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与文本解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立足现实,着眼于当代,关注世界尤其是中国现实问题中蕴含的哲学问题。哲学中的不同意见可以说五花八门、争论纷纭。意见可以是主观的、多元的,甚至无足轻重的,而问题则不同。按照马克思的说法,“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①所谓哲学是时代的精华,是指它是时代问题的哲学凝集和为寻求对时代问题答案的哲学思考。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不能为捕捉和解答当代问题提供有效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当代性,并不是仅仅依赖对马克思和恩格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上半叶哲学观论争与当代中国哲学发展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当代中国的哲学发展道路, 从根本上说是探索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道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界关于哲学观的争论, 从“中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哲学”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从“哲学作为反思人生的思想”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些探讨为我们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道路, 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启示, 那就是: 在当代中国, 作为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学说”或“学术”而存在,而且是作为人民愈益普及的“学养”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其中国化和当代化是题中之义。哲学视界中的当代起始于 2 0世纪中后期 ,一直延续至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化 ,即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其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应用和发展 ,创造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理论都是行之有效的当代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化和中国化 ,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进展。然而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哲学能解释我们的世界吗?当代我们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历时态上疏离我们的现实生活世界,落后于时代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在共时态上没有提升出影响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理念,没有以哲学方式关注现实;在内容上满足于宏大叙事,不注重对新的现实具体而精确的知识分析;在表述形式上抽象难懂,没有提供本应有的明明白白的智慧。哲学的基本功能是解释世界、批判世界、评价世界、引导世界和改变世界,而我们有的哲学研究不要说改变世界,就连解释世界都还没有做到。  相似文献   

5.
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方法论,这没有错。但是,当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从革命时代迈入建设时代以后,它就不仅是批判的方法论,更是建设的方法论,是批判与建设相统一的方法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方法论,运用并展开于实践的批判与思想的批判之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设的方法论,运用并展开于思想与实践的探索,制度与体制的建构,经济、政治、文化的建设之中。不论在什么时候,批判旧世界是为了发现新世界、建设新世界;建设新世界同时也随伴着对现实本身的批判。  相似文献   

6.
"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是哲学研究的双重原则,任何哲学都有"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情怀。解释世界是指哲学研究要思入社会时代的深处,用思想去握到它的时代与现实。改变世界是指哲学研究要对现存的一切作无情的批判,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真正的哲学研究应该是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辩证统一。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该担负起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双重学术使命。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哲学的本质所在,有识之士对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生长点视角予以关注更是犹如雨后春笋般再现。在此从点、线、面、体相协调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生长点进行研究,以温州经验的哲学总结为切入点,以当代中国经验的哲学总结为立足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时代发展为基本点,把这三个点连成线,组成面,构成体。进而提出了温州哲学是地方哲学的一个典型代表,地方哲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方形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8.
张传开 《学术界》2004,(3):193-201
从社会根源上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及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必然产物 ;从理论来源上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颠覆了传统西方哲学的思辩形而上学 ,超越了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元分离 ,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从现实、实践出发解答时代课题 ,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并注重于改变现存世界的新唯物主义。尽管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性质和立场上存在着根本区别 ,但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共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理论背景 ,并面临着相同的时代课题 ,因而也是对近代西方哲学的转型和超越。固然不能把现代西方哲学对近代哲学的超越和转型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变革等同起来 ,但也不能把它们简单地对立起来 ,而应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实事求是地揭示出它们之间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9.
理论自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是近年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最具价值的进展.理论自觉蕴含两个维度:世界视野和中国语境.就前者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提批判;第二,立足中国语境推进国外马克思主义.就后者而言,主要体现在对“文本之路”和“以西解马”之路的深度反思,进而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旨趣在于改变世界,必须坚持思想趋向现实的基本立场,而不是相反.理论自觉的发展必然导向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只有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汉语,才能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根本旨趣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变中国;基本路径在于改造和创造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根据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自己的哲学的阐述,他是用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代替了黑格尔以体系建构为特征的思辩哲学,这种哲学名叫“实践唯物主义”。笔者认为,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这种哲学观和特定的时代实践,特别是实践中心工作或任务相结合则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定形态。在和平发展的时代和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实践中,经济哲学必然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1.
根据马克思在Ⅸ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自己的哲学的阐述,他是用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代替了黑格尔以体系建构为特征的思辩哲学,这种哲学名叫“实践唯物主义”。笔者认为,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这种哲学观和特定的时代实践,特别是实践中心工作或任务相结合则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定形态。在和平发展的时代和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实践中,经济哲学必然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时代的哲学思想的产生不仅有其特定的社会物质根源,而且有其特定的思想理论来源。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①毛泽东哲学思想特定的思想理论来源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50年代初期以来,毛泽东哲学思想和它的直接思想理论来源之间的关系问题遭到了这样或那样的歪曲。国外一些人认为,毛泽东哲学思想是纯属中国的产物,只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延续,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只是照搬照抄和简单重复的关系,不过是“增加了自己若干解释和中国革命运动历史的实例”而已。我们说,这些看法都是十分错误的。毛泽东哲学思想不仅直接继承了而且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文以毛泽东同志的哲学代表作《实践论》和《矛盾论》为例,具体地详细地说明毛泽东哲学思想和它的直接思想理论来源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为中国人民所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化就是站在现代化科技成就的基础上,面向中国和全球问题,努力开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时代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突破——读冯契的“智慧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契(1915—1995)教授不仅是中国哲学史家,而且是哲学家,不仅是一般的哲学家,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智慧说”(《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三篇)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于一体,自成一家之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智慧说”为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中西文化交流融汇的产物。它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使中华民族经历了一次划时代的文化演进。中国本位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大规模的交融,历史上出现过两次,一是从东汉开始的印度佛学的传人,二是明末以来的西学东渐。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西方近代文化充分发展的产物,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构成了西学东渐的最伟大的成果。从文化的角度,对此作出某种解释,将有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在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更进一步地说,也将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刻地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沐浴着思想解放的春风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发展、大反思时代.其时代意义的鲜明是不言而喻的,但笔者认为这场反思中同时也存在着很多误区.诸如"纠缠"马克思个别的只言片语;把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当作一般的考古学研究;普遍地存在着"两极式"思维;在形式上自觉不自觉地步西方马克思主义后尘;总是急于把自己的"学术"揉进马克思主义建立某种体系;等等.对此,我们有必要从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存在的误区梳理、整合出一个新的反思路向,使哲学真正的成为时代精华的精华,从而在新的实践面前为诸多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指引路向.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品格。它的创新从根本上说是内容的创新,而内容的创新则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重大的时代问题给予深入的回答。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尖锐的背景下,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具体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句话言简意阂地指出了,任何一种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生存和获得发展,必须要回答时代提出的最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近代中国的最根本问题是如何摆脱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使其成为一个世界民族之林中的独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其阶级斗争理论回答了这个根本问题,因而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谭铺之在发表于  相似文献   

19.
苏联解体20年之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的命运的考察与反思,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哲学的党性、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与政治的关系三个层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启示,有助于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从深层次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运用和发挥,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概括。同时它又继承了中国文化和哲学遗产的精华。长时间以来,大家在研究和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过程中,多是把研究和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为前提,从而探求和体察毛泽东同志是怎样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这无疑是基本的,十分必要的;但是对于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怎样批判地继承中国文化和哲学遗产的这个方面,却往往被忽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欠。应该说,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