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向往的精神归宿,但是逃出了一切的藩篱之后,人却会面临由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缺失所带来的恐慌,于是,自由也便成了新的枷锁。《逃避自由》是弗洛姆的代表作之一,文中通过对"个体化"所带来的双重影响和自由对于人们的双重含义的分析,进而得出现代人的"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本文从社会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机制的起因、形成、后果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人即使在不自由的境地之中,也可以拥有期望的幸福,这就是对自由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自由是现代启蒙精神的核心,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的推进却衍生了人追求自由,反而陷入逃避自由的悖论之中。中国社会也在实现现代化的路径中,人们在追求物质自由的时候,更需要对心灵自由给予关怀和引领。弗洛姆提出的完整人格、爱与创造性劳动是实现人的积极自由的良方,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具有一定警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弗洛姆的学术贡献之一是对人类自由进行了独到的剖析,指出在追求自由的进程中,人类摆脱了封建的束缚,却迎来了新的羁绊,从而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困境,处于困境中的现代人出现了极力逃避自由的反常现象。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转型期,民众心理同样广泛存在着弗洛姆所指出的机械趋同、破坏欲、权威主义三种“逃避自由”机制的现象,这些问题成为我国社会各方面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优势,发挥其信息传播、传道授业、教育引导、交流讨论等育人作用,既必要又可行。但网络是双刃剑,我们必须站在制高点上,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完善网络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排除不良影响,使网络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拼爹"、"潜规则"等社会现象的不断涌现,在大众关注官二代、富二代等教育问题的同时,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再次走入了公众的视线。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高校的责任,更是家庭、媒体舆论和全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在我国不断普及,网络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文章探讨了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网络政治参与是大学生表达舆情的最直接方式,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具有个体性与社会性、利益性与责任性、理性化与冲动性、现实性与发展性共存的特征.针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出现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缺位与越位、媒体内容亟需净化、公共论坛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网络“自律”不够、主体参与素养有待提升的问题提出破解优化路径,以期提高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 ,从客观条件和主观情况入手 ,探讨影响大学生思想变化的主要原因 ,着重提出加强大学生思想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网络认同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重要心理机制,也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技术性、主体交互性、合作性、冲突性、系统性是网络认同的鲜明特征.网络技术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使大学生群体出现网络身份认同错位现象,话语认同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共在化限制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网络化时代,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站在当前时代和科学发展的前沿,融入鲜明的价值判断来思考和解决大学生网络认同问题.以彰显改革创新精神的三因理念为指导,为新时代下加强和改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方法、方位和方向的遵循.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对南华大学学生网络思想情况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基本状况,探讨了大学生网络思想的基本特征,总结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网络政治、网络思想、网络法制、网络伦理和网络心理教育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是"疏"、"堵"、"防"、"建"、"控"。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网络的多元、匿名、平等、创新、虚拟性特征,对大学生的思想存在着危险影响的一面:易受诱惑,不负责任的标新立异、既能攻击现实,又能逃避现实;这些特征也同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的控制力、工作过程的可控性,传统方式方法均受到危险挑战的可能性。消解危险的可能,应从主题网站、思想反馈系统、网上专题论坛、网上心理咨询、与大众传媒的整合互补等五大方面主动出击,占领网络思想政治阵地,并从网络监控与网络道德自律二大方面构筑网络管理安全体系,把握观念先行,服务主体,融入教育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家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以及个人道德品行和基本素养的具体表现,文明礼仪文化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凸显其重要意义和作用,但当前高校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的诸多不文明现象却有悖于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初衷。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导致大学生文明礼仪文化意识、礼仪文化认同及礼仪文化教育缺失的成因作出分析和研究,以期从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的氛围等方面,探索出一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使人们开始改变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逆境和死亡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存能力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关怀意识,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挫折、坎坷和死亡,增强他们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育对象的变化对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具有根本的直接的影响.本文从青年学、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行为心理特征的变化,论证了这些变化对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原则和制度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在缤纷复杂的网络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视野。当媒体和个人都以不健康的眼光对待网络审丑时,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观就可能使大学生难以明辨是与非、美与丑。以丑为美,趋丑避美,长此以往,网络审丑泛化将会给社会公众,尤其是正在成长的大学生造成思想混乱、主流价值观颠覆及社会主流文化形态变异的趋势,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迫切需要研究和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学生因受到网络环境影响而出现网络道德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网络道德已成为现代社会备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借助传统文化中儒家的"慎独"思想来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进行熏陶,可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性,增进网络道德修养,保障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网络信息已经渗透到高校的德育教育体系中,本文通过百度网上的"健雄贴吧"说起,了解现阶段网络条件下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状况,提出了网络条件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策略,从而有针对性地消除网络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网络的传播优势和导向功能,以增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关联性的思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网络信息时代,随着校园"围墙"的逐渐消失,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条件正悄然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充分发挥网络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作用,不断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全面创新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构建现实性和虚拟性并存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并不断完善网上与网下教育的衔接机制,才能有助于通过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90后"大学生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网络成瘾"作为一种新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被学界广泛关注。网络成瘾障碍导致大学生生理机能紊乱、人际关系淡漠、学业产生障碍,甚至诱发大学生犯罪,这不仅与网络自身的特性和大学生的人格特质有关,而且也与学校监管的乏力、家庭教育的漏洞与社会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有关。因此,应当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唤醒个体意识自觉、强化家庭教育引导、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抗挫折教育、净化社会环境并完善网络立法,从而使大学生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回归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