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友》2003,(1)
今年是周恩来总理逝世27周年,本刊特选登《周恩来说:"我不是帅才"》和《周思来巧改"影片说明书"》等文章,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长春电影制片厂曾拍摄过一部故事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影片里有一个角色叫曹茂林。他老实憨厚、心灵手巧,瓦工木匠没有他不会干的活儿,村里的人都称他为73行。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对影片中的“73行”曹茂林有深刻的印象。而在北京的团结湖社区,居民也同样把心灵手巧的闫振水师傅称为社区的“73行”。提起闫师傅心灵手巧、热心为社区居民服务,还有不少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3.
电影从开始发展到现在,从无声电影发展到有声电影,声音在电影中得以广泛的运用,优秀的配音,悠扬的音乐,每次提起总是让人难以忘怀,由此可见,声音在影视作品中已经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电影《中国合伙人》中,其声音更是感人至深。声音中的语言不仅可以表达和揭示主题,而且还可以丰富和补充画面的内容。当然,声音中的音乐也是功不可没。它的作用主要在于它有助于表现电影的主题。丰富细腻的语言,具有时代气息的音乐,这样的结合使得影片的主题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4.
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浪漫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门德尔松最优秀的作品是《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第四交响曲,管弦乐《芬格尔山洞》。戏剧配乐《仲夏夜之梦》序曲,为钢琴而作的《无词歌》曲集和清唱剧《以利亚》等等,他的音乐极富诗意、浪漫、优雅、流畅,抒发的情感纯粹是浪漫主义气的息,他的想  相似文献   

5.
《诗经》是中国美学精神的源头之一,不仅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一部配乐歌词之集,为人们感受、理解中国音乐架起了沟通桥梁,彰显着中国音乐的中国气派、中国精神、中国风格,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等美育价值。《诗经》作为礼乐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蕴藏着丰富的乐器、歌词等传统文化资源,跟今天的时代发展所需高度契合,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主题。因此,挖掘《诗经》中的音乐美育价值,不仅对于促进音乐领域的文化自信意义非凡,而且有利于促进中国人的精神强大起来、心灵美起来、创造活力激发起来及大力加强美育工作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教学试验等方法研究高校公共体育太极拳教学中的配乐和套路选择状况,得出以下结论:(1)简化24式太极拳在高校得到普遍开展;(2)普遍配乐乐曲为李伟才先生创编的《太极拳音乐伴奏曲》、《太极拳音乐口令带》、《春江花月夜》、浙江武林派古筝曲《高山流水;》(3)古筝曲《高山流水》配乐在简化24太极拳初期阶段的教学效果在精神、速度、风格、劲力协调方面优于其他3首配乐曲;(4)《音乐口令带》音乐配乐在简化24式太极拳教学初期阶段教学效果在动作规格上优于其他3首配乐曲。  相似文献   

7.
提起张静初的名字,绝对没有由她主演的电影《门徒》、《孔雀》那么耀眼。与周迅、章子怡这些天后相比,她的曝光率更是少得可怜。可是,这并不能否认她在新生代女演员中的地位,除了上面的作品,由她主演的《花腰新娘》、《七剑》和《玉战士》等等,都是在国内外各大影展上风光无限的热门影片,她甚至被《时代》杂志评为中国电影新势力代表人物。这个从闽江边飞出去的"孔雀姑娘",已经成了福建人民的骄傲。  相似文献   

8.
前诗:《易经》卦爻辞的文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本质上,《易经》卦爻辞是用于占筮的筮辞,不是中国诗歌的成熟文本,但它因为运用某些赋、比、兴的"立象"手法,具有"前诗"即"诗歌之前的诗歌"的文学因素。本文对有的学人所谓《易经》卦爻辞"隐藏着一部比《诗经》还古老的诗集"〔1〕的看法提出商榷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所谓大片,在传统的概念里是指耗资巨大、具有全球票房的好莱坞电影。而我们的所谓国产大片,几乎是指特定的几部影片:《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黄金甲》。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接受,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这几部影片在商业炒作和票房回报上是成功的,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商业影片在崛起和成熟?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10.
分析霍建起导演的影片《暖》可以看出,在叙事时间与经验时间的缝隙里插入的叙事声音,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故事的基调。本文以女性主义和叙事学为理论支撑,解剖其"温情"后面的残酷。  相似文献   

11.
"十七年"时期,长影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艺术成就较高,《五朵金花》、《刘三姐》等作为中国当代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流传至今.本文将这些影片的叙事模式归纳为五种类型,并通过对具体影片的分析,还原"十七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党的民族政策、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建情景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风情,同时总结这一时期的影片特点,为当下此类影片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钢的琴》是一部优秀的国产黑色幽默现实主义影片.如同画面、语言等, 音乐也是电影叙事的一种符号或手段, 关乎影片的视听效果和观者思想情感共鸣的激发程度. 《钢的琴》中大量音乐元素的植入及其对主题、情节、氛围、人物形象和时代特点等的渲染、衬托和诠释, 成就了该片鲜明的音乐叙事特色.具体表现为音乐选编的中西合璧多元化, 音乐之于影片时代性的体现、对主题的衬托、与剧情的契合、对影片黑色幽默效果的强化等方面.洞察优秀影片音乐叙事特点, 有助于提高电影音乐的创作和编排质量, 提升观影水平.  相似文献   

13.
王倩 《今日南国》2007,(5):60-62
奥斯卡的影响力似乎在下降,但这不影响在大洋此岸的我们对它的持续关注。首先,我们在2月26日这份获奖名单里发现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那就是荣获最佳纪录短片奖的杨紫烨;其次。本届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双料大奖的影片《无间道风云》也与香港影片《无间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刘震云的长篇小说《我不是潘金莲》全书由三章组成,共370页。第三章只有16页,却被作者本人定为"正文",并在创作谈中直言只在第三章里着墨较多的县长史为民才是全书的主角。因此要真正读懂《我不是潘金莲》,就须读懂第三章,读懂寄予在史为民身上的"皮里春秋":《我不是潘金莲》不是要写一个农村妇女告状的俗套故事,而是要直击故事背后所反映的"中国生活"。  相似文献   

15.
音乐在影视动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外经典影视动画中的配乐进行分析,探究音乐在影视动画中的作用,挖掘音乐在动画作品中深化作品主题思想、塑造生动人物形象、抒发人物思想感情、连接故事情节、推动剧情发展、渲染环境气氛的魅力,为创作更多优秀经典的动画作品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我国动画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创作优秀经典影视动画作品,不仅要做到音乐听觉感受与画面视觉形象完美融合,发挥音乐对影片的影响力,而且要使影视动画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6.
提起音乐剧,人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美国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区:《悲惨世界》《猫》《奥克拉荷马》《音乐之声》《西区故事》……这些经典音乐剧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政治报刊以"主义"的宣传为己任,强化"喉舌"的身份意识。民国以降,以《民立报》为代表的政治报刊却呈现出"去政党化"的潮流,寻求独立的身份认同,以共和原理而不是政党意志介入政治纷争。同盟会(国民党)内部的激进党人则抵制《民立报》的共和范式,并就政治报刊与政党的理论关系展开激烈论战。随着"二次革命"的发生和"中华革命党"的建立,革命党内逐步确立不能容忍异己的政治文化,党报宣传强调绝对服从党义、纪律和领袖权威,报刊的党性原则得以再次确立。由于革命意识形态和袁世凯专制主义的双重挤压,以《民立报》《甲寅》为代表的政论报刊,或重返革命,或迅速停刊,揭示出逻辑说理的报刊范式在民初的挫折。由于政治上的挫折与幻灭,中国政治报刊很快集体拥抱激进,从"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文化意识上的"革命")来寻求社会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截至目前,国内外有关红山文化的研究专著已出版甚多,滥觞于赤峰本土的红山文化(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中国内蒙古赤峰红山后而得名)名副其实地成为赤峰地区最具代表性与招牌性的顶级文化类型,可以说"提起红山文化就是提起赤峰"。然而作为红山文化研究之"开山"、早在1938年即公之于世的日文版《赤峰红山后》考古报告,在漫长的时间里,竟迟迟没有出现中译本,不得不说是奇怪的事。我揣摩,国内专门研究红山文化的某些知  相似文献   

19.
精神损害赔偿应当成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理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害不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理由。本文认为,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害的人有权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其主要理由是:有利于全面维护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权保障制度;可以避免《刑事诉讼法》与《民法通则》之间存在矛盾;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与外国刑事诉讼法进一步协调的大趋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群芳亭》:从小说到电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庭院里的女人》是第一部由中国人担任独立制片人的好莱坞电影,这是继《大地》、《龙川》之后又一部根据赛珍珠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在小说《群芳亭》中,赛珍珠关注中国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并通过吴太太和安德鲁之间的心灵交流,探讨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可能性。《庭院里的女人》在精神上与原著已经大异其趣。影片模仿好莱坞影片制作,潦草地表现吴太太和安德鲁之间的爱情;同时,影片充斥着说教的声音,小说中的圣人安德鲁成了完美的救世主和舍生忘死的英雄;而且,影片充斥着说教的声音,小说中的圣人安德鲁成了完美的救世主和舍生忘死的英雄;而且,在相当的程度上,影片试图迎合大众的口味,满足某些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中的糟粕的不健康的窥探欲。凡此种种,对赛珍珠的小说是一种歪曲,并构成负面听影响,也不利于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