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师爱的艺术与偏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 ,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点。然而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却存在着教师对学生的偏爱现象。针对偏爱类型、原因及其不良后果 ,提出了纠正教师偏爱的策略 ,并进一步探讨了师爱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师德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都要努力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大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完善自身,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3.
引言读师陀的小说——从《谷》到《里门拾记》到《果园城记》,首先惊讶于作者的冷静和沉郁。在这些既不象纯粹的小说也不象纯粹的散文的文章中,作者始终在扮演着一个旅人的角色,对着黄昏落日,悠悠说些小城小镇,远远近近的旧事。生活于果园城的众多的小人物一个个  相似文献   

4.
论师德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是人类精神文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是通过人们的内心感受与社会舆论,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起着经济、政治、法律、行政手段所不能起的作用。所以任何社会、任何阶级都非常重视道德建设。师德是职业道德的组成部分,是教师职业行为、品德规范。它通过善良与丑恶,高尚与卑鄙,诚实与虚伪,光荣与耻辱等观念,约束教师行为,调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师德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我国传统职业道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天地古今、社稷生民、治乱安危、善恶生死之关",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和教育工作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中国传统的师德观主要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最有价值的内容:一是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三是博学知新,教学相长;四是不分贵贱,因材施教。这种传统的师德观至今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孔子及《论语》论师道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儒家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中国封建统治者封为"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还是中国师道理论的创始人,也是践行中国师道的楷模。孔子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而且在今天仍  相似文献   

7.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已成为教师的座右铭。“学高”是从以智育人方面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身正”是从以德育人方面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教师不仅应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还应具有高尚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在探讨师德对育才重要性的基础上,详尽分析了师德的具体体现,进而论述了师德与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老子主张“道法自然” ,因此 ,感悟自然之理是老子思想的灵魂 ,同时也奠定了老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他从水之性出发认为真正的教师的道德修养应该如水之性 :善利万物、为而不争、居下守拙。这是师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修养境界。  相似文献   

9.
试论师德美育钱国华师德美育,是通过教师的模范行为,给学生留下美的印象,从而为塑造美的灵魂施加影响。把师德纳入美育的范畴,其意义在于:不是单纯着眼于以一种道德准则去规范教师的言行,而是把师德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诉诸学生,这样,既扩展了审美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论师德与教书育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年初,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的案件发生以后,人们不仅想到,在提倡"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今天,教育的重心不应仅仅是技能的培训,而应是人的文明品质、公民性格之陶冶与养成,是要培养具有独立精神和健康人格的人.有的学生人格扭曲的非正常现象,一个个青少年道德危机的个案,让教育专家们一次次忆起爱因斯坦的教育声明:"他必须获得鲜明的辨别力,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道德上的善,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良好教育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实现"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教育,这一成德、树人的理想决非学校多开几堂德育课这么简单,而需要家庭、学校、社会重新建构一项以"人的教育"为宗旨的"新希望工程".  相似文献   

11.
作家师陀的创作独具特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作家。作家在小说里呈现了那个特定年代里的动荡与破败,写出了人们生活的艰辛与苦难,体现了他对民族与国家的未来走向深感受忧虑与怅惘。因而,在师陀的小说里凸显了浓厚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2.
科研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教育、科学事业发展的可靠手段。不同高校存在着不同的科研活动,也就应当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就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而言,科研活动的开展存在着许多客观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人力不足,师专一般没有专职研究人员、教师以教学为主,课余兼搞科研,由于主要精力投放到教学工作上,所以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其次是财力不足,师专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合格的初中师资,科研活动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教育科学,与工农业生产之间较少  相似文献   

13.
教师要热爱学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爱所有的学生,提出“有无教类”的主张。明代教育家王守仁,坚决反对体罚学生,主张“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己,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教师要严于律己。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荀子对教师要求“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  相似文献   

14.
政治叙事一直贯穿师陀创作的始终,并与他的审美意识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师陀早年的创作充满着战士的激情和对时代政治的热切关注,但也存在与左翼文学共同的症候;成熟后的师陀致力于对现实政治的深度掘进。克制与质疑代替了唯情,睿智的思考代替了标语口号的呐喊,切进的现实斗争让位于更深层次的思想文化解剖。师陀以深邃的政治洞见、敏锐的社会直感,艺术地切入时代,成为了时代的思想者与预言家。他的作品因此有效地避免了存在于某些作家作品中的"颓废"与"萎靡",并获得了历史的品格。  相似文献   

15.
师专图书馆应结合当前初级中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承担起德育、智育、美育教育的重要职能 ,管理人员应树立起育人的责任感 ,充分发挥其育人职能 ,为造就一专多能的新型师专生提供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16.
现代作家师陀的乡土小说有与众不同的趣味。他有意淡化地方色彩和时代背景。用概括和泛指的描述 ,使他笔下的乡土具有整体象征的特点。他还运用了简化和议论的手段来加强作品的所指 ,又用诗意和讽刺来补偿理念化的弱点  相似文献   

17.
情感本身具有巨大的美学价值 ,没有情感的诗歌是没有审美价值的诗歌。诗歌的三种成诗模式皆以情感为基础。其三种成诗模式为 :( 1 )情景交融 +韵律 ;( 2 )情事交融 +韵律 ;( 3 )情理交融 +韵律。情感本身代表着一种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契合与交感。  相似文献   

18.
在既有的学理探究中,对于师幼关系这一发生在公共教育领域特定角色之间的教育关系,人们惯于从亲密性的角度加以分析,将师幼关系与亲子关系类比,使师幼关系的理论探讨散漫化、简单化和浪漫化。在实践中,师幼距离过近,导致教师公正客观教育观念的淡化、“爱”的教育情意的散漫以及随意教育行为的滋生。事实上,师幼关系与亲子关系有实质性不同,既具有“私人伦理”属性也具有“公共伦理”属性,其公共属性主要表现为公正性、义务性、专业性。为澄清理论研究与幼教实践中有关师幼关系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对师幼关系的公共属性加以明确,以公正性为基本前提,以专业性为支点,以实现师幼关系的义务性要求为目标,从而唤起人们对教育世界中师幼关系合理边界的觉知与尊重,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道德品质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对在校大学生干部的产生和素质状况的分析为基础 ,探讨了师德影响学生干部成长的特点 ,强调教师以德为师 ,以高尚人格为培养学生干部的示范力量的重要性 ,并对培养学生干部的基本思想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乔治·爱略特将"面纱"的浪漫诗学意涵与哥特式认知隐喻进行气质杂糅,在其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中呈现浓郁的文化"精神分裂气质"。她通过呈现面纱在审美和认知之间所形成的认知迷雾,质询绝对的认知模式并认可他者的不可尽悉,进而呼吁审美同情的干预。凭借审美同情的想象空间,人遵循审美诉求判别自我与他者的差异以及实现自我与自我的和解,并依靠关系、链接的驱动来整合自我和他者的关系,从而推动个体人到社会人的转型。与揭露"事实"相比,此认知模式展现的是基于想象而改变的"可能性",因此更益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社会共同体的构建。这使爱略特在受认知焦虑困扰的维多利亚时代得以重申艺术和文学在人类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无可取代之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