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进行考察,圆与女性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文化联系。作为一个社会性属概念,圆是女性的空间象征符号,是远古时期大母神"子宫崇拜"的结果。圆文化浓厚的性别文化色彩直接影响了中国哲学上的圆道观以及圆美意识,且渗透在了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2.
李进超 《兰州学刊》2012,(5):103-106
"伪娘"刘著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性别身份的思考。伪娘混淆了自身性别,他们的性别身份不能单纯按照通常的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区分来界定。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从社会对男性与女性的要求,以及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来寻求原因,在教育中,女性的乖巧勤奋是黄金法则,社会竞争中的女性特质也被广为认可。伪娘用身体来表演自己性别身份,体现出了异乎传统性别规范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梅婷 《东南学术》2021,(4):134-145
社会性别的建构往往围绕身体这个媒介展开,男性通过改造和消费女性身体来支配女性.农业农村现代化对社会性别建构的影响是复杂和双向的:在福建省大岞村的社会性别建构中,一方面现代化发展所带来的结构性力量松动了传统的性别社会规范,被主体意识觉醒的女性利用来重建新的社会性别规范,使支配女性身体的方式从隔离、压制转变为鼓励、约束,但传统的社会性别规范以隐蔽的方式继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现代商业文化和消费主义对女性身体的两次"物化"使过度关注身体和身体消费的女性受到批判,从而成为传统社会性别规范的"帮凶".传统社会性别规范以一种米利特所言的最巧妙的"内部殖民"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坚固、持久,并且会灵活地转变运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恢复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因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影响,而一度取消中断的党委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与发展。党委制是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进一步认识和认真研究解放战争时期军队党委制的恢复与健全,对于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坚持这一制度,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中国城市中的性别秩序在市场转型前后的不同及其变化,工作中的性别秩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男女一个样"向市场转型后的"男女差异扩大"转变,家庭中的性别秩序由市场转型前"国家父权制"的接管状态向市场转型后的"女性价值回归"转变.当代中国城市的性别秩序处于一个分化时期,女性呈现出"全职太太"、"单身女贵族"和"兼顾工作家庭型"三种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6.
宋丙玲 《兰州学刊》2007,(10):167-169,136
服饰是性别区分的重要标志,这是男女生理差别所致,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古代中国,"男女不通衣裳"是儒家重要的服饰观念,并为历朝历代所遵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所穿用的服饰有时会突破性别的界线产生性别转换.文章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中的性别转换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并试图探讨时人对服饰性别转换现象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肖巍 《贵州社会科学》2008,220(4):25-30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传统教育观中存在着"性别不平等"现象,主要表现在"性别屏蔽"现象、性别刻板印象、课堂上女性话语权的丧失、教师身份中的性别歧视、主客观对立的认识论误区、教育政策中的性别偏见等。西方女性主义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批评。女性主义教育观对教育改革进行的思考,尽管也有许多争议,但这些思考本身不失为女性主义教育观挑战传统教育观和进行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
刘庆伟 《理论界》2009,(3):165-166
性别的差异与语言使用者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社会语言学考察的性别差异现象,主要是因为社会结构、文化传统、语用心理等因素引发的"社会性别"现象.运用语言变异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考察语言变项和语言态度应该可以使语言与性别关系的研究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9.
秦国伟 《理论界》2014,(6):90-92
五四时期"中国梦"的双内核是富强和文明,这是摒弃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结果。五四时期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是"新青年"。五四时期追寻中国梦的偏差有:以文化改造文化,文化为政治买单;对待传统文化武断粗暴;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过于理想化。  相似文献   

10.
反叛与倚重:红色经典对传统性别伦理的双重态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色经典与传统性别伦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错位对接关系,既大胆反叛传统性别伦理,又难以逃离其内在制约,"反叛"从话语层面应答了人们的创新求变需要,"倚重"从心理深层认同了人们的古老信念。这种反叛与倚重的双重态度正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成长历程,同时也是红色经典能够被经典化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1.
平原 《河南社会科学》2005,13(5):115-117
"五四"时期女作家思想意识的觉醒,使她们在女性角色的定位和性别的自认中将母性的价值档和地位遮蔽起来,在对社会和自身的反思中,她们的作品缺少对母亲角色的正确认识,这就意味着女性在对自身性别意识特别是母性意识的认定中存在着模糊性,至此女性的彻底解放就是虚妄.  相似文献   

12.
1930年代女性创作表现女人从军从政等雄强特点的,大多出自左翼女性笔下。她们以"忘记自己是女性"作为突破传统性别局限、参与国民革命战争的心理定位,超越并反抗社会性别对女性的强制性规定,以新国民身份承担与男子同等的社会责任。但这种新身份的获得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再没有比女战士、女革命者更能代表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力量;另一方面,这些介入男性领地的女人以抹杀性别差异为代价,通过对男性气质的刻意模仿,达到"像男人"的目的,这是在对传统性别规定的反叛中以另一种形式失落自己。  相似文献   

13.
1928年,英国女性主义作家,理论家伍尔夫提出了"双性同体"的概念.她超越了生理性别上的差异,向传统的性别区分模式发出了挑战,将自己的"双性同体"构建在男女的社会性别上,从而打破了传统的男/女二元对立模式,创造性的提出了两性之外的"第三性".这既是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也成为后来众多女权主义者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在整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两汉时期是中国传统皇权政治奠基和发展的时期,在此期间,"大宗不可绝"成为皇权继承中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围绕着"大宗不可绝"和"为人后者为之子"两条原则,两汉时期在经学领域和现实政治领域发生了一系列争论和斗争,并最终影响了汉代的政治发展和政治文化形成。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深入理解传统社会的皇权政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转型时期性别商品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明侠 《学术界》2005,(6):281-286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性别的商品化是中国社会性别转型的主要现象之一。本文首先从社会性别分析的角度界定了性别商品化的含义,描述了其特征;然后探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性别商品化问题及其产生的特殊历史及社会根源;最后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了隐藏在商品化现象之后的男女两性商品化结构性失衡的事实,并提出自立自强的知识女性是改变这一事实,促使女性彻底解放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6.
阐明"入世"促使我国政府职能必须做出重大转变,论证减少政府层级是中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取消"市管县"行政体制和取消乡镇政府建制的若干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7.
家庭生存策略及其社会性别维度是一个既关乎历史也触及现实的命题。"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对农村亿万芸芸众生来说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尽管这场"生存保卫战"主要是以家庭为中心展开,但迄今有关家庭生存策略及其社会性别问题的研究仍付阙如。陕西农民侯永禄不间断写了六十余年日记,作为见证人和当事人,他为我们留下了有关这场生存危机的一些原始记录。从社会性别视角来解读,侯氏一家人应对大饥荒的生存实践、行动逻辑及资源权力不尽相同,他们的生存策略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本文从社会性别视野勾勒了一个普通农家生存之道的大致轮廓并着重描述了农家妇女的独特作用和贡献。这些微观经历不失为其时千千万万农村家庭普遍经历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猥琐动漫"的流行,构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笔者认为猥琐动漫故事的描绘与叙述体现了个体时代动漫对性别的消费;折射了现代社会的性别人格认同危机以及商业社会在消费性别传奇的同时对传统性别机制的维护。而这三个方面正是影响猥琐动漫的描述决定其面貌的话语机制。  相似文献   

19.
"双性同体"是女性主义性别理论中一个极富特色的文化概念,近年来愈来愈频繁地出现在国内性别研究话语中,在引起人们关注与兴趣的同时,也存在着对其认识与运用的模糊与笼统。"双性同体"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古代神话乃至宗教故事中,但其来源不同,成份与内涵比较复杂,反映着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心理诉求与社会形态。本文拟从性别视角对其进行力所能及的考察与分析,对它之所以成为女性主义性别理论之资源提供一种认识,同时也为较为准确地认识、把握并运用此概念提供一种本源性的参照。  相似文献   

20.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就将艺术与模仿组合在一起作思辨性的考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分别做出了重要的阐释。这构成了艺术哲学的一大传统,尤其到了现代,模仿更是作为建构现代艺术体系的单一原理而存在,艺术与模仿及美的联系日益紧密。随着艺术形态的变幻,"艺术作为模仿"这一信条也不断被挑战,但是这些并不构成对它的威胁。直到"现成品"艺术出现,才真正取消了模仿统合艺术的地位而存在,然而现成品艺术又重新提出了已经借助模仿解决的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