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恋东 《兰州学刊》2005,1(5):317-320
创作与翻译并重是现代文艺期刊的一大特点,对现代文艺期刊当中创作的梳理、研究、评价,早已是蔚为大观,而对其中的翻译状况的研究则可以说是存在欠缺.对现代文艺期刊当中专载译文的期刊介绍,有利于对整个现代文学期刊的研究.专载译文的现代文艺期刊和其他现代文艺期刊当中的翻译专号、外国文学专号是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文学的繁荣当然也包括翻译的繁荣,对现代文学的研究,对现代文艺期刊的研究,不应该缺少这方面的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文艺期刊中重要的杂志之一。创刊20余年来,《文讯》一直坚持保存文学史料,并试图建构文学的历史。在办刊的流脉中,潜在而清晰地表明了文学场域中各种要素的斗争:文学话语权的争夺,文学现代性的焦虑,文学典律的塑造以及文学集团间审美霸权的交锋。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1950年代建构一体化的文艺观念过程中,苏联文论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文艺报>又在其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文艺报>主要是在历次重大文艺论争中,通过译介苏联文论来引导国内文艺潮流的.<文艺报>的译介工作强化了现实主义的地位,为真实性原则找到了合法性依据,同时又深化了对典型问题的认识.但<文艺报>的译介也存在着缺点,主要是对苏联文艺思想缺乏应有的批判和反思,助长了对苏联文艺观的盲从倾向.  相似文献   

4.
《文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文艺期刊中重要的杂志之一。创刊20余年来,《文讯》一直坚持保存文学史料,并试图建构文学的历史。在办刊的流脉中,潜在而清晰地表明了文学场域中各种要素的斗争:文学话语权的争夺,文学现代性的焦虑,文学典律的塑造以及文学集团间审美霸权的交锋。  相似文献   

5.
<文艺湘军百家文库@文艺评论方阵>及先此出版的<当代湖南文艺评论家选集>丛书,集中汇聚了湖南文学批评50年的主要成果,展示了老中青三代批评家的探寻的风姿.其主要特点突出地表现在异彩纷呈的多样性、真诚鲜明的批评性、科学严谨的学术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解严"前后至今是当代台湾社会和政治剧烈转型的历史时期,也是当代台湾思想转折的年代.如何理解和描述当代台湾思想史的这一重大转折的脉络,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这一时期台湾地区文艺思潮发展十分复杂,"后殖民批评"、"本土论"和"左翼论述"三大理论思潮相互绞缠,各种"台湾论"竞相登场,相互角逐,交锋辩证.一系列的充满歧义的话语显示出理论的紧张与思想的焦虑.  相似文献   

7.
一个文艺期刊的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既是博览群书、勇于探索的"杂家",又是通晓编辑学和编辑理论的"专门家",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又有丰富知识的合格编辑。  相似文献   

8.
文艺期刊诞生于 1 9世纪末 ,为小说贡献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 ,它提供了的空前之多的刊载机会 ,极大地激发了作家的创作热情。文艺期刊确立的稿酬制度 ,使相当数量的文人走上了职业小说家的道路 ,同时 ,由于发行周期缩短 ,联系方式便利 ,作家与刊物的关系日益密切 ,并因办刊人员和刊物的特点 ,形成一个个创作群体。  相似文献   

9.
<文艺阵地>作为一个以理论批评为主体的文学期刊,在其出版的5年中先后组发了一大批重要的文艺理论批评文章,引领了中国20世纪40年代文艺理论批评的方向,在中国文坛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文艺阵地>的理论批评不仅捍卫与发扬了"五四"以来现实主义文学批评原则,而且扬弃与消解了战时"旧形式"、"公式主义"等浮泛的文学创作之风.由于特殊的时代社会环境,<文艺阵地>的理论批评也存在着难以避免的缺憾.  相似文献   

10.
文艺期刊作为文学的现代性物质载体,在文学介入公共领域、文坛的形成和发展、文学制度的确立、作家队伍的挖掘和凝聚等多个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复杂多变的现当代进程中,韩国的文艺期刊不仅表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其流变更是折射出韩国文学乃至整个社会力量在历史进程中的空间位移。依据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可从政治场、文学场、经济场等多个场域相互交错与博弈的历史空间中,探索韩国的文艺期刊自身的立足点、发展轨迹及其本土特征。  相似文献   

11.
台湾西化文学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年代中期,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介入,使台湾文坛的传统观念受列猛烈冲击,与之相适应的传统文学形式和表现手法也面临新的挑战.对于这个时期的台湾文学的估价,台湾海峡两岸不少论者认为,战后台湾社会从从半封建半殖民地发展为资本主义,至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其经济已经全面资本主义化,植根于工商经济土壤、在欧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影响下兴起的台湾当代文学,也已"全盘西化"了.  相似文献   

12.
笔者觅见之早年菲华文艺期刊,虽然数量不多,却颇具代表性,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料价值.它们包括四种不同的刊物,其中三种为创刊号,出版时间分别为1932、1934、1936和1937年;它们既有文艺刊物,也有文艺份量不同的综合性刊物以及纯政治宣传刊物.从中可窥见当时菲华文艺期刊乃至菲华文坛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抗战时期,曾经出现一个多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并形成一定规模和声势的民族文艺运动。官方试图将其引导到文化统制的轨道上去,但由于众多自由文人和进步文人的参与,这一运动已在民族主义的基础之上。具备了民主主义、启蒙主义、国际主义等新的质素,没有重蹈30年代初期的“民族主义文艺”和30年代中期的“民族文艺”的覆辙,官方的图谋因此落空。  相似文献   

14.
台湾作家在不同时期提出的“乡土文学”具有不同的涵义,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民族意识.在台湾,乡土文学观念的分歧,不仅是文学观的差异,而且是政治态度和文化观念的不同.考察乡土文学观念的演变对于正确地理解台湾乡土文学论争、乡土文学创作和从事乡土文学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台湾的乡土文学研究,实际上包括两个内涵:一是台湾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即所谓“本土文学研究”,另一是台湾古典文学研究。两者在学术内涵和政治取向皆有明显的不同并产生激烈的论争。近年来,台湾乡土文学研究这一传统的学术概念逐渐为“台湾本土文学研究”这一带有政治倾向的术语所取代,致使海外不了解内情者产生诸多误解。本文即针对这种现状,对台湾乡土文学的内涵、若干特征和演进历程作出归纳和寻绎,对演进过程中产生的论争及其趋向也作一些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16.
"文艺大众化"问题,走过了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历程.在启蒙时代(现代),文艺大众化是少数知识精英"化大众"的口号,体现的是精英阶层高雅的审美趣味,具有脱离群众的倾向.后现代,由于经济、文化、政治的原因,"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它颠覆了启蒙时代的文艺大众化的精英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文艺大众化的转变.当然,后现代的"大众化"并不完全等于文艺的大众化,它是资本刺激消费欲望、实现增值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艺与政治关系的理论是周扬文艺思想体系的核心.周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功利主义文艺观,认为文艺为政治服务是革命文艺、社会主义文艺应有的品格.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认为文艺是政治的一种形式,一切艺术是宣传,政治居主导地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周扬坚持文艺服从政治的根本观点,并结合解放区的文艺实践,阐述文艺要为政治服务就应当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紧密联系起来.在新时期,周扬否定了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认为文艺的功能不能限于阶级斗争的工具,要从多方面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分析周扬文艺思想与时俱进的具体历程,有利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周扬,认识文艺理论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辉煌与缺陷:论消费文化对当代文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消费文化对文艺的影响作用在学术界没有得到整体性对待和系统性研究.一方面,消费文化对文艺的影响体现出语境性、场域性作用,制约甚至主导着文艺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流程;另一方面,文艺生产、繁衍、传播着消费文化,表征出消费文化理念与影响度.在消费文化与文艺的互动过程中,文艺实现了自身的繁荣,也暴露了更多的问题和缺陷.  相似文献   

19.
文艺美学、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的学科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炎 《文史哲》2001,1(6):36-44
我国文艺学领域的学术发展,有赖于自觉的学科意识和内部的合理分工。这其间,文艺美学、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三大学科不仅在内容上要实现互补,而且在方法上要实现分工。只有真正明确了这一学科分野,才可能打破长期以来名异而实同、混沌而未分的研究模式,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文艺美学、文艺社会学和文艺心理学。  相似文献   

20.
文艺民俗学是我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产生的文艺新学科.20多年来,文艺民俗学取得了喜人的研究成果.文艺民俗学学科的提出和确立本身有不同的学科立足点;文艺民俗学通过高校教育、师资培训和科研切磋等多种途径培养和壮大学术研究队伍;通过构建学术理论、开展批评实践,投身文化保护等行动,使学术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和提升,学科应用色彩越来越强.文艺民俗学的前景广阔,但学科理论尚待进一步完善,如学科归属问题尚需进一步研讨、文艺民俗批评理论急需进行系统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