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马克思不曾留下一本系统的美学专著,他的美学思想往往是以片断的形式——就象我们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里所看到的那样——散见于那些卷帙浩瀚的非美学的著述之中。这使人们在探讨他的美学思想时,首先面临着一个如何确定研究范围的问题。某些同志认为,既然现在所要讨论的是马克思的美学理论,因此我们也只需着眼于那些直接有关美学的片断就够了。超出了这个范围,就有穿凿附会、捕风捉影之嫌。但是他们忘记了,正因为马克思是在非美学的著述中,论及到了美学问题,因此他的那些看起来似乎与美学无关的论述,在实际上却往往是他美学见解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评朱光潜关于美学对象的论述阎国忠(一)在我国,美学对象问题是50年代之后才提出来的。朱光潜于1960年写了一篇《美学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美学?》,算是对这一问题的正式回答。这篇文章,先是介绍了苏联美学界的各种观点,接着引用并分析了马克思在1857年至1...  相似文献   

3.
自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在本世纪20年代被发现,30年代刊布于世后,其中关于“美的规律”的论断,一直是马克思美学文艺学思想研究者关注和争论的热点.这是必然的.因为这一论断,在马克思美学思想中居核心地位.正确理解它,不仅有助于对马克思美学思想的把握,也有助于对审美本质问题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青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以异化劳动为基础论述了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在对这一理论如何评价的问题上,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有一种观点认为,青年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是完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它已经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完全划清了界限。有人甚至认为异化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他们说,《手稿》中由于提出了劳动范畴,就完全超出了抽象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从而达到了历史唯物论。有的人认为  相似文献   

5.
关于马克思美学方法的逻辑起点这个根本问题,我国美学界有一些不同看法。笔者提出“自然”是其逻辑起点,根据的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考察“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时提出的“出发点当然是自然规定性,主观性和客观性。部落,种族等”这一思路。在这一思路中,他显然把“生产”这个极重要范畴也置于“自然”范畴的  相似文献   

6.
《讲话》是一部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并独具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论著,它根据解放了的新时代的人民大众对文艺的要求,提出了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中心课题,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文艺为人民”这一“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讲话》就普及与提高、文艺与生活、政治与艺术、歌颂与暴露、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批判与继承、艺术家与群众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矛盾范畴进行了辩证分析,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因此,从理论上讲,《讲话》是对于马克思早期《手稿》中所包含的以唯物实践观为基础的美学思想的重大发展;而半个世纪的实践证明,《讲话》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和培养几代革命文艺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7.
陆晓光 《社会科学》2013,(4):161-177
庖丁解牛活动符合《资本论》"劳动"范畴之义;庖丁解牛生涯的追求印证并超出了马克思关于手工业劳动具有"半艺术性"的评断;庖丁解牛劳动饱满的艺术性内涵鲜明折射出马克思"劳动异化"说的美学关怀。《资本论》批判劳动"异化"的同时也注意到其"转化"的另一面,后者集中表现于凝聚了科技新知的现代工艺学。庖丁作为传统手工业劳动的典范,其手工艺在"受到工业革命的侵袭"之际,也可能转化进入现代工艺学新天地。《资本论》"劳动"观聚焦于体力劳动,而与《资本论》本身创造性的脑力工作相歧异,由此提出以脑力工作为对象的"工作美学"(working aesthetics)论题。庖丁解牛作为比喻艺术法则的寓言,《资本论》作为创造性脑力工作的结晶,两者的互文比较有助于开拓"工作美学"新论域。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天津美学学会和南开大学于1982年9月在天津召开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美学问题学术讨论会。现将这次会议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手稿》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还是人本主义的? 这个问题实质上是确定《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一种意见认为,1844年,马克思在哲学上已经由黑格尔转向了费尔巴哈,并且酝酿准备着新的变化。总的来讲,马克思开拓了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内含马克思主义的多种理论构成,尤其是其中的建立于新的人本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学思想,更具现代美学理论的实践开放性。王向峰的《〈手稿〉的美学解读》一书从美学的角度切入《手稿》,对于劳动与美的创造、艺术生产、美的规律、人化的自然界、人的对象化、对艺术的感受等,都进行了深入阐发。《解读》把马克思的美学思想纳入到《手稿》的体系中来加以学理阐发,在中外传统文艺及当下的社会语境和文艺语境中予以实践性展开,提供了由进入《解读》进而进入《手稿》美学体系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张一兵 《学术月刊》2022,(6):5-9+26
张一兵认为,《布鲁塞尔笔记》和《曼彻斯特笔记》是马克思第二次系统研究经济学的重要笔记,也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之前夜的经济学思想实验。理解这一文本群的写作过程和理论内涵,对于认识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福公通过对《布鲁塞尔笔记》的研究,提出机器大工业所彰显的生产方式历史性变革构成了马克思从哲学人本学话语转向从客观现实出发的物质生产话语的内在动机之一。基于MEGA2对《布鲁塞尔笔记》的深入文本解读,将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思想渊源与生成逻辑。孔伟宇认为,《布鲁塞尔笔记》是马克思生产话语出场的重要“案发现场”:一是宣布了马克思劳动话语的退场与生产话语的转换;二是促使马克思认识到物质生产作为基础和前提的重要作用;三是构建了马克思广义历史唯物主义从关系性生产透视社会历史整体发展的方法论基础。吴婷认为,在《曼彻斯特笔记》中,马克思继续关注了资产阶级的物质生产过程,并认识到现代工业体系下的物质生产不仅创造了人与自然一种新的历史性关系,同时也使人的社会关系及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这种从现实出发的“生产话语”终结了此前的人本主义价值批判逻辑,成为把握马克思新世界观来源的重...  相似文献   

11.
对象性理论与美学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学史上美的本质问题困扰了许多学者,马克思完全打破了传统美学的研究思路,他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感性的、对象性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因而在马克思哲学中,对象性理论具有显著的位置。本文着重阐明马克思这一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及其对马克思美学的重要影响和意义。一费尔巴哈哲学对《巴黎手稿》有很大影响,就对象性理论而言,费尔巴哈哲学为马克思哲学的对象性理论提供了一些基础性的观点。费尔巴哈在其著作《基督教的本质》导论第一章概论人的本质中,通过对人与动物的比较,把人看作是自然界的特殊的、有意识的存在物,人意识到…  相似文献   

12.
<正>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不仅明确地指出社会生产包括了精神生产,而且明确地指出精神生产就是“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它“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语言中”。其后,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中,把自然科学及其应用方面,也归在精神生产这一领域之内。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精神生产问题有过不少论述,这就给我们研究精神生产问题指出了原则性的东西。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写出有关精神生产方面的专著,更没有专门为我们社会主义精神生产问题留下对号入座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精神生产的一般原则,在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关于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出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朱光潜先生说:“对美学和文艺创造的意义特别重大”。我国美学界一般也都持这一音法。但具体说来,它的意义究竟在哪里?见解就很不相同了。 我认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核心观点。这一观点是马克思在《手稿》的第一手稿中“异化劳动”这一节里提出来的,因此有必要先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把钻石的审美功用直接称为使用价值,把审美价值看作是使用价值的一种分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6页。下版本同)。马克思对美学问题没做过专门的研究,但他的这句断语却很有些分量。 历时两千余年的美学研究史一直传袭着“美用相关质不同”的信条,这一信条也为现当代的中国美学所接受。人们虽越来越深地陷入了对美与用之间统一关系的思索,但要象马克思那样把审美价值毫不含糊地称为使用价值,仍旧感到困难。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美学界才对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从不提及。  相似文献   

15.
1984年我国美学研究工作出现的新局面,不仅表现在研究成果在数量上超过了以往,而且在主攻方向转移的趋向性以及新课题的开辟等动向方面,都显示出我国的美学研究正在向新的广度和深度进发。 一、新局面的基本特点 王世德在《对几个流行的“美的定义”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在这几年的研讨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有些同志认为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可以找到美的定义,有人乾脆写成“马克思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类似的提法还有“马克思认为”,“马克思表明”等等。“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个提法在很多文章中出现了,成了相当流行的观点……特别是有些不专门从事美学工作却又十分关心美学的同志……经常引述这个定义,似乎这可以作为定论而加以运用了。其实几年来有些同志已经指出这个定义不是马克思的原意,也并不符合《手稿》的实际,但这派异议并没有引起美学界的重视。 在1984年里,《手稿》作为一个理论禁区被打破了,于是从《手稿》“引出”美的定义的探讨便  相似文献   

16.
<正> 我们在《东岳论丛》1983年第2期发表的《马克思怎样看待劳动生产率》一文,对某些流行已久的传统见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们诚挚地欢迎杨蕙馨同志提出的商榷,并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参予这一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际的重要问题的讨论.现对杨蕙馨同志提出的《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率不能比较吗?》一文提出的问题,作以下四点答复.一、不同生产部门之间不能比较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这是马克思多次强调说明过的一个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7.
在某种哲学的体系中形成自己的美学思想,对文艺问题进行某种哲学的讨论,这并不是到马克思才有的。这样一种具有哲学高度的美学思想,在古希腊时期就早已出现了,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马克思美学思想同这些美学思想的区别,不在于有无哲学高度,而主要在于各自哲学基础的不同。那么,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在五、六十年代我国美学讨论中主要提出了两种意见:一是蔡仪同志提出的认识论(反映论)说;另一种是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大学《经济科学》1985年第5期刊载了熊映梧同志《在社会实践中检验、修正和发展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一文(以下简称《该文》)。《该文》认为马克思“否认加工工业中地租的存在”,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说明绝对地租是“画蛇添足”,把“地租排除于生产价格之外”,这不仅说明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不完善的”,而且生产价格理论也是“不完善的”,并提出要用“完全的”生产  相似文献   

19.
我们研究马克思在巴黎写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美学思想的时候,自然就要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美学的关系问题,特别是我们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美学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在整个美学领域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现在我们主要就马克思在《手稿》中如何以哲学作指导研究美学思想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请学术界的同好斧正。  相似文献   

20.
学习马克思的“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57年八、九月间,马克思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一文,这是一篇他计划中的“总导言”的草稿。在这篇遗稿的第三节专门论述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马克思论述的虽然是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但实际上远远超出了政治经济学的范围,它对任何科学(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都有指导意义。因此,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在《导言》中提出的方法,对于科学工作者是十分重要的。过去,国内学术界曾经对马克思提出的科学方法展开过讨论,但是理解很不一致。这里,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