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量词丰富,是汉语及汉藏语系诸语言的一大特点。简帛文献的出土问世,特别是大量遣策、文书和医书等口语性文献的出土,为汉语量词史研究提供了空前良好的条件。量词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尽量弄清楚每一个量词产生的时间。这既是量词史研究的需要,也是词汇史研究的需要。弄清楚了每一个量词产生的时代问题,也就弄清楚了每一个量词的来源。因此,在简帛量词中最有价值的是"新兴量词",即在这一时代新产生的量词。目前已公布的78批简帛文献中量词凡188个,近40%改写了以前从传世文献量词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最具价值的新兴量词55个,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了极富真实性的崭新材料。其中,14个量词是传世文献研究所未知的新成员,5个量词是新兴用法,更新了我们对汉语史上量词数量的认识:36个量词是目前所见最早用例,对探讨其语源及汉语量词系统的建立均具有重要意义。简帛量词无论是在量词断代史的研究上,还是在汉语词汇史研究上都具有重要价值。简帛量词的探讨也启示我们,应当充分重视简帛文献的语言研究,尤其是其中口语性文献、应用性文献的研究,方利于汉语词汇史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商周金文量词特点略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研究了金文量词的特点,认为金文量词有如下特点:1.商周金文见证了原身量词的发展、转化与衰落的过程;2.商周金文存在不同事物共享一个量词而所代表的数量不同的情形;3.商周金文数量组合形式仍在规范过程中;4.名词的量词已开始由名词后向名词前移动;5.名词性较强的量词向典型性量词发展的趋势.此外,论文还讨论了与量洲有关的"再"、"两"、"铃"等字的用法问题.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战国金文大量出土,其研究内容的丰富及研究成果的丰硕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文章从战国金文的著录、字典编纂、分域和断代研究、文字的考释及理论研究等五个方面对20世纪以来的战国金文研究做了一个简单梳理,并评介其得失,有益于为今后战国金文的研究辨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对春秋金文用字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研究,集中反映已有的用字资料和用字规律,对全面认识春秋金文的阶段性特征,进而理清汉字字形字用的发展轨迹,为正确描写汉字发展史提供依据有重要意义。春秋金文用字问题表现为字形与表义功能的关系问题,就现有认识,有异写字、异构字、据音借用字、同源通用字和同形字五类。  相似文献   

5.
秦简中的量词及其历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批秦简共有量词47个,物量词系统完备,动量词系统已经萌芽。秦简量词研究改写了我们以前从传世文献量词研究中得出的诸多结论,具有历史词汇学价值。与甲金文相比,秦简量词在数量上有了进一步发展,语法化也更进了一步。但量词与名词的搭配还不确定,其内部发展也不平衡,尤其是"数.量.名"结构仅2见,反映了秦简量词发展的不成熟。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商代金文中含有量词的21篇铭文进行系统的研究,总结出朋、具、珏、年、品等5个量词,词序以“名词+数词+量词”为常态。含有量词的铭文绝大多数是赏赐类铭文,赏赐物不仅有贝,还有玉、璋、积等。  相似文献   

7.
从研究商周文字与载体关系切入,根据古辞书释解、古文献记载,利用出土甲骨文、金文考古验证,揭示了简册文是商周文字的使用主体这一象征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社会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8.
齐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资料和古文字材料表明,齐地文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古文字学、齐文化的角度,将齐国文字归纳为陶文、金文、简牍文三大类,并对每一类文字的具体形态及其特点作扼要分析、评述,试图揭示其齐文化的底蕴。探讨齐地文字对研究汉字的产生、发展及演变,对探索古代文明的起源,无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概念世界呈现一种有层次的网络结构.那些能够在汉语发展过程中一直延续使用的名量词,一般都处于词汇结构的基本层和常用层,同时处于概念网络的基本层次范畴;而在汉语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淘汰或不再使用的名量词,虽然也处于词汇的基本层和常用层,但却处于基本层次范畴的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名量词在概念结构中的这种特点也影响到它们的组合能力,并在深层制约着名量词的历时变化以及对名量词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出土文献与上古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9月26日至27日在天津市举行。与会学者围绕"甲骨文与殷商史研究"、"金文与两周史研究"、"简帛文献与上古史研究"、"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以及出土文献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前景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且在会议重要议题上达成了新共识,为中国上古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汉藏语名量词存在着大量的共性特征。其产生的类型学动因主要有三个:1.语言类型的动因;2.韵律的动因;3.语言接触的动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温岭方言中一些富有特色的量词,分析了量词的特殊用法和特殊读音。温岭方言量词的特殊用法主要包括量词独用、量词的重叠式等。这些特殊用法往往伴随着一些特殊的语音形式,如变调、变音等。  相似文献   

13.
从名词加量词角度分析,汉语中“生命义”名词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生命义”名词一般能带个体量词,但绝对不能带度量词,另外所搭配动词是“自主”动词的典型形式,它的所指是强“个体性”、有较高生命意志的事物。倾向于加个体量词与绝对不能加度量词,已初步成为“生命义”名词的形式“标签”;事物生命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强“个体性”,名词的“生命义”与名词在“空间义”方面的强“个体性”特征相对应,以及与强“自主”的行为性特征相对应;“生命义”、强“个体”义、强“自主”义,是一种跨越了词类层级的、而在语法的释义世界中自成系统的、具有相随性的一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近十多年大同考古发掘出的陶瓦形态、表面纹饰、残留文字以及加工遗痕等,对大同北魏出土陶瓦进行了整理分类,再现了当时流行于民间的魏碑体,揭示了拓跋鲜卑历代执政者的革新精神与雄浑气势.  相似文献   

15.
字用研究包括阐释字义引申和说明用法通假,与文字考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目前出土刊布的楚简古典籍主要有郭店楚墓竹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相关字用研究成果主要有院释文性专著、单篇性论文、汇集性论著、散见性论著,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依托于文字考释、零散而缺乏系统、着力于通假而未综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在出土医方中,量词以单音节居多,但也有一些多音节量词。本文对其中的“三指撮”、“刀圭”和“方寸匕”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7.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英名量异常搭配的认知解读进行共性考察。通过对汉英异常搭配表量结构的分析发现,根据名词和量词所代表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空间冲突,汉英名量异常搭配主要有两种:篡位型搭配(基于词性范畴的不兼容)和错位型搭配(基于语义范畴的错位);汉英名量异常搭配的认知解读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四空间概念整合过程,而是更为错综复杂的心理认知程序,有可能涉及到多个输入空间,其中有的输入空间并非存在于显性的语言表述中,而是隐匿于量词背后该量词范畴中的原型名词。汉英异常搭配表量结构中的量词具有激活并突显名词所代表心理空间某种属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名词的语义类别决定了名词短语的槽关系模型。在名词槽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对名词的语义类别与名词短语的槽关系模型的对应关系进行考察,发现语义类别相同的名词,其槽关系模型也相同或基本相同,语义类别相异的名词,其槽关系模型不同或相差很远。  相似文献   

19.
凉山彝语类别量词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彝语(北部方言什乍话)的类别量词很丰富。量词主要来源于名词、动词和描摹词(有人将其归为形容词);抽象的量词由具体的量词引申而来。凉山彝语量词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语义分类标准,名词所指事物都有不同的属性,从量词归类时所依据的属性可以看到该语言所侧重的事物属性。除了这些最显著的语义特点外,量词还有一些变调特点和句法特点。拷贝型量词也是凉山彝语类别量词的一个重要类型,正如其他的藏缅语族语言一样,它是量词发展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20.
《楚帛书·甲篇》出土以来,解读者众多。但因文字缺失多,意义的阐释差异大。本文拟对其重新识读,以期为研究楚创世神话文化作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