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上的现实主义发展史,是人类艺术地掌握世界,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人的内心活动的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深化的历史。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现实主义,既继承沿袭了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又对传统作出全面更新和实现了某些突破。在这一阶段所出现的大批著名作家中间,率先开拓创新并最引世人瞩目的大抵当推罗曼·罗兰。罗曼·罗兰的艺术实践有着十分独特而富于启迪的内蕴,反复地进行探讨认知,不仅有利于廓清现实主义继续发展的思想障碍,而且有助于正确选择对现实主义的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2.
蕴丰富于瞬间──茨威格心理描写方法一瞥李伟昉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西方现代文学史上驰名世界的奥地利杰出作家,其独特的心理描写赋予了他的小说以极强的艺术魁力,赢得了包括高尔基、罗曼·罗兰在内的许多艺术大师的极高赞誉。他有一首题为《壮丽的...  相似文献   

3.
罗曼·罗兰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音乐小说。本文论述了其交响乐的结构方式 ,小说中所表现出的交响乐的主旋律 ,音乐化的主人公形象等问题 ,力图在文字与音符之间找出某种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心灵生命化的散文传统王光明群星灿烂的法兰西文学天空,是我们所熟悉的.连一般的文学读者都数得出几个光辉耀眼的星辰:拉伯雷、蒙田、布封、卢梭、司汤达、巴尔扎克、雨果、乔治·桑、波德莱尔、左拉、莫泊桑、罗曼·罗兰、都德、普鲁斯特、萨特和加缨、罗兰·巴尔特,...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罗曼·罗兰创作《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全过程:童年审美内化对创作和弦的准备;潜意识的酝酿与混沌预感;灵感出现后的艰苦孕育;感受、体验对构思的催化;动笔写作的情景和甘苦,以及创作中自觉的思想、艺术追求。叙述中对艺术创作规律和作家的创作经验多有揭示。  相似文献   

6.
贝多芬说:“音乐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罗曼·罗兰则以其亲身体受为这句名言作了注解。他写道:“当我还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时,被从乡下给带到了巴黎。那时,我孤苦伶仃,,既无朋友又无领路人,被淹没在大都会拥挤不堪的人群中。在这种状况下,只有贝多芬是我呼吸困难时的空气,是梦寂以求的大自然,是丧失信仰而感到惘然若失时所渴望的宗教,是在黑暗之中朝无限广阔的世界敝开的一个窗户。”其实,歌曲也有这种功能,特别是歌词,经过各种旋律渲染,有不可替代的引人向上、使人燃烧、催人奋进、益人意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廖仲毛 《社区》2002,(8):29-29
9年前,我成了下岗职工。春节前夕,我带着妻儿赶回老家,向父亲拜年并辞行,因为随后我就要南下去找工作了。次日,把我们送上火车后,父亲从背包里取出一个包裹,表情严峻,目光有些混浊,只说了一句话:“这是我给你们全家的祝福。”就头也不回地走出了站台。火车向广州方向飞驰,我打开了包裹,这是一叠新书,有儿子还看不懂的卡通画,有妻子用得上的电脑教程,还有一套罗曼·罗兰的传世之作《约翰·克里斯朵夫》,我的心愀然一动,泪水便模糊了视线。我16岁那年,父亲曾亲手烧毁了这样一套我借来的读物。那时,我还在读高一,在刚刚阅读了一些中外名著和文…  相似文献   

8.
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中,无论是中国的林语堂还是俄罗斯的托尔斯泰,他们都有过同样的经历:挣扎于东西文化的夹缝之中,徘徊于两种文化的选择之间。对于站在俄罗斯古典文学之巅的托尔斯泰,罗曼·罗兰曾这样说道:如果不说明托尔斯泰与东方的关系,那么,他的传记是不完整的;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的林语堂则是不中不西,却又中又西的“一捆矛盾”。  相似文献   

9.
米开朗基罗·波纳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创造了也许迄今为止最为伟大的艺术,这艺术只有“英雄”二字差可描述;而英雄之花的盛开往往靠痛苦滋养,是故罗曼·罗兰将自己的巨著献给“受苦、奋斗、而必战胜的自由灵魂”。洞观米翁其人尤其他的性格、气质或内心世界,是理解他的艺术、以及他与他的艺术之间关系的第一也是关键的一步。大师出生于中产之家,但属佛罗伦萨的阀阅世系,其有籍稽考的历史可上溯至12世纪。他是个  相似文献   

10.
余秀华在2014年年底至2015年年初,迅速爆红,在社会上以及诗歌界产生了一股“余秀华热”。时隔一年后,这种热度渐渐沉淀,批评界也开始思考余秀华的诗歌是否真的能够承担起文学界如此“热度”的阐释,余秀华是否担得起“语言天才”“天才诗人”“中国的艾米丽·狄金森”等称誉。结合罗曼·雅各布森的“主导”理论以及罗兰·巴尔特的“刺点”(赵毅衡翻译)两个符号学概念来细读余秀华本人最喜爱的一首诗歌:《我爱你》。从中可以管窥她在诗歌的温暖和向往之中带来的刺痛感,而这种刺痛正是犀利的语言以及经由此直接穿透到生命内部所感知到的诗歌独特美学张力所主导的。  相似文献   

11.
娜塔丽·萨洛特,阿兰·罗伯·格里埃和米歇尔·布托尔是今天走运的作家。他们的小说一问世,批评界非但称赞为杰作,而且还把他们每一部作品都看作是现代小说进化中的一个转折点,说是“新的小说文学的成长”,是“新现实主义”的繁荣局面。罗兰·巴尔特曾经说,罗伯·格里埃的尝试,“其重要性不下于超现实主义之与现实”。让·保尔·沙特则发现娜塔丽·萨洛特的“写作技巧,使她超过了心理学主义而达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审美化喻葵罗曼·罗兰说:“人类有一种爱美的本性。”我们的时代追求着美,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美。语文课文是时代和生活的浓缩,它必然同美结下不解之缘。“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展现了一个万紫千红、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诗歌的意境美,有小...  相似文献   

13.
阳光洒在加州贝弗利希尔斯的“半岛旅馆”的庭院中,贾森·加兰尼斯取出手机,接听了一位巴基斯坦银行家的电话。他刚和一位著名的亿万富翁之子联络过。此前,他和一位牛津大学的系主任通了电话。 “我相信人们正谣传是我父亲在控制一切”,30岁的他说:“若是这样,我已经令许多人陷入困境了”。他的父亲也够神通广大了。过去的15年,贾森的父亲——约翰·彼得·加兰尼斯——是在装有  相似文献   

14.
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2、母亲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相似文献   

15.
土族作家鲍义志作品解读吕霞罗曼·罗兰认为:“生命的第一个行动是创造的行为。”阅读土族作家鲍义志展示给我们的河湟小说,可以说,他的小说创作实践把他自己“生命的第一个行动”发挥到了极致。我们在观照他的作品所传达的审美信息时,都会不可避免地从这些具体、个别...  相似文献   

16.
《约翰·克利斯朵夫》(1903—1912)是罗曼·罗兰的成名作和前期小说代表作。这部长达一百几十万字的巨著,共有十卷,描写了平民出身的天才音乐家约翰·克利斯朵夫奋斗成名的一生。在小说中,一个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作者把各种现象都比喻为河流。诸如音乐的河、自然的河、工人运动的河、思想的河、时间的河、生物的河、文学的河、生命的河、民族的河等。其中含有四条主要支流,即自然之河、音乐之河、生命之河与心理之河。它们彼此连结,互相渗透,都与主人公的命运相联系,形成小说大河式的艺术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阿Q正传》的主题及有关评价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有影响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曾给二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带来了强烈的震动,国外也有强烈的反映。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法国大革命时期就有许多阿Q式的人物。”苏联汉学家艾德林指出,《阿Q正传》这篇关于中国国民灵魂的小说,理应属于二十世纪文学的最高成就的行列。索罗金称此作为“天才的讽刺小说”。印度也有作家认为“阿Q只有名字是中国的。”总之,阿Q其人,恰如哈姆莱特、堂·吉诃德、奥勃洛摩夫和葛朗台等艺术典型一样,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相似文献   

18.
法国进步作家罗曼·罗兰在读了《阿Q正传》以后,先是大笑,笑完之后,竟嚎啕大哭!阿Q的形象怎么会引得人又笑又哭呢? 喜剧和悲剧是不同的美学范畴,喜剧性和悲剧性是不同的美学属性,在审美过程中喜与悲又是不  相似文献   

19.
罗兰·巴尔特写作理论述评吴春浩法国当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与批评家,罗兰·巴尔特(RolandBarthes,1915—1980)既完成了西方文艺思潮中存在主义向结构主义的过渡,也开拓了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转化的道路。他撰写了大量文艺理论著作和文学随笔,其...  相似文献   

20.
、,夕、、声1 tz11 .1“经济”是“文学的品格”吗 —对曹路先生《文学的经济品格》的学术批评汉英词典通病病历卡古代书论今注披言对大学文艺学的批评能这样吗 —就《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与陶东风教授商榷自然主义文学在日本的产生及其本土化 —兼与米洋先生商榷《兰亭序》文理辩正 —与施蛰存先生商榷郑惠生(1:陈忠诚(1:刘启林(1:郑惠生(3:胡连成(6:32)刘启林(6:40)对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应解决的问题当议············,·········,··················一孙洪冲,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