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哦,来到我的怀抱……如今上天把你还给我》是专门为女高音而创作的。本文通过对莫扎特音乐会咏叹调的创作概况和来源进行总结,通过分析它的歌词、曲式结构,结合它的演唱分析和对歌唱训练的作用,对其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以期对声乐学习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若斯坎·德·普雷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其在作品中将音乐绘词法这一作曲方式进一步发展,对后人的音乐,乃至巴洛克时代的音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试从多角度考察音乐绘词法,并对文艺复兴中期颇具影响力的法国作曲家若斯坎·德·普雷的声乐作品进行探究,从音乐中描绘性的旋律特点来看其词曲关系的融合,突出其比同时代作曲家所展现出的对于歌词情感内涵创作的特点与贡献。  相似文献   

3.
亨德尔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大师,他的清唱剧代表作《弥赛亚》中的歌曲《欢呼吧,耶路撒冷的人民》是一首女高音咏叹调,通过对其曲式、演唱技巧、演唱风格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它对于女高音歌唱者的训练价值,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巴洛克时期亨德尔作品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4.
佩尔格莱西是巴洛克末期的声乐大师,他的声乐作品极具巴洛克风格的代表性,本文着意发掘佩氏的历史闪光点,通过大师的几部作品,分析的声乐作品的艺术特点,使人们了解佩氏的音乐,并通过他的音乐管窥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艺术.  相似文献   

5.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根据冼星海同名大型声乐作品改编而成的.作品有强烈的民族性、鲜明的标题性,创作手法独特,这些使其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部作品的旋律创作、民族调式和声的运用、配器手法的创新、曲式手法的灵活都对民族交响乐的创作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对其作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巴赫的创作是巴洛克时期音乐成就的巅峰,而《b小调弥撒》曲又是巴赫音乐创作的经典代表。这部巴赫最重要的声乐作品最集中地体现了这位伟大的作曲家无与伦比的作曲技巧和庄严崇高的艺术思想。该曲完美地实践了巴赫的"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的声音"这一创作宗旨,是那个时代德意志精神的表述,也是巴赫宗教信仰的一次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7.
试析浪漫乐派的标题音乐刘秀荣标题音乐,是指根据一定主题构思并用标题暗示中心内容的器乐曲。在浪漫乐派以前的器乐作品中,我们偶然也会看到标题性的作品。最早出现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约翰·孟蒂的《幻想曲》,威廉·别特的《战歌》;后来出现的有:巴洛克时期维瓦尔第...  相似文献   

8.
钢琴音乐在300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等几个比较重要的发展阶段。古典主义时期钢琴作品具有乐观、明朗、流畅、优美的风格特征,具有简洁的和声、严谨的曲式结构,套曲中手变化丰富、对比鲜明、层次清楚、手法多样等创作技巧。本文主要通过古典主义时期的三位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来研究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  相似文献   

9.
咏叹调是歌剧音乐中优美动人、最具有音乐魅力的声乐体裁,它是歌剧唱段的核心,它的存在能使全剧华彩盎然、气韵生动。进入咏叹调的学习标志着演唱者或声乐教学对象在音乐修养方面已经基本符合了大型作品的演唱要求,声乐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但是,要想较完善的唱好咏叹调,仅仅从声音上要求是不够的。在普契尼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和教学中,应该让歌唱者了解到普契尼女高音咏叹调的歌剧剧情、唱段背景、旋律特征,更好的把握歌曲演唱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一首好的声乐作品,除了要有优美的旋律和歌词,还需要歌唱者与钢琴伴奏者的互相配合,共同演绎。对此,作为伴奏者,既要深入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及其伴奏的作用,力求与歌唱者完美结合,准确地塑造音乐形象,同时也要从练习、实践等方面,注重声乐伴奏过程的合作艺术和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1.
著名的女高音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是意大利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的四幕歌剧《波西米亚人》中的著名唱段。作曲家普契尼运用简单朴实的乐句和平稳流畅的旋律,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纯真少女初涉爱情时,由羞涩—犹豫—向往—打开心扉的心理变化。论文通过对咏叹调的曲式、主题、和声、配器、演唱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作曲家对咪咪这一角色的演绎。  相似文献   

12.
歌曲是音乐体裁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亦指有、无件奏的声乐作品。所有歌曲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歌词与音乐高度完美的结合。并以其有声的表达方式一同随着时间的延续得以展现,歌曲创作是一种融思想性、艺术性、音乐性、文学性为一体的创造性劳动,故歌曲创作应从歌词的挑选与风格的把握;如何设计词曲结合后的曲式结构;对同一首歌词的不同整体构思;和声的纵向思考;歌曲伴奏的织体设计五方面来“整体构思与布局”。  相似文献   

13.
声乐学习与演唱的困难之处在于声乐技术的抽象性,因此,想象心理在歌曲演唱中的运用与建构对于从事声乐职业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演唱中,歌唱者从歌词入手,积极发挥个人的联想和想象把所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转化为具体的表象,做到对乐曲情绪情感的理解和把握。对歌曲创作背景的了解,根据旋律、歌词所表现的情感信息加以构思和想象,通过创作性想象的体验和自己内心的主观情绪体验结合歌词旋律来表现艺术。声乐教学中,师生双方应积极建构想象心理,把无意识想象引到有意识想象上来,使声乐技巧和歌曲演喝能形成“动力定型”。  相似文献   

14.
对于巴洛克时期的键盘乐组曲巴赫的作品是广为人知的,相比之下法国洛可可风格的键盘乐组曲则较少受到关注。本文从创作手法、作品结构、创作题材等方面分析了德国与法国组曲的不同特点,使洛可可风格的键盘乐组曲的教学价值能更清晰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中国声乐作品创作有各种形式,有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东西。我们总结经验,并通过分析、研究和学习80年代中国声乐作品创作的原理和技法,将能更好地解决声乐教学中的咬字、吐词、行腔、情趣、声音装饰、民族歌调的韵味等问题,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专业需要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从80年代中国声乐作品题材发展的特点、旋律类型与风格、音乐创作中的新探索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中国声乐作品创作有各种形式,有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东西。我们总结经验,并通过分析、研究和学习80年代中国声乐作品创作的原理和技法,将能更好地解决声乐教学中的咬字、吐词、行腔、情趣、声音装饰、民族歌调的韵味等问题,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专业需要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从80年代中国声乐作品题材发展的特点、旋律类型与风格、音乐创作中的新探索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歌剧的诞生与声乐器乐等姊妹艺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巴洛克时期音乐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巴洛克时期,歌剧首先在意大利产生后,并逐渐影响至法国、英国。本文着重介绍在巴洛克时期,歌剧在这些国家的发展概况及风格、流派。  相似文献   

18.
肖邦一生写有24首《前奏曲》,其中Op28之17是在这24首前奏曲中唯一的一首运用回旋曲式进行写作的作品。从和声、曲式、旋律特点等方面对该作品作音乐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肖邦的创作思想及其作曲技法。  相似文献   

19.
曲式是指音乐作品的合乎一定逻辑的结构。乐曲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段落,根据段落形成的规律性,寻找出具有共性的格式框架。对于"结构"这一概念,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个方面来阐释:一方面是指音乐的空间结构,即我们常说的音乐的"织体";另一方面则是时间结构,我们常称为"曲式"。永儒布《交响乐作品六首》的曲式结构具有不拘一格的创作特点,他认为:"作品的曲式不应该受到各种框架的局限,这样不利于作品的整体表现,作品的创作应该符合作品内容的需要,提前将其做了框架约束就达不到完整表现音乐的目的。当然,这也不是说在创作中就不遵循规律了,而是在遵循结构规律的同时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自由地发挥,将作品内容在相应的结构中展现得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20.
以歌剧《卡门》中唐.荷塞的咏叹调"花之歌"为中心,通过将其放置在唐.荷塞这个歌剧人物的戏剧性格整体情境发展背景中来探讨其音乐特征和演唱风格,希望通过讨论为声乐演唱者深入理解作品,进而正确演唱这首咏叹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