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识是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也是科学上相当深奥的问题之一.历史上不少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曾对这朵世间最美的花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但多数是结出一些思辩晦涩的果子,直到目前,意识的本质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日是.为使我国哲学界重新对意识本质问题产生兴趣,本文欲从以下三方面阐述研究意识本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黑格尔以降,关于国家及其与市民社会之间关系的讨论是很多政治哲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晚年恩格斯在历史语境中进一步阐述了国家的起源、本质与功能,他对作为第三种力量的国家及其双重属性的规定,对国家的权力本质和利益根基的强调,对改造国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阐释切中肯綮。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学理起点,对国家终将消亡的阐述是恩格斯政治哲学与其他政治哲学家的最大差别之一,这种兼具历史与现实的哲学行文力透纸背。晚年恩格斯对政治问题的阐释思路更为现实,他对很多具体问题所作的富有时代感的哲学解答仍是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思想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哲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何在?哲学果真是那么无用吗?哲学家们似乎过于迂腐,他们总是苦苦探究那些玄而又玄、远离现实生活的问题,诸如宇宙的本源、生命的本质、人的价值、自我意识、自由意志、真理、必然、自由等形而上学问题。殊不知,正是古往今来哲学家们这种对人的本质和自然法则的无穷尽追问,才启蒙了人类的理性、知识与智慧。在漫漫历史长夜中,那些体现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似灯塔、似路标,为科学战胜愚昧、民主战胜专制、文明战胜野蛮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哲学与历史学之间的差异表现为:哲学是一种凭借概念而展开的推理过程,在它的叙述过程中,实例和说明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学的任务是重现过去的历史事件,具体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它的叙述中占有本质重要的地位。由于哲学和历史学之间的差异,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总是相互攻讦,哲学家认为历史学家过于重视具体的历史事件而忽视理性,历史学家认为哲学家把自己的发明和先天的虚构放在了历史当中。虽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之间相互攻讦,但是他们都不否认哲学与历史学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二者融合的观点(以克罗齐为代表)。文章最后分析了建构历史哲学的可能性以及它的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5.
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客之一就是对科学本质的探讨,历史上的大多数哲学家都认为科学的本质是追求真理,至少也是波普尔主张的逼近真理。劳丹却宣称“科学本质上是一种解题活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葛兰西的绝对历史主义的内涵,理论和历史统一是葛兰西的绝时历史主义的本质,"哲学就是历史""哲学就是政治"是历史主义本质的展开.从实践哲学是内在论哲学和自然的历史化两方面说明了实践哲学的问题域是现实历史.通过对布哈林的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批判来确立历史主义在实践哲学中的方法论地位.历史主义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追寻人类本性的“类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众多的人性理论中,“类”的人性观点更接近人的根本。基于这个根本,人才能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真正占有人的本质,成为自由、自觉的“类存在”。人类发展史以及人对自身本质的认识发展史,应该被理解为人的“类本性”与“类意识”发展的历史。人类发展的进程与趋势,要求我们反思和确证人的“类本性”,理解与把握“类意识”生成、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类哲学”恰正是追寻人的“类本性”与“类意识”的思维尔式和哲学观点。这种哲学视角与境界,意味着当代中国哲学家对于人性问题的新看法。  相似文献   

8.
苗伟 《兰州学刊》2010,(1):20-23
哲学具有怀疑性和批判性,哲学的本性要求哲学的慧目关注于哲学及哲学家本身。哲学是哲学家的存在,哲学家是从事哲学活动的存在者,哲学有赖于哲学家的发明和创造,哲学家只有通过哲学才能获得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沉思哲学与哲学家的内涵实质与一般关系,追问何谓哲学及哲学家何为,阐明哲学和哲学家得以存在的内在依据,是进入哲学门庭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杨冬梅 《阴山学刊》2013,(1):69-73,111
"哲学之意与哲学之用"是一个复杂而广阔的问题,不同的哲学家对之有不同的看法。哲学的本质是"向上和求新",哲学的问题和哲学的思维尤其体现着哲学本质的特点,哲学的意义在于造就人生的思想者。  相似文献   

10.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哲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涉及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重要问题。厘清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哲学的关系,需要着重思考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历史哲学的内涵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实现哲学史上的革命等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但不是包罗万象的体系哲学;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现成的可以到处照搬的教条。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历史”是指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孤立的概念。只有正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哲学的关系,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精神实质、价值指向与现实意义,从而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研究价值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价值哲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正在引起当代哲学界的普遍关注。从西方到东方,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都围绕价值问题展开了研究。但至今关于价值的基础及其本质这个关键性的问题仍是困惑着价值论哲学家们的一座迷宫。本人认为,许多价值论哲学家之所以不能把握价值的基础及其本质,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他们不是诉诸于某些主观的或客观的精神,就是偏执于生理的或物理的物质,就是没有看到把精神和物质统一起来的,作为价值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的人类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历史。其二,某些哲学家虽然从人类活动和社会历史的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但他们又大都偏  相似文献   

12.
李成旺 《学术研究》2004,4(4):28-32
对马克思哲学的不同理解源于对哲学的不同理解。马克思之所以走出了与以往哲学家及同时代哲学家不同的哲学之路 ,在于马克思提供了内在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分析方法这一独特智慧。内在批判体现在对人、社会和实践的科学解读中 ,必然要求科学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坚持内在批判避免实践主义和理论主义是发展马克思哲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价值是哲学价值论的中心概念。价值论的首要任务就是探讨一切类型的价值,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然而,对于价值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不仅在旧哲学和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不同派别的哲学家看法相去甚远,就是在我国哲学界,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大家都接受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文学与哲学的对抗与对话 ,贯穿了两千多年来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在现代 ,文学与哲学谋求彼此沟通。“诗人哲学家”的出现、哲学家由思向诗的回返 ,一方面是基于对“纯粹理性”解决人类精神与心灵自由能力的深深怀疑 ,另一方面还跟现代人文科学的语言论转向相关。而“哲学家诗人”们则主张以一种艺术化的思想替代哲学家的冷峻面孔 ,以促使传统哲学走出历史困境。诗的言说与思的言说的浑融 ,本质上是由于它们都共同指向一物———存在。  相似文献   

15.
《文史哲》2017,(2)
中国哲学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的状况不尽如人意,一个直接原因在于,西方主流哲学家对中国哲学缺乏兴趣,而这种缺乏本身既导致又成因于他们对中国哲学(之价值)的无知。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有责任激发西方哲学家对中国哲学的兴趣,尤其是通过展现中国哲学恰好可以对西方主流哲学家所关注的(至少某些)问题提出一些有意思的观点。我们的做法是:"虽然我们让西方哲学决定讨论什么问题,但我们让中国哲学对全部问题有最终发言权。"在西方哲学语境中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专家,除了要接受奥伯丁所谓的"双重约束"——即应该能够向西方主流哲学家表明,中国哲学传统中有一些既为西方哲学家所不熟悉,而又不是他们完全不熟悉的东西,还需要接受第三重约束,即他们向西方哲学家所呈现的中国哲学,应该是建立在对中国哲学家的认真的文本和历史研究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6.
历史哲学是当代哲学的灰姑娘,哲学家们从不认为历史哲学家处理的主题关乎任何重大的理论旨趣和紧迫性。在他们眼里,历史哲学关心的问题无非就是哲学家们在别处取得的成果如何能够或者应该怎样运用到历史写作领域中,而且当代历史哲学家在改变其同事所给予的较低评价方面也少有作为。本文将论证丹托在持此种观点的历史哲学家中是一个例外,因为他关于表现的哲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本是如何与其对象相联系的。(20世纪)语言哲学的主要缺点无疑就是,它从不费心去探究文本的哲学奥秘。历史写作是一座哲学金矿,在这点上我们必须感谢丹托的提醒。  相似文献   

17.
高清海哲学首先是与哲学家本人的个体生命体验以及这一体验所呈现出来的时代命运内在地融合在一起的。高清海先生50年、特别是后20多年的哲学创见及学术思想的总体演历,表明了高清海作为这一时代之代表性哲学家的历史地位。高清海先生对传统教科书的系统批判以及由此展开的人及实践哲学的思想,对中国新时期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与学术奠基意义。高清海哲学历经两个大的阶段:对教科书哲学的系统批判时期与人的哲学的系统阐释与建构时期。高清海哲学中具有原创性智慧的方法是其“笨想”法。高清海哲学思想中人的哲学思想的三个基本维度:个体生命的价值关怀、类的哲学理念以及中华民族的哲学理论自觉。高清海哲学见证并诠释了这一时代的历史本质,洞悉并喻示了时代精神的未来走向,与此同时,也开放了一个当代中国哲学生长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8.
人是哲学的主题。人的发展体现了人的本质要求。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对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反思 ,我们可以把西方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分三个层面加以分析 :一、马克思以前的旧哲学家对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问题的探索 ;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科学阐述 ;三、现代西方哲学家在人的本质问题和人的发展问题上的延伸。  相似文献   

19.
罗蒂对分析哲学及其哲学家的评价都是以实用主义为立足点的。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是在吸收后期分析哲学家的良好成份,加上对实用主义、解释学的继承逐渐形成的。这种哲学文化观总的来说是反表象主义、反基础主义、反本质立义的。  相似文献   

20.
论法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价值范畴的哲学含义与法的价值本质哲学上的价值范畴,指的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合乎规律的变化,具有与主体的存在和发展相一致、符合或接近与否的性质。这种性质是主体内在尺度作用的结果。它的肯定表现即价值,它的否定表现即负价值。(参看李德顺《价值论》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页)为了说明法的价值本质,必须从法的价值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中去寻找。(一)、法的价值主体及其特征法的价值主体是指在主体客体的价值运动中的价值承担者。通常是指人,但与一般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