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山水画与油画风景两大绘画的形成,归根于他们各自哲学与美学理念的不同,两者存在鲜明的差异性.中国人信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中国绘画注重重心略物,注重表达画家的主观精神和理想,在绘画中追求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西方绘画遵循天人相胜的哲学观,偏重描绘客观对象的外在形态,采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方法塑造物体,追求真实再现客观物象的理念.通过相互比较研究,有助于艺术家和鉴赏者运用不同的艺术观念和方法,创造和鉴赏不同民族的绘幽艺术,获得各不相同的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2.
一科学哲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科学哲学是同宗教哲学、法哲学、道德哲学、艺术哲学等并列的。它以科学为对象,对科学进行哲学的考察研究,是哲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因此,不同的哲学立场,有不同的科学哲学。事实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科学哲学,如西方各种不同的科学哲学学派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不同的科学哲学有着共同的一般性质,即根本性和全体性,这是科学哲学区别于任何一门具体的自然科学部门的特点,它表明科学哲学的学科性质是哲学。它是哲学学科中关于科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逻辑的分支。广义的科学哲学还包括科学社会学。科学在某些原理和前提的基础上积累知识不断  相似文献   

3.
哲学是科学吗--兼论哲学是什么和什么是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不是科学,把哲学科学化或实证化、实用化实际上是用科学来消解哲学,而哲学作为人类自觉的理性是不可能"终结"的.哲学是介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东西,是人类追问意义世界的思想,是在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内心信念或信仰,是真正的精神支柱.科学不可能取代哲学正如哲学不可能取代科学一样.哲学和科学都是人类理性的艳丽花朵.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认为,"人生在世"("人在世界中的存在") 不仅意味着人对于一个一个的个别具体事物发生关系,而且意味着人对于整个世界的把握、态度和立场.前者是具体科学的问题,换言之,具体科学以追求知识作为自己的任务;后者是哲学或形而上学的问题,换言之,哲学或形而上学以把握整体作为自己探索的目标.海德格尔认为,科学知识与哲学、形而上学两者处于完全不同的领域,后者在等级上高于前者.海德格尔这种关于具体知识的追求与世界整体的探索的区分,如果借用中国哲学的术语来说,前者就可以叫做"为学",后者就可以叫做"为道".中国哲学史上最早明确作这种区分并认为后者高于前者的是《老子》,所  相似文献   

5.
对人类艺术创造活动的解释可以考虑两个基点:一是艺术创造活动的材料和技术层面,一是艺术创造活动的心理和精神层面。从材料和技术层面上看,艺术创造活动同人类的一切技术性活动(包括作为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前提的生产劳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它本身即是一种实践活动(建筑、雕塑、绘画等造型艺术明显的物质特点即是明证)。从心理和精神层面上看,艺术创造活动的根本追求是非技术甚至反技术的,它既不是一种简单的造物或制造物品的活动,也同一切造物活动不同。它本质上更接近哲学、宗教这一类形而上的精神活动。艺术与宗教之间一直…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突破科学世界藩篱,构建制度世界的必经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始之态、科学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之状、制度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之势.当前,科学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占据了主要地位,侵蚀生活世界本应有的发展空间,出现忽视教学对象的主体性、怠慢教学内容的情感性、依赖教学载体的技术性、追求教学评价的数据化等问题.未来,需发挥教学对象的主体性、加添教学内容的情感性、融入教学过程的人文性、丰富教学评价的过程性,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瑟帕玛的环境美学思想建立在美的哲学和艺术哲学的基础上,艺术是他建构环境美学体系的主要参考对象.批评哲学的中心任务是对主要的批评活动--描述、阐释和评价--进行理论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科学和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来看,科学与艺术同渊源于实践,同植根于人脑,同来自人脑对实践的反映以及对反映的加工;从科学和艺术追求真理的普遍性和揭示真理的创造力来看,两者都探究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性,都追求对世界进行精确而细致的观察和创新性的描述.总之,科学和艺术是人类对世界本体描述的两个不同,但平行、互补的方面,它们的终极目标都指向真、善、美.因此,为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应重视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艺术社会学     
艺术社会学是一门专门社会学理论,它研究社会关系,社会与艺术活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研究艺术在具体历史环境中所发挥的作用。艺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的社会职能,艺术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联系。艺术社会学是在其他科学——哲学、美学、艺术科学、社会心理学的直接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哲学诠释学将海德格尔的世界发展为传统,将人类活动分为以使用为目的和不以使用为目的两种,艺术活动是不以使用为目的的人类活动。艺术经验是艺术的本质,是真理和传统变化的根本动力。艺术作品的力量,构成了哲学诠释学艺术经验理论的难点,语言与诗在本质上的含混性,使得艺术经验理论在艺术创作问题上陷入了神秘性沼泽。对开端处和形而上学的迷信,也构成了哲学诠释学艺术经验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三次物理学革命之一的量子力学在诸多方面对经典科学世界图景进行了变革。量子力学突破了经典科学的机械决定论,使之转化为非机械决定论;使得科学认识方法由还原论转化为整体论;使得科学思维方式由追求简单性到探索复杂性;确立了科学活动中主客体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双性同体"是人类文化的产物,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伴随人类追求性别意识真理性和理想人格模式的过程,"双性同体"的蕴涵也不断发展变化,并在现代回归中成为诸多学者重视和探讨的对象,除涉及哲学、宗教学、民俗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不同领域,也广泛存在于文学创作之中.本文仅列举2000年以前中外部分有关成果,为目前的研究状况勾勒一个简单的轮廓,为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3.
一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美学也不例外. 但是,自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关于美学研究的对象便一直存在着争论.从历史上看,鲍姆加敦把美学界定为研究感觉和情感的科学,黑格尔则把美学的研究局限于艺术范围,主张以艺术美为研究对象,因此,他把美学界定为“艺术哲学”或“美的艺术哲学.”这种争论相沿至今. 仅以苏联和我国为例. 1940年以前,苏联美学家大都认为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是研究美感、审美趣味、人的  相似文献   

14.
哲学对象是世界的形而上存在,哲学史就是哲学追求自己对象的历史,它分别经历了物质、上帝、灵魂、存在、绝对理念等阶段,任何阶段都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哲学的对象,但是,任何阶段都无法诞生哲学的真正对象。逻辑作为客观世界规律的主观存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世界的形而上存在,因而成为哲学的对象。但是,逻辑仅仅是世界本质的部分体现,不能混同于世界本质,更不是世界本身,因而不能成为哲学的最终对象。也就是说,逻辑是哲学的对象,但哲学的对象不是逻辑。  相似文献   

15.
哲学的"发展"在本质上不同于具体科学及科学同类的精神成果.哲学是人类自我意识觉醒的结果,这觉醒或觉悟虽然在时间上有早有晚,但并没有实质上的递进关系;哲学是"思想的思想",是主体自我反思的精神状态,反映在哲学的对象上,表现为"理念的世界"或"可能的世界",而不是科学所面对的"事实的世界",这决定了哲学体系之间没有科学意义上的可比性;哲学的思维方式及哲学的对象,决定了哲学没有科学意义的"真伪"、"是非"之别,不同的哲学智慧都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财富.  相似文献   

16.
任何哲学观,不论新的还是旧的,都有关于哲学知识特点的一定概念作为自己的前提;这些特点一方面使哲学知识有别于科学、艺术、宗教和人的其他精神活动,另一方面又使哲学知识与它们结合在一起。 首先,哲学知识的特点包含其概念的极端普遍性,这对于哲学本身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哲学研究方法是“立足于永恒性”的方法,立足于追求无限性的直觉的方法。这使哲学  相似文献   

17.
尚伟在《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撰文指出,对科学和哲学关系的研究是当代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旨在揭示科学与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相谐性规律及其表现。一、科学与哲学在发生学意义上的同源性与同流性。古希腊哲学史表明,西方哲学与科学共同脱胎于古代神话这一母体,因而是同源的。哲学与科学在其早期发展中都以外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为认识对象,都以概念为最基本的认识工具,都以系统的理论形式来表达,因而又表现出同流性的特征。二、科学的分化与近代机械论主导下的科学和哲学。15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开始从哲学和神学中分化…  相似文献   

18.
目前,翻译理论研究及翻译理论本身在本体论前提方面的思想理论储备严重不足,突出地表现为在研究对象本体论方面的局限,导致了翻译理论本体论以及整个翻译理论建构上的局限。"艺术的"、"科学的"、"科学+艺术的"都不是翻译活动以及翻译理论研究的对象主体或对象主体全部。将翻译活动简单地定性为"科学"、"艺术"、"科学+艺术"都是错误的,"翻译学是艺术论"、"翻译学是科学论与艺术论的统一"也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简单性一直是哲学和科学中争论不断的问题,本文认为这种争论的根源在于本体论的简单性观念与科学理论的简单性思想的混淆,又导致了人们将科学美理解为自然现象之美的反映或者是理论简单性的属性。本文着重阐述了科学中简单性的内涵及其与真、美之间的关系,认为简单性的作用在于使理论本身具备“能动的”特征,体现科学的“善”。简单之美乃是基于理论的精确和完备,理论和数学形式的简单只是作为反映这种关系的承载物而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这与传统美学的形式美具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近代哲学立足于既成论的思维方式,将终极性的实体作为哲学追求的对象,通过思辨理性建构起了包罗万象的形而上学体系,从根本上遮蔽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马克思立足于生成论的哲学思维方式,确立了生成性的“实践”本体论地位,使哲学对象由“既成”转变为“生成”,最终使哲学回归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立足于生成论的哲学思维方式,能深刻把握马克思哲学本体论革命的伟大意义,避免任何理论上的退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