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翠波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4):60+73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而产生的。它反抗父权制与性别歧视,以女性主义的翻译"忠实观"对文本进行再创造,以"妇弄"翻译语篇的形式反映女性争取政治权利的决心。 相似文献
2.
杨司桂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1):52-56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近10年来后现代翻译理论的热点之一。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传播到中国后,译界学者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研究;同时,也提出了不少质疑。本文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及其所遇到的种种诘难进行了阐释,并初步探讨了如何更好地促进该理论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3.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耿强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3):8-13
西方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的结合在上世纪 70年代开始便给传统翻译理论和实践观念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产生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然而与国内文艺理论界对女性主义理论的广泛介绍和深入研究相比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介绍明显滞后 ,与当前国内深入讨论的后殖民翻译研究的情形也无法相提并论 ,实质性的深入研究更是罕见。尝试对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进行全面地介绍 ,以便能引起国内译学界的重视 ,促进这一方面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李绪微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4):86-87
西方女性主义译者通过增补、批注、劫持等"重写"方式,试图通过翻译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对翻译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以及特征。中国女性译者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译者,但表现出无意识的创造性叛逆。 相似文献
5.
早期,女性参与社会文化生活的惟一渠道是翻译。作为抵制父权制度的有力武器,女性主义与翻译产生了必然的结合。女性主义译者通过要求平等、对原文的重写和对忠实的重新定义,为翻译研究中的译者主体性带来了全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6.
性别差异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石。该理论认为性别差异贯穿于传统翻译的整个过程,主要体现在“翻译的性别”和“性别中的翻译”两个方面。翻译的性别被定义为女性,为女性进行翻译研究提供了隐喻性的思维框架;而性别中的翻译主要关于两性译者对于译文不同的贡献,尤其是“双性同体”翻译思想的提出可以纠正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过激之处。 相似文献
7.
那丽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3):152-153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对传统翻译理论的批判,也是对翻译理论的完善。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还存在问题。一方面,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达到提升女性社会身份的最终目的,有时候会不顾事实,过于夸大和强调译者的作用;另一方面,女性翻译理论忽视了与读者的互动,对译文接受者未给予足够重视。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德国功能派... 相似文献
8.
陈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8(1):150-152
女性主义一词是跟女权主义、妇女解放运动紧密相连的。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女性主义相结合形成了令人瞩目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这种理论使人们注意到跨文化交际中译者身份、性别、政治立场等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对翻译研究具有多重启发意义。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能否被更多的人接受尚需时间的验证。 相似文献
9.
宋占春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1):168-170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用女性的主体意识重新审视社会文化,女性作为译者主体延续了译文的生命,并通过创造性的叛逆给译文注入了女性性别意识。但女性性别意识的过于强调、译者主体性发挥的过激化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邓璐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124-128
通过对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所用的翻译策略以及翻译理论实质的分析,批评了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女性为实现政治目的对翻译的利用。女性主义者认为翻译和女性的境遇一致,而将翻译和女性主义联系起来,采用增补、劫持以及添加前言和脚注的翻译策略以及发明女性语言文字的方式反抗男性话语,妄图彰显和提高女性地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消解了逻各斯中心主义,颠覆了忠实对等。其对语言的文字改革,也将使语言陷入混乱。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为实现政治目的而越位的翻译表征。 相似文献
11.
12.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译者主体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兵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6):67-69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颠覆了传统的翻译观,极力彰显译者的主体性,它强调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从而从理论上提高了译者的地位.在实践中,女性主义译者通过对原作的操纵,从而使译者显形.但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过于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导致了对读者的忽视. 相似文献
13.
“不忠的美人”——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传统译论的颠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主义由关注语言转向关注翻译,形成并发展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从二个方面对传统译论进行了颠覆:一是颠覆了传统译论关于原文与译文是主仆关系的观点;二是颠覆了传统译论关于译文要忠实原文的观点。这一理论否定单纯的语言翻译,在承认个人兴趣的同时也强调男女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姜杨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83-184
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显现,女性主义译者利用翻译与译者本身之间固有的联系,凭借翻译宗教文本的时机积极参加社会文化活动拓展文化领域而发展起来。这种变化推动了翻译研究文化方向的转变,并且在翻译理论研究中实现了女性主义译者的言论权。 相似文献
15.
董海琳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
女性主义立场论力图消灭包括性别压迫在内的一切压迫和等级制度,建构一种真正解放的知识论.女性主义翻译家认为,女性生理和女性经验决定了她们特有的与男性不同的观察视角、思维方式以及写作风格,也就是说,女性作品具有明显的女性意识.众多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者特别是女性研究者都在努力地摆脱圣经中那根"多余的肋骨"的阴影. 相似文献
16.
通过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翻译哲学、翻译方法、翻译目的等方面来讨论翻译理论的基本问题,可以发现,女性主义的翻译理论虽“过于情绪化、宗派化、观念化”,但它的确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许多传统翻译观念的合理性,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姬琨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6):34-38
劳伦斯.韦努蒂的阻抗式翻译策略,要求译者审视其特定的目标语言文化,动态地选择相应的边缘性源语文本和翻译手法。其目的在于重建目标语言文化中的典律,改变目标语言文化中的文化价值等级体系。基于韦努蒂阻抗式翻译策略的评价,本文主要从意识形态干预的视角,探讨应用该策略操纵翻译过程,以服务于女性主义意识形态,抵制父权价值的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功能翻译理论在女性主义翻译批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梅霞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3):171-175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存在的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达到提升女性社会身份的最终目的,过于夸大和强调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作用,忽视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也必须遵循适度原则;另一方面,忽视了翻译活动是原作者、译者和读者的互动,对译文接受者未给予足够重视。这两方面问题严重阻碍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健康发展。在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目的论以及“忠诚”原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女性主义翻译应当遵循顺应差异性的翻译策略,在明确翻译目的的同时,根据译文接受者的文化意识进行翻译。此外,译者在翻译时应当尽可能洞察原作者意图,并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在不违背原作者写作意图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张舍茹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5):70-73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吸收和借鉴了解构主义、读者反映、新历史主义等理论精髓,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把女性主义运动和女性翻译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而最终形成的.该理论旨在揭示翻译被女性化的过程,消除翻译研究与翻译实践中对女性的歧视;提出"性别译者"的概念,确立译者和作者同等,确立译者主体身份;改变女性弱势文化,争取女性从边缘话语向中心话语的转变,以逐步消除父权理论一言堂的权威,最终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20.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东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5):55-59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作为一个概念被译学界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即使如此,译学界还是对其起始时间至少存有三种表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或始于20世纪初,或始于二战后,或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此外,译学界对与之有关的“现代”和“当代”之间的关系也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要么把“现代”和“当代”等同起来看;要么绝口不提“当代”,只提“现代”;要么将“现代”和“当代”区别对待。因此,分析和厘定上述问题,并以此为据提出将“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视为一个动态概念的观点,即“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是指近十年来的西方翻译理论,无疑将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认知和了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