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1
陆启成,生于1964年,广西省容县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考级委员会委员、启成书法学校校长。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三届正书展、中国书法家论坛2004年度国展精英提名展、2005年水墨状态中国书法家作品邀请展2005年全国获奖书法家扇面邀请展。获全国首届大字 相似文献
2.
书法的创作,只有将笔墨转换成意趣表现才能使作品达到较高的境界。于桂林的作品通篇布局上,字里行间以及墨色变化、运用都注重于气韵的自然表达,于意驭法,以韵驭笔,以情驭墨,使作品不但蕴含着清新流动的气息,还让人体悟到作者将笔意、气度和精神化为时代艺术生命状态,显示出个人笔墨精神和艺术之美。于桂林,1956年出生,江苏省泗阳人。自幼喜书法,先后师从洪 相似文献
3.
黄彩虹,安徽枞阳人,1951年3月出生,1968年3月入伍,军旅书法家,高级记者,曾任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副社长、解放军画报社副社长。从上世纪50年代上小学时就热爱书法,多年来对书法艺术执著钻研。既研习了晋代书法草圣“二王”(王羲之和其子王献之)书法,也吸收了唐代狂草大师怀素书法,并吸收了郑板桥等诸家书法之长。在实践中薄采众长,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书体。其书作遵古求新,书体多变,有的遒劲刚健,有的圆润流畅,有的纵逸奔放,有的严整秀丽。中国书法名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长青曾撰文评论其书法作品,“无论草书还是行书,都有着与其他书法家笔下所不同的古雅和浓郁的书卷气……其楷、隶劲力浑厚,行草笔若游龙。”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著名老书法家刘艺评价其书法作品“有雄强厚重的风貌,豪放之情跃然纸上。”2014年5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了由我国著名书法家李铎题写展名的“黄彩虹书法作品展”。出版有《黄彩虹书法作品集》。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与师陀:创作个性的自觉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浩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2):33-37
沈从文与师陀都是自觉追求创作个性的作家。在创作方法上,沈从文虽然对前辈小说家有所继承,与废名也有类似之处,但他自觉追求个人独特风格,在创作宗旨、创作对象方面都与众不同。师陀同样以风格独特而著称,他反沈从文之道而行之,以揭露乡民乡风丑陋一面见长。解放后师陀按意识形态规范对自己早年某些作品的修改,使其丧失了原有个性,思想艺术价值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
石兴泽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3):61-65
20世纪50年代初期艾青的诗歌创作遭受着时代要求与个性追求两种力量的影响。在那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围里,他既不能脱离时代要求,也不能放弃多年形成的个性追求。他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选择,走过创作乃至人生道路上一段艰难悲壮的路程。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北京生活了近九年,因为工作和爱好的关系,平时接触的书画艺术家也不在少数。在我曾见过的几位书画艺术家中,孙大愚先生是过目不忘的一位。而我当时只是一个报社的普通记者,孙大愚先生在京城一直就声望显赫,因此平时素无来往,更谈不上了解。2007年11月的有一期《美术报》刊登了孙大愚先生的书法作品,因同期也有我的一幅荷花图发表, 相似文献
7.
徐光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5):43-45
艺术作品是作者精神状况的物化形态 ,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作者对美的追求 ,是从生活的感受出发 ,真诚地对待艺术的结果。优秀的艺术作品征服着人们的心灵 ,陶冶着人们的情趣。人们在美的创造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优秀的艺术作品并能抚慰人心 ,给人鼓舞或助人奋斗。 相似文献
8.
梁晓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41-44
魏晋风度历来为人津津乐道,它的精神内涵一直为中国文人所钦羡;而在众多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恐怕再也没有比<红楼梦>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了,探究二者深层的内在关联因之显得特别有意义,而在这之前,或为零碎的片断,或作粗略的分析,还没有系统地将二者放到一起加以详细论述的文章,以贾宝玉为例,探讨<红楼梦>与魏晋文人精神风貌在追求个性自由这一特性上的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9.
任传霞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4):90-93
传统/现代在人们的思维习惯中常被当作中国/西方的同义语,因此在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历程中,这两组概念也经常交叉混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激烈的反传统倾向不同,新时期以来,人们更多的是试图突破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的单维突进式思维模式,以宽容和建设的眼光看待传统资源对现代性的动力作用以及现代性作为传统延续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李怡、干天全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教育部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文化元典导读与本科人才培养"成果之一,其特色在于将"文学史究竟是什么史"的思考与大学文学教育现状的改革相结合。全书以前所未有的篇幅突出了文学原典与生命体验在文学教学中的意义与地位,在文学史与文学原典、文学史与生命体验两个维度上给出了新的思考与启示。它以导读文本的形式,着重培养学生个人的文学感受力与鉴赏力,并由此加强学生个人人生体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契合。它已经超越了学科意义上的文学史"重写",通过还原历史现场、激发阅读体验的方法,为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提供具有"范式性"的思路,从而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