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月特别提醒     
《新天地》2007,(7)
娱乐●两部重要儿童动画片上映暑假来了,您可以陪孙辈去看电影。《闪闪的红星之红星小勇士》即电影《闪闪的红星》动画版,动画版除了继承原片思想性,更注重的是娱乐性和观赏性。蒋雯丽、陈佩斯、祝新运和刘江都加盟配音演出。  相似文献   

2.
《红星歌》是彩色影片《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歌,它在影片中伴随着英雄人物的成长,先后出现了三次,每次出现,都掀起革命激情的滔滔巨浪,既显示了整个影片革命的、抒情的艺术风格,又深刻、凝炼、画龙点睛地深化了影片的主题。歌词自然地分成三个段落: “红星闪闪放光彩, 红星灿灿暖胸怀, 红星是咱工农的心, 党的光辉照万代。”这一段以明朗刚健的调子,概括了亿万工农群众对党和毛主席的无限爱戴,是热情洋溢的红星颂歌。  相似文献   

3.
彩色故事影片《闪闪的红星》是在毛主席革命文艺思想光辉照耀下,学习革命样板戏经验产生的我国社会主义银幕上一颗闪闪的红星。这颗“红星”之所以闪闪发光,是因为它成功地塑造了无产阶级少年英雄潘冬子的典型形象,具有饱和着血肉感情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成就。而质朴、含蓄、富有个性特点的对话语言的巧妙运用,是取得这样的艺术成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镜头组接是电影的一种特有艺术。影片《闪闪的红星》在镜头组接上,遵循三突出的创作原则,构思精密,寓意深长,比较成功地发挥了电影艺术特有的感染力。看过影片《闪闪的红星》,都不会忘记,游击队袭击柳溪战斗结束时,冬子用双脚猛跺“靖卫团”的木牌子;紧接这一个镜头,就是胡汉三疲惫不堪地从地上抱起“靖卫团”的破木牌子,咬牙切齿地狂喊:“封山!封山……”。这一“跺”一“抱”,针锋相对,波澜起伏,以鲜明的形象和跳跃的跨度,构成了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镜头组接。  相似文献   

5.
无产阶级文艺革命正在向着新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新成果相继涌现。最近,银幕上又升起了一颗“闪闪的红星”,为儿童团唱出了一曲绚烂多彩的壮美赞歌,在广大工农兵观众的心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闪闪的红星》这部彩色影片的出现,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的新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新成果,是无产阶级文艺革命深入发展而开放的灿烂新花。它为我们如何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  相似文献   

6.
在无产阶级万紫千红的文艺园地里,又绽放了一朵绚烂夺目的新花,这就是彩色故事影片《闪闪的红星》。它的诞生,是批林批孔运动的丰硕成果,是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又一曲胜利凯歌,它受到了广大青少年和工农兵群众的喜爱和热情赞扬。是的,这是一部多么感人肺腑的影片啊!看完全片,我们的眼前还久久留着一个头戴闪闪红星,肩背钢枪,昂首前进在革命征途上的儿童团战士的光辉形象;耳边还依然迥响着“红星照我去战斗”的昂扬激越的歌声。是的,这是一份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的多好的教  相似文献   

7.
看!银幕上,在开赴抗日前线的红军行进队伍中,一位头戴红星、肩背钢枪的红军小战士,精神抖擞,阔步前进……他是谁?他就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彩色故事影片《闪闪的红星》中的主人公,一个可亲可爱的小英雄——潘冬子。今天,这个闪光的艺术形象,正吸引着  相似文献   

8.
《可乐》2006,(6)
"恶搞"终于玩上正席了!第12届"CCTV 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开赛,两部将电影《铁道游击队》和《闪闪的红星》"篡改"之后的恶搞版"青歌赛",被作为宣传短片惹眼地出现在大赛的记者联谊会上。《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由一名叫"胡倒戈"的网友制作,原来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片头变成了"八七电影制片厂",潘冬子的父亲变成了"地产大鳄"潘石屹,潘冬子的母亲一心想参加"非常6 1",梦中情人是主持人李咏。其中,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老贼"的大坏蛋评委,而央视的人都知道,这个"老贼"就是青年歌手大赛总策划秦新民。显然,歌手版"潘冬子"将引发新一轮的全民欢笑、网友追捧、专家批评甚至版权官司。可以肯定的是,恶搞版的"潘冬子参赛记"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从小胖的斜眼替  相似文献   

9.
我国第一首“周恩来诗词歌曲”曲作者傅庚辰,曾为电影《雷锋》、《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等作曲,解放军少将军衔,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1977年冬的一天,他在胡乔木家里谈起了想为周总理写一首歌的事:“毛主席的诗词甚至语录都被谱成了歌曲,而总理却没有一首……”当时乔木的儿媳透露:中国革命博物馆正在筹备周恩来生平展,里面有诗词。他如获至宝,当即请她帮助先期参观。他在展厅看到了周恩来诗词手迹:“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  相似文献   

10.
看过彩色故事影片《闪闪的红星》的观众,谁能忘记这样一个扣人心弦的场面:小冬子被吊在大树上,他昂首挺胸,双眼怒视着敌人,胡汉三的皮鞭在冬子身上抽着,抽着……,突然军号响,枪声紧,红军来了!只见一把雪亮的大刀“喀!”砍断绳索,冬子得救了! 88 一把大刀,砍断了地主阶级的绳索,在冬子幼小的心灵里激起革命的浪花。他看着头戴红星、手持大刀的吴大叔,热泪盈眶,开始懂得只有跟党走,紧握手中的武器,革地主老财的命,穷人才能翻身得解放。从此,冬子也拿起一把大刀,用它,砍柴、挖野菜;用它,砍竹索、杀豺狼……,大刀伴  相似文献   

11.
看过影片《闪闪的红星》,我们忘不了那个隽永动人的场面:在火红的党旗下,冬子妈庄严地进行入党宣誓,小冬子也学着妈妈,举起拳头: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他真率地对母亲说:“妈妈是党的人,我也就是党的孩子啦!”啊!“党的孩子”,多么纯真质朴的语言,何等炽热深刻的思想。这是一个贫农的孩子对党、对毛主席,对红军强烈、深厚的阶级感情的凝聚,是茁壮成长的小英雄日趋成熟的阶级特性的表现,是贯穿冬子一切行动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在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中,我承担第二篇和尾声的整体构思及音乐创编任务。经过对井冈山革命历史的重温,我首先理出了第二篇《星火燎原》的基本精神线索,即“战争洗礼”、“精神家园”、“无私奉献”、“军民鱼水情”、“后继有人”。按照这样一种认识,我选择黄洋界大捷、八角楼的灯光、小井英烈、一封家书、十送红军、闪闪的红星等六个典型事件和情节作为该篇的基本创作元素,紧扣“星火”是怎样燎原和为什么燎原这个主旨,全面揭示“星火”在空间和时间上燎原的重大意义及其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胡胜 《新少年》2022,(S1):76-78
<正>一、活动主题闪闪红星话初心榜样力量我传承二、活动背景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新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但对于当代少先队员来说,传承红色基因似乎只是响亮的口号,队员们难以理解,难以共鸣。针对当前的少先队员在学习生活中怕苦怕累、虎头蛇尾的现状,如何让少先队员理解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呢?这一个个问题都让我们长久地思索着。  相似文献   

14.
小小盐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是很普通、很平常的。它的用途,更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在彩色故事影片《闪闪的红星》中,由于编导者的巧妙安排和精心处理,小小的盐粒,对于表现当时斗争的时代特征,深入刻划冬子的成长和性格,突出冬子的英雄形象,深入揭示在群众斗争的风浪中培养革命接班人这一主题思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强有力的艺术效果。冬子所处的时代,正是阶级斗争和党内的路线斗争特别尖锐复杂的历史时期,他所经历的斗争是惊心动魄的。但影片没有故意  相似文献   

15.
他出生在山东菏泽单县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父亲早逝,小学二年级还没读完就辍学在家干活。八岁那年,他和小伙伴到邻村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结果,当影片中播放出悠扬嘹亮的电影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时,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首歌,天底下还有这么好听的歌!从此,他迷上了唱歌。当时他只记住了这两句歌词,走到哪里,他  相似文献   

16.
美国人埃德加·斯诺在1936年作为第一个西方记者,进入陕北苏区采访,写作了Red Star over China(《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由外国人写作的关于中国红区的英文作品"墙外开花墙内香",英文的《红星照耀中国》借由中文的《西行漫记》等译本在中国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与巨大的影响,众多中译本,绵延流传,这些译作可以说具有可与原作相媲美的历史意义,其中1979年三联书店出版、董乐山翻译的《西行漫记》凭借"天时地利人和",成为了《红星》汉译史上的经典译本。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过程中,各地高校普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在坚持正确的校园文化发展方向、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建设和完善校园文化的活动设施、发动全校  相似文献   

18.
1909年《域外小说集》的出版是周氏兄弟在晚清最重要的文学活动。在《域外小说集》中,周氏兄弟审慎地选择了代表唯美主义、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世纪之交文艺思潮的小说作品,来践行以文艺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目标。《域外小说集》能够在1909年出版,与周氏兄弟之前较长一段时间里在翻译领域的摸索和准备是分不开的。周氏兄弟的早期翻译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03—1906年是裹挟在晚清译介潮流中的摸索阶段。在晚清译界登场以后,周氏兄弟大致选择了科学小说和侦探小说进行翻译。1906—1908年是周氏兄弟《域外小说集》的酝酿阶段。在合作翻译《红星佚史》的过程中,他们提出了"文以移情"的翻译理念。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此时他们开始关注俄国文学。周氏兄弟最早关注并认真译介的弱小民族文学是匈牙利文学。  相似文献   

19.
《北京纪事》2013,(10):112-112
著名京剧教育家李文敏教学生活50年纪念演出活动,将于10月11日和12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此次活动是由北京戏曲艺术发展基金会、长安大戏院、北京京剧院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联合主办。李文敏老师的优秀学生代表,来自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等单位的郭玮、赵欢、张茜、莎霏、李丽、孙明玉等青年演员,将与须生新锐凌珂、穆雨、陈圣杰等联袂演出《玉堂春》《汾河湾》《三娘教子》《贺后骂殿》《武昭关》等程派经典剧目。影视红星刘蓓也将再次登舞台,为恩师献贺。  相似文献   

20.
《闪闪的红星》以饱满的革命激情,质朴的艺术手法,生动逼真地概括了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两个阶级的生死搏斗,成功地塑造了在党的教育下成长的潘冬子的少年英雄形象。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第一次反映在银幕上,并得到可贵的收获。它给我们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和深刻的思想教育,是一部进行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教育的生动教材。“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影片描绘冬子在党的教育下,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不断提高,最后成为一个红军战士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无比正确。当时,在毛主席革命路线光辉指引下,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英勇奋战,连续三次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围剿”,使中央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影片一开始展示了当时农村激烈的阶级斗争:红军解放柳溪村前夕,恶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