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试析深化股权分置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指出股权分置问题是产生其他制度问题的内在根源,解决这一问题既是为市场的其他改革创造条件,也将使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更为扎实;揭示了推进股权分置改革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目前的中国证券市场上,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就是股权分置。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阐述了第三次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并针对目前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证券市场制度的重大变革,由此产生的上市公司股东结构和股权属性变化以及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的变化,都将对公司股利政策产生影响。以上海证券交易所2005—2007年所有正常交易公司的股利政策为研究对象,探讨股权分置改革后股利政策的特点和趋势。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规范现金股利分配数量、减少行政干预将有助于巩固股权分置改革成果,为股利政策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是我国股票市场特有的一种股权结构,引发了我国股票市场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严重制约了股票市场功能作用的发挥,扭曲了股票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股利分配政策失衡,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市场监管不力,中小投资者利益受损等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按照市场化原则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股权分置改革的各项工作,做到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散决策,建立和完善股票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股利分配机制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市场功能。同时,要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规范股权分置改革的工作行为,以达到股权分置改革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改革虽然接近尾声,但实际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文章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的讨论,提出深化股权分置改革的思路及相关的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是制约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2005年4月29日,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事件研究法和回归统计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可以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效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政策对股票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且为正效应;非流通股股东以对价形式补偿流通股股东利益以换得流通股权,受到流通股中小投资者的欢迎,从而为股改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大多数股改公司累积平均非正常收益率股改后经历了短暂递减后趋于平稳的特征表现,说明股改政策对我国股票市场至少已达到准半强式有效。  相似文献   

7.
股权分置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但补偿过低,对广大中小投资者是极为不公正的。要想真正地盘活国有资产,必须“欲取之、先予之”。中国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股权补偿比例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政治经济前途。  相似文献   

8.
有关股权分置对价确定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是2005年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事件之一.文章首先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然后以首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方案为例,讨论了四个试点公司对价的确定,指出对价对流通股股东偏低;并用"价值恒定"法,建立相关模型,计算出目前市场平均情况下的股权分置对价--每10股流通股获赠4股.  相似文献   

9.
股权分置改革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对价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利益,而且是股权分置改革成败的关键。分类表决机制赋予流通股股东更多自我保护的权益,为股权分置改革提供了制度准备。由于股权分置,使证券市场的功能定位出现偏差,重融资功能而轻投资功能和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已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股权分置改革将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功能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股权分置曾被认为是"万恶之源",但是,股权分置改革后,市场诸多"乱象"并未随股改而去.文章从对股权分置改革目标的检验入手,论证股权分置改革是否实质上改善公司绩效,分析股权分置与市场乱象的逻辑关系,最后得出结论:股权分置改革只是市场建设的一个技术环节,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尊重投资者选择,为此强化监管和制度建设是当前市场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产品从低端到高端分布的Hotelling模型,同时考虑上下游企业产品定位的内生决策,探究外资高端下游企业垂直并购上游企业对我国低端下游企业产品定位和市场份额的短期与长期影响后发现,外资高端下游企业垂直并购上游企业,短期可导致我国低端下游企业产品定位的提高,甚至市场份额的扩大;长期而言,对我国低端下游企业产品定位的影响与上游企业的成本有关:当上游企业的生产成本较低时,会导致我国低端下游企业产品定位的下降,降低幅度与上游企业的成本负相关;当上游企业的生产成本较高时,会促成我国低端下游企业产品定位的提高,提升幅度与上游企业的成本正相关。但不管上游企业的生产成本如何,长期都会导致我国低端下游企业市场份额的下降。该结论在二次运输成本情况下是稳健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我国证券公司2009-2013年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证券业的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证券行业竞争激烈,但市场份额具有较强的持续性.结构绩效(SCP)假说与相对市场力量(RMP)假说得到证实,但效率结构(RS)假说以及平静生活假说(QL)没有得到支持.市场集中度提升有利于培育出盈利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证券公司;市场份额的提升则提高了证券公司的纯技术效率.目前证券行业兼并行为,从政府政策的层面不应作出限制.  相似文献   

13.
商誉能否反映企业超额收益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与 IFRS 实现了实质性趋同。基于此政策研究并购产生的商誉能否反映企业超常收益能力。通过选取我国上市公司2008~2012年 A 股上市公司样本,分别对商誉与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关系和商誉与上市公司并购前后股票市场收益(通过事件研究法计算出 CAR)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并购中产生的商誉与股票收益绩效和财务市场绩效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更加深入,中国社会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和矛盾。但是,这些问题和矛盾并不完全是由市场化所造成的,更主要的是由于政府改革未到位所造成的。市场经济要发挥作用,必须具有相应的社会秩序与道德基础。由于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计划经济下不曾出现的道德失范和对基础社会秩序破坏现象,因而也产生了一些对于改革本身的怀疑和反对。未来的市场化改革应通过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更充分地体现权利、公正、功利原则,构建更加良好的社会秩序与道德基础,成为利益分享、公众参与、推动道德进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饭店间的并购属于企业间横向并购,根本的原因是追求利润和迫于竞争,具体表现为饭店的数量和规模的扩大,降低成本和扩大市场份额。本文通过对饭店间并购动因的经济学分析,认为并购对于优势饭店最大的益处,就是能形成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16.
跨国公司对中方品牌的"饥饿"策略是指跨国公司通过合作、合资或者并购,切断中方品牌所需要的一切市场营养,使中方品牌在市场上自然消失而获取跨国公司品牌高市场占有的市场操作手段。该文说明了品牌"饥饿"策略的原理,通过案例分析了品牌"饥饿"策略实施的四步曲,从四个方面解析了跨国公司对中方品牌实施"饥饿"策略成功的条件,为我国企业防范跨国公司品牌"饥饿"策略提供了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背景及改革进展的分析,认为这次改革一方面从根本上消除了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差异,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上市公司治理的完善有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股改后上市公司治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公司治理机制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略论我国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目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分配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我国实际出发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我国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为 :收入共享、市场调节、企业分配、政府调控  相似文献   

19.
股权分置改革作为资本市场一项重大的基础性制度变革,会对资本市场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引起资本市场重构。而资本市场重构必然导致市场微观主体行为包括会计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由于股票定价模式的转变、股权激励和发起人股份流通、以及机构投资者将主导市场、还有收购兼并等方面的变化,就有可能引起会计政策选择、盈余管理以及会计欺诈、会计信息披露等行为的演变。本文所预测的会计行为变化可以成为会计研究人员的实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