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妇解放作为一种扩大女权,从而使妇女取得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就业机会以及其它许多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权利的运动,它源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法国,到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曾有人把妇女解放定又为"女性人性解放主义",七十年代后,随着历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目标愈益明确、务实。在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那里,则很明确地、且非常郑重地把妇女解放看成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看成是历史进步、社会发展的标志和程度。1995年9月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以及《北京宣言》的发表,在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问题上又重重地抹…  相似文献   

2.
婚姻与家庭是两个概念 ,前者的外延比后者大些。这是因为许多非法婚姻或不道德婚姻并不以建立家庭为归宿。如果将性交理解为“自然结婚”的话 ,那么 ,20世纪无疑是“自然结婚族”的天堂。封建桎梏被粉碎之后 ,性 ,也像小鸟飞出牢笼获得了自由。人们以百倍的报复心理 ,释放着封建禁锢带给他们的压抑 ,享受着性自由的愉悦。性解放发源于美国 ,美国人就像当年开发西部那样 ,开发起“性”这块处女地。一时间 ,与连姓名还没有来得及问的异性朋友行一夜之欢成为一种时髦 ,简单到只要分手时说上一句“BEY—BEY” ,性伙伴就又形同陌路了 ,然…  相似文献   

3.
性意识是某一社会中人们关于性道德标准及男女交往的行为模式的意识。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种形态的性意识。如原始社会中的性崇拜,人类文明社会曾占主导地位的性禁闭或性封锁,以及当前流行于西方发达国家中的性解放。所谓性封锁是指严禁一切婚姻之外的密切的男女交往,并把与性的活动有关连的一切东西都视作是“龌龊的”、“低级的”、“下流的”而予以查禁。按此观念不仅禁止裸体画等在公开的场合展出,而且禁止从事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锐导演中的女性导演,李玉在女性作品创作中流露出不同凡响的女性意识,极力展现男权主义却从不批判;于情色欲望的窥视机制中,层层剥离性权力的外延内涵,并给予人文关怀.一次次超越,一次次转型,由女性到男性,由对峙到和解,风险社会与两性、生命的交织或悖离带来的终是两性和解之结局,这是导演的愿望,亦是中国式"性别场"的特色.从性别出发,女性电影和女性导演带给中国电影市场的绝不仅仅是奇异、细腻的镜像故事,银幕之外,在男权文化的社会规约中我们更应看到电影创作的使命与真谛.  相似文献   

5.
鲁敏的新作《奔月》通过讲述都市女青年小六在意外事故中失踪的故事,进而展开女性逃离叙事。小说用"失踪病"来解释小六对庸常生活的逃离,她渴望想象的自由和主体的解放。南京、乌鹊、网络,这三重空间的打开,建构起多重面孔的小六形象。从南京到乌鹊,从乌鹊重返南京,小六的两次逃离,没有带来真正的女性解放,反而让她成为他人眼中的"疯女人"。小说对女性逃离的反思、对精神生活的探讨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6.
周峰 《探求》2012,(3):30-35,42
20世纪80年代的人道主义大讨论,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与人道主义作为一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触摸到了马克思主义更为深层的意识形态结构——社会发展的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应该如何给予科学的统一。正如"实践标准大讨论"掀起了中国社会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的号角一样,人道主义大讨论同样拓发出个人与国家、自由与发展、市场与社会等一系列的现代性话语讨论,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新标识。  相似文献   

7.
女性禁忌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规范着女性的行为举止、生活生产,成为一股无形的具有强大约束性的精神力量.尽管女性欲望在层层禁忌中处于压抑状态,但却从未消失过,并始终寻求一种社会许可的方式来宣泄,来表达,而女性民俗即是一种表达途径.这其中,节日民俗的狂欢性、颠覆性和反常规性,使女性敢于打破禁忌,对男性话语权进行反叛,尽情释放生命中的原始欲望;婚姻习俗以象征器物、隐晦的暗示作为婚前性教育的手段;日常生活中的女红、女书则成为女性生命中最温暖的慰藉,成为女性欲望的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8.
自从"本体论"被尊奉为"第一哲学","本体思维"就被视做哲学的当然运思路径。然而,本体思维是一种"梦想型"的思维,它着眼于物之"是其所是"的知性追问,必然错过人之"是其所应是"的生存领悟。本体思维的终结意味着哲学思维路向的转折。哲学思维路向的当代性尝试之一,是确认"伦理学"先于"本体论"而成为"第一哲学",以"打破存在的自鸣得意"。"伦理思维"作为一种"关系思维",更多地将平等的、自由的、民主的、包容的、对话的、参与的理念或精神带到哲学运思中来。哲学终结之后如果还有"第一哲学"的话,那就是"伦理学"。  相似文献   

9.
"浪漫爱"的兴起是一种现代性的文化现象,它与传统的瓦解、现代个人的出现相伴而生,是人性解放特别是人的感性解放的突出表征."浪漫爱"带有"以情求道"倾向,它追求的是爱的唯一性、永恒性和至善、至美性,它在现代成为一种人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超出性爱本身,具有了超越凡俗的精神意义.清末民初言情小说的兴起可视为这种现代浪漫爱的滥觞,其中<红楼梦>和<茶花女>的相遇,为这种浪漫爱的兴起提供了极大的助力.清末民初言情小说中的唯情派继承了明清以来以情抗礼的文学传统并与西方浪漫主义爱情小说实现了对接;他们所表现的爱情具有超凡脱俗的乌托邦特性,本土禁欲主义道德与西方纯情、浪漫之爱与此结成了同盟,这是现代性初兴时期浪漫主义反世俗的"人的自我神化"倾向在中国文学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王冠 《学术交流》2008,(2):61-63
涉外收养是现代国际社会十分引人注目的一种社会现象,涉外收养法律制度中的"儿童利益"原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儿童作为人类成员.应该享有与成人同等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国家机器的运转不是为了突出公法权力权威,而是为了社会弱势群体--儿童的利益,体现的是社会公益性的要求."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就是让儿童在一个拥有快乐、爱心和理解的家庭环境能够全面、协调健康地成长.虽然这只是一个模糊的标准,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各国法官的自由裁量,但其在立法上渗透了保护儿童的精神.法律不仅仅只是维护秩序的工具,也是体现并实现人性的关怀,是对人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化了人的解放的思想,人的解放有两个理论维度:一个是对象化活动的解放;另一个是人对对象感性关系的解放。这两个理论维度分别对应着现实中的两种解放:一种是工人解放,即从异化劳动中解放;另一种是普遍的人的解放,即从私有财产中解放。人的解放的思想有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解放的两个理论维度和现实的两种解放构成了马克思人的解放的思想的理论统一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有的国情决定了在妇女解放问题上必然与西方有着不同的探索过程。中国的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共产党一旦拥有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作为指导思想,便自觉地将它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妇女解放运动。但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新的问题不断涌现,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也要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要吸收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结合中国当前和谐社会的理论,构建平等、差异、融合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周峰 《探求》2009,(3):9-14
西方马克思主义坚持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对历史的根本看法,即历史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的人化。但对于历史的动力,他们却归结为阶级意识,从而最终将历史的解放交付给理性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4.
15.
赫勒的个体解放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勒在对马克思阶级解放理论进行批判研究的同时,系统地论证了个体解放的合法性、可能性与实现途径。赫勒的个体解放理论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该理论并未诉诸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而是致力于日常生活的微观革命,强调个体解放是人类解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解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以解放思想为前提和先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过程中,矛盾问题的解决和今后复杂局面的应对都要求继续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7.
戴小江 《社科纵横》2005,20(4):152-153
抗日战争期间创办的《解放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它充分发挥了对全面抗战的理论指导、思想导向和舆论宣传作用,成为党和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对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对俾路支解放军恐怖活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海林 《南亚研究》2007,30(2):24-28
本文以数据分析为方法,选取了巴基斯坦一个有代表性的恐怖组织——俾路支解放军,考察其一系列可以量化的数据指标,以此来总结该组织的行动规律,界定其性质,并与另一个有代表性的恐怖组织塔利班进行数据对比。本文揭示了不同恐怖组织在根本属性相同情况下存在的重要"技术性"差异,从而为建立恐怖组织行为模式做出初步尝试,并为有针对性地打击不同类型的恐怖组织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9.
Poll data showed that African Americans perceived more racism in the response to Hurricane Katrina than did White Americans. In this article, we consider claims about racism in Katrina-related events in light of (a) our program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group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 of racism and (b) the meta-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Liberation Psychology (LP). First, this analysis suggests that White Americans may perceive less racism in the Katrina disaster because they are less likely than African Americans to know about historically documented acts of past racism (e.g., following the Mississippi flood of 1927). Second, group differences may arise because African Americans and White Americans face divergent motivations regarding perception of racism. Whereas African Americans may have motivations to be vigilant for the possibility of racism, White Americans may be motivated to deny racism because it constitutes a threat to social identity and to the legitimacy of the status quo.  相似文献   

20.
李晓灵 《社科纵横》2006,21(5):127-128
本文通过对延安《解放日报》组织传播特色的研究,认为延安《解放日报》的传播是一种强调下向控制和导引,凸现领袖思维,严密而系统,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导引型组织传播,并对其积极影响和消极意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当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