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对股改前后上海股市收益率序列的动态特征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对上海股市动态特征的影响。文章首先对股权分置改革进行了简单介绍,说明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以及对股市的影响。为了能够对股改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选择了股改前后两个时间段的上海股市收益率序列,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海股市收益率的动态特征确实发生了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2.
股权分置改革对股票二级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健 《统计与决策》2005,(20):101-103
本文通过市盈率指标对于中国股票市场和国际主流股票市场作横向比较和分析,说明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可能对二级市场造成系统风险增加,整个价值评估体系混乱以及上市公司价值差异进一步加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截至2006年底,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完成。文章以截至2005年底沪市和深市宣布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16批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和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和改革后的股票流动性溢价现象进行实证检验并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股权分置改革前还是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流动性溢价都存在,也就是具有稳定性,但是,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预期收益与换手率的负效应减弱,说明流动性的强弱与流动性溢价有密切的关系,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略有增强。  相似文献   

4.
后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经理层股权激励的决定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后2005—2008年713家上市公司连续4年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二值响应模型,实证考察了上市公司推行经理层股权激励安排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程度越高的企业,实行经理层股权激励的可能性越大;国有企业比之民营企业更有可能实行经理层股权激励;独立董事占比较高的企业实行经理层股权激励的可能性越大;公司规模越大,越有可能实行经理层股权激励;成长性越高的企业,实行经理层股权激励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我国资本市场上长期存在的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利益割裂的问题.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然而现实却显示,改革的效果并没有理论预期的那么乐观.一个简单的数理模型证明,股权分置改革的边际效应受到股权集中度和控股股东性质的影响.当股权比较分散,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或者控股股东为与上市公司利益关系密切的企业集团时,股权分置改革的边际效应较弱,对投资者利益保护改善的程度较低.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的结果方程模型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一项重大的制度性调整,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已接近尾声,为验证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本文以2006年底前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股改改善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选择2007~2010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旨在揭示股权激励实施后的效果.研究发现:第一,股权激励的实施缓解了代理成本,提升了企业业绩,股权激励实施后的公司业绩要好于实施前;第二,决定股权激励效果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除了股权激励强度之外,还包括企业性质和资本结构;第三,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效果要好于非国有企业;第四,资产负债率低的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将有利于减轻代理成本.上述研究发现为理解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改善、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和试点上市公司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并以2005年我国A股市场第一、二批股权分置改革的46家上市公司作样本进行统计分析,考察这些公司的总体特征.研究发现,这些公司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治理结构完善,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强,公司营运效率高,现金流量比率高,主营业务突出,公司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公司涉及较多的行业,含盖了不同性质的控股股东.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了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控股股东的融资方式和融资行为决策的变化,研完发现对于兼具股权融资和负债融资条件上市公司来说,股权分置改革后对股权融资的偏好有所下降,而且非国有控股类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程度下降更大;此外股权分置改革后,兼具股权融资和负债融资条件的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得到优化,即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回报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得到增强,而且非国有控股类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回报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要高于国有控股类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0.
运用小波多分辨率方法,通过对两个时期日对数收益率数据的分析,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内地股市与香港股市间的联动效应明显增强,两者的联系日益密切;同时长期趋势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加强,说明中国内地股市的有效性有所改善;短期波动能量有所下降,但不明显,表明市场运行格局在短期内还未有较大改变,需继续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强化培育理性机构投资者,优化投资者结构,引导与完善市场投资理念,推动市场向更成熟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了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控股股东的"隧道效应"行为偏好水平的变化,研究发现当持股比例小于某一临界值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才会选择"隧道效应"行为;上市公司利润水平越高,"隧道效应"行为越严重,公司治理越好,"隧道效应"行为越轻;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隧道效应"行为的偏好程度降低;此外控股股东的"隧道效应"行为会损害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降低上市公司的银行信贷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股权分置改革中股市的波动性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文章运用ARCH类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上证指数进行分时段拟合分析,发现改革前的市场有更大的波动性并存在反向杠杆效应,且不及股改后的市场有效率。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2004~2013年间在沪深两市上市部分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panel data回归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股改促使企业投资与现金流量敏感度间关系变缓,特别为内部营运现金为正时,该结果显示多重大股东并未因政府股份释放而提升内部治理效果.另一方面,若第一大股东为机构投资人而第二大股东身份为中央或地方政府的企业,U型投资现金流量曲线改革后显著变缓,结果显示,在机构投资人控制企业下,中央政府积极达成提升内部治理政策目标,地方政府为使地方经济不受冲击,积极配合的角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谢志斌  杨栋 《统计与决策》2007,(12):114-115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票市场上里程碑式的事件,本文使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了改革前、后股票收益率的分布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对价方案对股票收益率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5.
张栋  杨淑娥  杨红 《统计与决策》2006,(20):144-147
1期权与企业股权期权穴O ption R ight雪是一种选择权合约熏是指资产持有者拥有的在某一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固定的价格购进或售出一定资产的权利。任何一种期权都具有如下共同特性:期权所有者具有权利而非责任,并可按预先约定的期限或在约定的期限内以确定的价格购  相似文献   

16.
根据石油市场收益率的基本特性,文章从收益率的波动性与概率分布出发,将能准确度量时变风险价值的ES-GARCH-GED模型应用到布伦特石油和大庆石油的风险测算:然后将两个市场的ES风险值进行了比较,发现国际石油市场的市场风险明显大于国内石油市场的市场风险;而产生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则是国家对石油市场的严格控制扣国际石油市场的期货投机过于猖獗.  相似文献   

17.
风险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是对风险的定量分析和评估,即风险测量。VaR方法由于其明确的的经济含义及易操作性,已成为金融机构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种主流方法。本文基于参数GARCH和非参数GARCH技术计算股市收益率的VaR,并对二者进行比较。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上海股市收益率序列有强烈的GARCH效应,基于非参数GARCH技术得到的VaR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更能有效地度量股市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实物期权的公司股权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将模糊集理论运用于B-S定价模型用来评价公司股权价值。由于市场和技术环境的不确定性,B-S模型中的一些输入参数往往不能很准确。因此,采用梯形模糊数来估计预期股权现金流现值和股权资本成本,建立了模糊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并应用案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投资业务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然而基金风险性评价在我国基金业绩评价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运用CAPM模型和ARCH组模型对我国基金业绩进行风险评价开展深入的分析,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基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股市流动性风险的非对称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一个非流动性指标,对中国沪深股市1995—2005年的市场流动性进行计量,发现中国股市流动性风险存在明显的波动聚集性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非对称GARCH模型对中国股市的流动性风险的动态特征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股市的流动性风险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效应,流动性风险表现出“强时愈强,弱时愈弱”的特征,这意味着当市场出现流动性问题时,政府的积极干预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