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所有制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制改革是指向传统体制核心部位的一场深刻革命。应跳出公私对立的思维定势,在生产力标准的基础上从目的和手段统一的角度去审视所有制,现阶段公有制是一种与较低生产力相适应的非完整、成熟意义上的公有制,它与私有制同时存在于一种生产力水平之上,因此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并没有一个完全排斥其他所有制而只保证公有制占主体的基础。所有制实现形式是由具体生产过程中资本的实际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的配置决定的,在一定的生产力阶段,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变化只能为这种所有制拓宽容纳生产力更大发展的空间,增强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所有制理论与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论述黎淼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深刻揭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这是对我国近二十年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国今后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这段论述,包含着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是又一次思想解放。为进一步改革、完善、发展公有制经济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说明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当前实践中迫切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一、探索所有制的实现形式,要敢于冲破旧的体制模式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前所采用的所有制模式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其中全民所有制的公有制形式是从…  相似文献   

4.
所有制问题的困扰,是制约改革深化的一大障碍,面对着资产流失、效率低下、人心涣散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国有企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这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在举步维艰之际,我们必须进一步冲破陈旧意识形态的羁绊,在所有制关系变革中坚定不移地把生产力标准贯彻到底。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摆脱困境,迎来光明。一、传统的全民所有制形式不能有效发展生产力的根源在于其内在矛盾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有其历史必然性,也符合唯物史观所指出的社会发展规律。因为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比,公有制能够容纳社会化的生产力,能够使社会经济更有效…  相似文献   

5.
论混合所有制形式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文标 《浙江学刊》2001,25(4):45-48
本文认为传统的将所有制仅仅分为公有与私有两种形式是不完整的,不能涵盖所有制关系的全部内容;从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内在质的规定性与外在形式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相分离的小农经济、个体手工业经济、股份制经济划入公有与私有制范畴是不确切的,它们应该被认为是一种混合所有制形式.而混合所有制形式应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形式,它有独立的阶级归宿与产权归宿,与私有制同时产生于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一、产权关系新解所谓产权关系主要是指人们对于资产(有形的和无形的)的所有关系和使用关系,同时也包含占有关系和支配关系。在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产权关系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所有制。所有制是对社会产权关系总体的一种抽象和概括。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产权关系形式决定着所有制的性质。产权关系是所有制的具体表现形式。在一种所有制下可以有不同形式的产权关系形式。如在私有制下,可以有国家对某些财产的所有和使用关系。而在公有制下也  相似文献   

7.
所有制性质与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问题,不能离开实现形式来抽象地谈所有制问题,在所有制实现形式上存在的问题,往往会归结为所有制性质本身的问题,应该更多地关注对所有制实现形式的研究。公司制度具有的资本社会化、独立的法人实体、所有权分散与控制权集中三大特征符合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与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微观制度。公司制度为公有制经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为私有制经济适应社会化生产提供了基本保障,为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在微观领域混合发展提供了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产关系的变动,主要必须注意所有制关系的变化。所有制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内并通过它而历史形成的占有生产资料、各种物质资料和劳务的具体形式。所有制首先分为私有制和公有制,这是所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根据这两种形式可以把当代世界、世界经济分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对立的体系。资本主义所有制在不断变化,从占有剩余价值的简单形式发展为复杂形式。所以,资本主义所有制按其成熟程度及其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可以分为各种类型和种类。  相似文献   

9.
公有制、社会所有制与社会所有制的当代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把生产资料公有制视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这一传统观念严重地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本文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论述与对一个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实践的分析,论述了以下观点:社会主义所有制并非一定要是公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是社会所有制;社会所有制也可以采取非公有制的形式;在当代,社会所有制的确当形式是股份制的社会所有制。  相似文献   

10.
所有制形式的历史考察与社会主义所有制本质的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研究所有制要结合现实社会生产力、分工和交往关系的发展程度,深入考察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判断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应以企业生产过程的实际状态为依据,而不能简单地由生产资料的归属或控股权的所有制性质决定.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性质是社会所有制,但迄今为止社会所有制还没有在人类历史上普遍出现过.社会所有制是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与个人所有的统一,即社会所有制必须保障个人的物质利益和经济权利.股份制在不改变资本终极所有权的同时,使资本愈来愈在法人层次上具有社会资本的性质,因此,是社会所有制的初级形式.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这就明确肯定了股份制可以作为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走出了认为股份制是资本主义“专利”的认识误区,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我们要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就应当大胆利用股份制这一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实行股份制,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决定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首要的、根本的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与以往一切社会制度的首要的、根本的区别,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处于这样的地位,它就必然成为社会经济体制的基础。经济体制是一定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其性质决定于它所体现的生产关系。由此说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选择以及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配置,对经济体制生机和活力的形成和发挥,关系极大。正因为如此,无论在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还是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时,都必须把所有制问题放在首要的地位。进一步改革所有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十三届七中全会的“建议”规定:“继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适当发展其他经济成分,形成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所有制结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关于“摆脱贫困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是以把生产力水平视作社会发展阶段的物质前提为出发点的,因而具有坚实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它一扫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传统体制下把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理想化的空想主义思潮,而这一点又是与经典作家的理论现实主义的思想方法一脉相承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实质是一种共同利益制;公有制的形式只能是责权利相结合的某种责任制;公有制的作用主要在于抵制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剥夺。所以,无论是所有制形式还是分配制形式都必然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股份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为起点,论证了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而细致地考察了股份制和公有制的兼容性。进而,作者论证了公有制经济中实行股份制的理论模式和非理论模式。同时,分析了股份制和个人所有制及股份制和国家所有制的关系、矛盾以及转化方式。最后,作者提出了产权人格化的命题,并认为股份制是实现公有产权人格化最鲜明的形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个独立的经济范畴,不能同生产关系的总和等同起来,但又不能仅仅归结为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要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加以把握。文章还对作为经济范畴的经营方式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一般条件,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主体、(?)所有制形式同时并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及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进行了探讨;并且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分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同经济体制改革、商品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说明研究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78年以后中国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对所有制的宪法修订 ,使市场经济体制得以落实 ,成为经济发展与成长的重要因素。通过渐进的改革开放政策 ,通过适时的宪法修订 ,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给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组织是指在一定的所有制体制下,由若干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和市场经济原则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市场、企业和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其性质是由一定社会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所决定的,并具体地表现为个体利益与总体利益的对立统一.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研究市场经济组织的性质及其表现,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组织的有机结合,并在建设与发展中正确处理好个体利益与总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任何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问题。正因如此,一些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把反对社会主义的矛头首先指向社会主义公有制。他们以种种借口,罗织罪名,反对公有制。公开发表“私有制宣言”,妄图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经济基础。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公有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私有化鼓吹者认为“公有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不适应”。借口生产力的变化,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主张用私有制取代公有制。这种观点既违背资本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个时期,理论界对国家所有制改革问题十分重视,讨论也很热烈,各种理论观点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图以国家所有制改革的方向为主线,以公有制双重主体所有的结构形式为出发点,探讨如何进一步建立起有利于增大国营企业活力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一、原有的全民所有制形式与商品经济的矛盾性马克思主义曾设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首先应在生产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发  相似文献   

20.
南共联盟机关刊物《社会主义》与斯普里特市马克思主义中心,1988年2月在该市组织了题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条件下的所有制形式”的圆桌讨论会。南斯拉夫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D.扎尔科维奇、T.尼科利奇、M.科拉奇等参加了讨论会。《社会主义》杂志1988年第4期刊登了部分与会者的论文和发言。现按问题综述如下: 公有制与危机社会主义国家自建立以来,曾进行过多次改革,其目的都是为了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