收资本额在2000万…  相似文献   

17.
刘珙 《甘肃社会科学》2003,(6):72-74,80
知识生产力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意识的不同 ,不同国家的信息化发展走过了不同的道路 ,也创立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本文对在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中 ,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诸国及台湾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模式 ,加以介绍、述评。对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闽台低碳农业发展研究与合作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高度重视低碳农业的研究,目前主要在增加土壤碳汇的生态种植模式、农牧结合模式和复合生产模式;节能减排的零排放养猪模式;以沼气和鸡粪发电为特色的废弃物的处理与再利用模式;"以螨治螨"生物防治等生物农药技术应用模式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已日臻成熟。台湾当局制定了政策性"节能减碳行动方案",目前在农作物生产的合理化施肥和农药减量使用等技术与策略、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畜禽废弃物的减少和再利用研究等方面成果卓著、技术应用也已日趋成熟。闽台低碳农业协同发展可以立足优势互补,加强低碳生态农业、畜牧业低碳技术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合作,推进闽台农业减碳创新平台建设合作,并加强以CDM为主的闽台碳交易合作。  相似文献   

19.
文章回顾大陆和台湾地区关于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相关政策进程,并阐述福建省对台教育交流的先行政策。针对闽台高等职业教育交流合作运行中存在的政策障碍,提出了促进闽台高等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的产业结构由农业为主发展到轻工业、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服务业为主。进入21世纪,台湾产业转型面临发展瓶颈。在国际金融危机、大陆区域经济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台商投资开始向环渤海经济区转移,环渤海地区必须抓住机遇,立足互补,优化结构,提升渤-台两地产业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