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表象是艺术感知和传达中的基本信息元素,它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等多种形式,艺术表象在通感发生过程中的转移形式被称为通感表象.它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当感官接受外界信息时引起了记忆表象,潜在地发生了想象表象及其转移和联接,在通感过程中表现为通感表象在通感意象作用下的联通和挪移.儿童艺术活动中的表象的生成与转移、抽象过程与成人相比更加清晰,表述更为简洁直白.儿童画是物理表象和情绪表象的混合形式,因而也是记忆表象与想象表象的混合形式,儿童由"表象储存"形式逐渐发展到"表象改编"形式而向"意象"掘进,最后出现"审美意象"而导致通感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东方审美至境——“通感”再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感”是东方审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理论范畴,从完整的意蕴上说,它不仅是一个独特的美学概念,而且是东方美学意境的主要立足点和理念归宿。“通感”作为审美实践,在古代中华文化中有十分丰厚的经验积累,但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却不多见。一般观念中认为“通感”主要是感官挪移、假借型的修辞方式是不妥当的,“通感”范畴诚然在知觉表层有时会表现为感官功能的错位效应,但那只是追求混融一体的直觉经验的副产品。在东方哲学境界里,对直透本心的全息经验往往视为最佳心象体验,而将明晰的语言符号表述置于不得已而求其次的位置上,因为“言不尽意”的困境确实是存在的。为了突破这一遗憾,先哲们创造了“通感”的表现形态,利用语言符号作为踏板来指代超越符号所指的混成审美体悟,如佛学的“九识论”、道家的“得意忘言论”、禅宗高僧们大量独步象外的诗偈与语录,这一切,岂是视听挪移的传统“通感”观念所能包容的!进入“以心观物”全息境界后的“真意”揭示是打成一片的内省经验,堪称东方美学的理论精髓。所以“通感”的中心应是全息化的整体经验,局部的修辞方式只是相当次要的表现。人类对于圆融心象流的解读和传播努力是人生格局的重要提升,这不仅由古代先哲们的不懈追求可以证明,  相似文献   

3.
"心赏"是古汉语中一个常用的词语,意思是心灵的欣赏,与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所讲的"内在感官"类似。中国现代美学家邓以蛰、冯友兰等人力图将"心赏"提炼为一个现代美学和艺术学概念。王一川在冯友兰和宗白华的基础上,用"心赏"来论证艺术公赏力。"心赏"可以成为一个现代美学和艺术概念,而且尤其适合作为艺术学概念,我们可以将"心赏"界定为针对艺术的高级"欣赏",以区别于包含自然、日常生活在内的一般"欣赏"。找到独特的概念,是艺术学学科建构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4.
感觉抒写是研究者对莫言文学表现艺术的重要关注点之一,但这种关注基本上聚焦于莫言作品中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的表现及通感艺术的运用。其实,在莫言的文学表现中,更主要的是基于感官又超越感官的心灵、精神或灵魂触动,是对人、事、物的整体感觉与核心体悟。莫言让笔下所有的故事都进入自己的感觉场,故事中的人物成为感觉中的自己,主人公的处境就是他感觉中的世界,他以丛生的感觉与丛生的思维写出了"普通人的传奇和传奇中的普通人"。丰富的感觉组成了莫言小说的氛围、细节、场面,构成了作品"密集的事件"与"密集的人物",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感悟则构成了作品"密集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通感略说和张宗■的通感艺术邓祝仁张宗拭的小说里有许多通感句例,很值得重视。通感,是指五官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化。它的本质和基础是心理感应,或说通感效应。近代科学实验证明,人的几种感觉能够沟通和转化,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彼此交错...  相似文献   

6.
李庆瑶 《理论界》2012,(2):118-119
"不用禅语,而时得禅理",可说是王维山水田园诗中"入禅"之作的艺术特征。这种"诗禅结合"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以禅入诗,以清静之心"妙悟自然"的艺术思维;二是以禅境写诗境,将禅理融于万物万象的感性形式之中,从具体生动的形象画面里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思想倾向,达到"物我两忘",诗情画意与禅理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可以说,禅宗思想为王维提供了诗歌创作的新境界,并促使其用一种新思维方式来观照、反映世界。  相似文献   

7.
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是一种以情感为中心的全身心的投入.透过语言形式把握作品内在精神,应目而会心,体味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感悟,与之发生共鸣,并依据审美者自己的人生经历,见出卓异之处,生成灵心妙悟.  相似文献   

8.
钱钟书长篇小说《围城》中运用了大量新颖的通感,为小说增色不少,但同时也给翻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以《围城》为研究对象,并结合茅国权和简·凯利合译的英译文进行语料库对比研究,将原文和译文中通感按照通觉的不同进行分类和检索,并借助一定的语料库软件检索得出数据,考察《围城》中通感分布规律,并从语篇和通感构词两方面对典型范例进行观察,分析其文体效果及其在译文中的再现情况.研究发现《围城》中语篇类通感34处,在译文中除了1处通觉发生转移,其余均保留了原文的通感;而通感构词类艺术手法在原文中共计出现30处,译文仅保留10处,译文通过意译的方式只传达了语义,但通感的微妙意蕴却丧失殆尽.  相似文献   

9.
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通感,是指语言描写中的“感觉挪移’现象(详1962年第1期《文学评论》)。这是一种修辞格式,也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运用得巧,可以造成特殊的文学效果,给人以新鲜感,朦胧美,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用属于描写听觉感受的“闹”字,以形容视觉中的感受——红杏花的繁盛,按常理,是说不通的,因为人的感觉分析器的“单项性”决  相似文献   

10.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如果说文学创作的过程是"以文传心"的过程,那么文学接受过程则是"以心会心"的过程.因此,尝试从"以心会心"的视域对中国美学接受思想进行一次梳理和整合,在彰显中国接受美学所具有的内视性和内运性之余,以期引起学界对中国接受文论的理论特色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从长时段视野看,中国现代美学可以20世纪80年代为转折点,分化出两个不同的美学时段,即中国现代美学Ⅰ和中国现代美学Ⅱ.中国现代美学Ⅰ是社会革命年代的美学理论,主要体现出心灵或精神因素的主导,具有心化美学特质,属于中国现代社会革命时段的审美认知与实践论美学.这种社会革命的显著特征表现为,属于一种从转变现存政治秩序的"小革命"最终走向改变现存社会与文化秩序的"大革命",其深层资源却来自中国古典哲学固有的心化传统,而这种心化传统恰恰又是中国现代文学及文化革命的对象,由此形成革命资源与革命对象相同一的"吊诡".导源于以中国古代儒家为代表的心化传统的现代心化美学,宁愿为了艺术的审美认知价值与社会实践价值而悬置起实际的物质生活层面,从而集中供奉精神生活层面,并以"精神变物质"为深层美学信念.从希望中国出现"世界性大思想家"这一"李泽厚之盼",可集中见出这种心化传统在现代的强势存在.  相似文献   

12.
李有亮 《社会科学》2007,(6):185-189
人体感觉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整体性的动力结构系统,而视觉正是这一系统进行运作的"特殊中介".视觉具有工具性特征,其它知觉都须借助视觉意象的参与,才能确立起自己的感觉形象;视觉还具有主动选择功能,这就使任何感觉都具有了某种倾向性.这即是"视觉意象"在诸种感觉活动中所起的特殊作用."通感"的发生,终究是诸种感官活动在某种特定情态下,向视觉这一最重要、最能接近事物本质联系的感觉形态转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5,(5):112-115
光,是自然表象;觉,是行为活动;心觉,是心理活动。语言存在"心觉是光"的概念化事实。基于体验哲学理论,光符与觉符暗藏体验性关联。由于人类体验与心理的联觉通感,光概念向心觉概念发生投射,获得心觉喻义;"觉"因为与"光"源从相同体验而转获心觉语义。语言中其他一些概念,凭借与光概念的某种相似经范畴化归入光域,沿袭光→心觉的进化轨迹,同样传承心觉意蕴。这就是心觉隐喻的认知机理,它揭示了认知作用语言的体验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张晚林 《阴山学刊》2006,19(2):24-29
徐复观对中国画人艺术修养之嬗变的心性学考察,论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到"一画"之间的精神升进关系,而这种升进正是画人人格修养工夫之所致.在此基础上,徐复观进一步提出"画的究竟义",由此可以解明艺术在以心性学为主导的中国文化中的根本精神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的国内环境和世界全球化格局,使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不断加强.一方面,我们不断吸纳世界各国文学营养,以激活中国文学自身的创造力;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学也逐步走出国门,得到外国文学界更多的认可.从时段特征来看,它呈现出由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粗放挪移,到九十年代的调整变异,再到二十一世纪沉淀寻觅的发展轨迹."世界性因素"拓展了中国文学的艺术表现空间,带来了文学观念的深层变革,为中国文学参与世界对话,提高艺术水平注入了"造血干细胞".如何使文学的"世界性因素"转化为本民族内在的创新动力,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仍然是中国文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论与心论     
心哉美矣。《文心雕龙·序志篇》的这句赞语,其言内之意是说;“心”这个词很适宜作书名;其言外之意则暗示:“心”这个器官在艺术创造中作用重大—言内言外,都有些艺术心理学的意味。中国古人视“心”为思维器官,故刘勰所云“文心”,虽特指“为文之用心”,若引伸开来,不妨将其视为“文艺心理”的简称或缩写。“文心”何在?她不仅跳动在诗词歌赋戏曲小说以及书画乐舞等各种体栽的古典艺术作品之中,而且绽放为文论画论书论诗话词话曲话以及小说评点等千姿百态的艺术理论之花。站在现代心理科学的高度,重新审视、评价中国古代文论,不难见出  相似文献   

17.
艺术通感,是指艺术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能对各种艺术触类旁通,甚至融会贯通;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经常有感于物,有悟于心,从而左右逢源,促进创作。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古今许多优秀艺术家身上,而且各行各业的有心人也往往在其本职工作中感觉到类似的情形。可见,通感的存在,决非某些人故弄玄虚。但是,如何从认识论的角度,并落实到心理活动上,来解释通感的产生和运用,这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邓红蕾 《江汉论坛》2007,(11):75-80
禅宗作为佛教哲学中国化的典范,是印度佛教与中国哲学"杂交"的产物,印度的佛教理论为禅宗提供了一个佛教化的"肉身"与"外形",中国哲学则为她提供了一个使"肉身"立起来的"骨架"与令"外形"动起来的"血液".二者的双向变形,实现了佛教版的"肉身"与中国式的"骨架",禅定状的"外形"与直觉型的"血脉"的完美契合,其"心即真如""悟真"理论的创立,具有深刻的理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熊国华 《江汉论坛》2004,(10):109-112
李商隐诗歌的心灵性结构不同于以前的叙事性结构、描绘性结构、抒情性结构、涵括性结构和梦幻性结构,标志着诗人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构思能力的重大突破,完成了唐诗由主要对外部世界的描写进而向心灵世界拓展的艺术转型。其诗歌的心灵性结构打通了人与世界的阻隔,建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审美关系,超越时空限制,重整现实秩序,展示了人对自由与无限的追求,为中国诗歌史提供了新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20.
徐复观对庄子美学的发明及其误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出版的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一书,对庄子美学做了深度的发明,于奠定庄子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开山地位厥功甚巨.徐氏把庄子美学诠解为中国艺术精神,企图在技的层面上与道会和,导致如下连续的困境:(1)把技外见道误读为技中见道,合乎常识然而却违异庄子本意;(2)引入现象学的纯粹意识以解读"心斋",将之定义为审美观照,成为技中见道说的反证;(3)把"天地精神"读作艺术精神,颠倒了庄子思想中自然对艺术的优先关系;以艺术取代审美,就无法在审美与自然的共通关系之中来为庄子美学作出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