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世界能源和工业生产的重大技术正在向低碳、高效、环保的方向过渡,主要发达国家已把发展低碳产业、做大低碳经济作为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占领经济制高点的战略首选。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低碳产业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在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日益渗透的今天,低碳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可以说是一个国家能否立足于未来的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的核心要素。为此,构建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运行机制和企业主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我国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未来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
环境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切入点,通过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提升了企业研发投入;异质性分析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提升国有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研发投入.在经过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难点与路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走低碳技术自主创新之路,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确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明确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特征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支持政策,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低碳技术创新系统是由环境、资源和主体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区域创新系统,各子系统间的协调发展是其发挥整体功能的基础;低碳技术创新也是一种自主创新,低碳自主创新模式也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三种类型,在内容和性质上是自主创新模式的具体表象;区域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应基于区域本身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从最优化角度,基于东、中、西部区域创新能力现状,我国可选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包括“高能力原始创新”、“中能力集成创新”和“弱能力再创新”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5.
张连国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4):82-85,218
低碳经济是民主社会主义政治势力应对"现代性问题"的绿色政治纲领,这是在生态危机、金融危机和新自由主义破产的语境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态的一次生态化改良的历史形态和政治经济战略。低碳经济将第三世界国家锁定在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为发达欧美国家资本谋利服务的"碳市场"产业链的初级市场的低端。被西方生态主义者称为"次级碳"的"碳市场",可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金融衍生商品市场。中国应顺势而为,自主创新,建构自己的低碳经济绿色话语,以循环经济作为其客观运行机制,以免陷入低碳陷阱。  相似文献   

6.
人类对生存环境的重视与敬畏,加速了环境保护理念的更新,并且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入经济发展的决策与实践中.在后危机时代,鉴于国际资本的重新洗牌,各国经济均程度不同地遭受到金融危机的洗礼,"低碳经济"等新环保理念的全面实现举步维艰.以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低碳经济"在产业振兴的理论和实践中均难以全面推行.但是,"低碳经济"的推广与全面实现是一种历史必然.绿色经济与环境保护必将成为未来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标准体系,这对于推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加大技术开发与引进力度,促进产业振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刍议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经济是以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开发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掀起的低碳化潮流中,我国应走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即提升低碳能源战略地位,构建新型能源结构;推进低碳技术进步,打造低碳技术体系;优化经济结构,构筑低碳产业体系;推进低碳制度创新,确立低碳发展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产业升级的绿色低碳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低碳经济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选择,然而,绿色低碳经济需要绿色低碳技术和绿色低碳产业作支撑,舍此,绿色低碳经济就是一具空壳.我国完全可以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在绿色低碳发展中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我们应本着这种理论思维,通过以下路径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化的新型产业体系:在国家战略层面,全力推动绿色低碳技术自主创新,建立绿色低碳技术支持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加快产业生态化进程,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城市化;以绿色低碳消费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进行调查,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了企业低碳生产意愿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企业发展水平、政府政策、市场需求、管理层的支持度、企业营销策略、最高管理者素质、监管舆论压力等,可采取加强低碳生产的宣传,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技术创新,建立规范的法律政策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增强消费者低碳消费意识等措施来强化企业低碳生产意愿。  相似文献   

10.
英国等国家以专门的应对气候变化法为核心构建低碳法律制度体系的做法,对我国低碳法制建设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我国现行能源、环境法律制度并不足以有效推动低碳发展。我国构建低碳法律制度体系的最优路径是制定专门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其中要设置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碳定价、碳排放标准、立法后评价等制度,在立法技术上要注意温室气体排放与其他环境问题的协同化解,并且要注意降低企业的守法难度和成本。我国构建低碳法律制度体系的次优路径是修改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在其中增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马静 《学术论坛》2012,35(9):109-112
作为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大国,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低碳工业化的道路,并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在低碳工业化进程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分析财政政策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以山东省低碳工业化发展为例,探讨现行财政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完善提升低碳工业化自主创新能力财政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低碳农村建设探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发展低碳经济的最终目的是要构建一个适宜人类永续生存的低碳社会.而低碳社会的建设不仅需要发展低碳生产,同时也要倡导低碳生活;不仅要建设低碳城市,更要建设低碳农村.目前,中国低碳农村建设面临着农业生产污染严重、乡村企业污染严重以及农民生活能源结构单一、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农业现代化水平低、政府环保宣传偏差、农村环保投入不够以及农村环保法制滞后等一系列制约我国低碳农村建设的因素.为此,应该从农村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来破解低碳农村建设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在推进低碳社会这一全新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低碳社区为社会的低碳化转型提供了基础的空间、具体的实践样式和切实的落脚点;低碳社会行动中不断建构的低碳制度、低碳技术和低碳文化的创新发展能力构成了过程的主要内容和有效支撑;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多元主体互动互补、共生共利的社会参与机制则为过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动力源泉和重要保障。低碳社区、低碳发展能力和动力机制三者共同为低碳社会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务实有效的框架,是构成中国社会低碳可持续发展实践过程的几个关键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不管是阴谋还是阳谋,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提升企业低碳竞争力是国家、企业、社会消费者共同的最优策略.从其概念及同属种概念中,可以辨析出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概念,就是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通过低碳生产和发展方式,企业与竞争对手在竞分资源上具有的相对优势和能力.虽然企业提升低碳竞争力具有诸多动因,然而在现实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障碍,因此国家要在政策上加以引导和规范,企业则应认清发展的趋势,自觉培育碳无形资产,主动提升低碳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自主创新能力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一个衡量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以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构建包含有技术进步因素的长期经济增长模型,并基于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自主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贡献程度。研究发现:自主创新能力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水平还很低,与资本和劳动等投入要素相比,自主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小;自主创新能力在各省份之间是有差异的,具体表现为东部领先、中部居中、西部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进一步解释自主创新能力的差异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低碳经济在全球已经形成共识.我国在经济建设快速增长中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急需通过发展方式转变和能源结构调整等手段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走低碳经济之路;同时,我们应当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改进投入方式、完善税收体系、推进能源价改等手段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此外,国际间的相互合作也是中国低碳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根据福建省企业发展实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应包括企业自主创新产出能力、企业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企业自主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和企业自主创新环境能力四个部分。运用上述四项指标对福建省外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和评估,结果显示:多数外资企业技术储备危机感不强,缺乏科技先导创新意识,对福建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带动作用比较有限。  相似文献   

18.
在对低碳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意见咨询法确定森林旅游低碳化评价指标结构模型和体系,并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得出森林旅游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由政府低碳宣传与保障、企业低碳经营与管理、旅游者低碳意识与行为三大部分构成,包括低碳宣传、低碳保障、低碳制度、低碳餐饮、低碳住宿、低碳交通、低碳购物与娱乐、低碳环境管理、低碳教育与社区共建、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等子系统.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绿色的文化内涵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不仅会影响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而且将引导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绿色企业文化是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绿色企业文化体系的四个内容构成,由内而外地体现了低碳观念从内在理念认同到外部效果实现的整个过程。绿色企业文化的构建策略:企业领导倡导和员工响应共同创建绿色精神文化;实施低碳管理再造企业绿色制度文化;企业行动和员工行为共同践行绿色行为文化;绿色信息披露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共同打造绿色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20.
高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成为驱动国家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动力,当前影响高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阻滞因素;经费投入不足影响自主创新潜能的发挥;教师队伍和学术团队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学科体制滞后难以适应自主创新的需要等。增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策略: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国家创新战略需要;建立高校自主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和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产学研紧密合作,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