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居环境研究,尤其是完整的山地区域人居环境研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在语义层面几乎涉及了人类知识系统的各个方面。如何科学的界定人居环境的语义对象、探寻人居环境的内在矛盾、建立系统性人居环境认知模型并进而开展实例化验证是真正建立人居环境科学的重大课题。论文从理论、技术、实证三位一体,自然、社会、人工三位一体两个基本学术观点出发,在充分融合"人居环境科学"和"地学信息图谱"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地)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基本理论框架,建立了相应的技术方法体系并进行了重庆市区域层面的实例验证。论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的系统观剖析了山地人居环境的内在  相似文献   

2.
面对中国城镇化中后期的发展需求,中国人居环境科学亟需建立科学共同体,探寻基于共性科学问题解决的认知方法和技术解决方案。景感生态学(landsenses ecology)作为近年来生态学发展较快的分支之一,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继承了中国传统人居营建优良传统,对我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首先,明确了景感生态学具有学科融合、技术支撑与多尺度空间实践引导的基本特征,将景感生态学的核心思想归纳为人感尺度的生态特征与以人为本的景感营造。其次,解构了景感生态学的技术方法,总结了物联网、趋善化模型、生态信息数据系统等多种技术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途径。进而,探索了景感生态学对我国人居环境科学的重要启示:生态过程与人类感知的全尺度交互;从分散到融合的多源数据信息优化;从景观到景感的空间营造思维转变。  相似文献   

3.
在今年"两会"上,城镇化是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也倍受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而推进城镇化,绕不开一个重要的问题——土地从哪里来?从笔者所在的苍溪县情况来看,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自我造血",不仅解决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耕地质量,也为现代农业发展搭建了平台,实现了耕地增加、用地节约、布局优化和要素集聚.对此,笔者以苍溪县为例,就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发展现状、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期刊简介《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原为创刊于1986年的《室内设计》,于2013年正式更名,是国内第一本以"人居环境"为名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西部人居环境学刊》立足西部,面向国内与国际,以全球化视野广泛关注城乡人居环境所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办刊宗旨为:秉持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探索我国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实践道路,推动学科交叉创新,为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及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等交叉学科提供学术讨论和传播的平台,促进人居环境学科的学术交流和进步。  相似文献   

5.
正期刊简介《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原为创刊于1986年的《室内设计》,于2013年正式更名,是国内第一本以"人居环境"为名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西部人居环境学刊》立足西部,面向国内与国际,以全球化视野广泛关注城乡人居环境所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办刊宗旨为:秉持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探索我国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实践道路,推动学科交叉创新,为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及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等交叉学科提供学术讨论和传播的平台,促进人居环境学科的学术交流和进步。  相似文献   

6.
李爱民 《城市》2013,(6):65-69
一、问题的提出自1954年希腊城市规划学家道萨迪亚斯创立"人类聚居科学"以来,人居环境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得到深化。20世纪80年代初,吴良镛院士提出要把人居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科学进行研究,并在1993年第一次正式提出建立"人居环境科学",将人居环境理论分为传统建筑学阶段、广义建筑学阶段和人居环  相似文献   

7.
论文针对我国城镇化逐步从平原地区向山地发展的客观情况,拟从国家城镇化战略和山地城乡规划研究的科学意义提出学术思考。分析了山地城乡规划思想的学术基础。提出了山地城乡规划工作当前面对的问题,当前我国山区面对资源环境保护和人地关系的矛盾,以及山地城乡规划发展中人才队伍的缺陷和问题。论文提出对山地城乡规划科学思想的几点认识:关于山地城乡规划的生态学思想;关于山地城乡规划统筹和集约发展的科学思想;关于山地城乡规划防灾减灾的科学思想等。最后,阐述了对我国山地城乡规划的队伍与平台建设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1人居环境科学1.1人居环境科学概述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其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便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相似文献   

9.
随着山地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及社会老龄化,当今社会对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的关注日趋密切,一些历史街区人居环境与健康的应对策略探索迫在眉睫。以重庆小街片区人居环境适应性改造实践为例,通过调研分析该片区当前人居环境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从人的健康需求出发,以空间分异和CAS理论为支撑,提出相应的适应性改造原则和城市阳台理念,总结出重庆地区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改造的空间迎合、景观渗透、"阳台"空间等具体策略,以期对山地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内涵丰富,其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诗意的栖居环境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回溯历史,一个国家的进步始终是与美好的人居环境相伴随的。展望未来,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美丽中国建设为国家第二个一百年奋斗擘画了新的美好愿景,更为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了最重要的引领目标。面对美好生活向往和美丽中国愿景,人居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重大而迫切的研究与实践命题。  相似文献   

11.
出于材料、视角等方面的限制,此前的多数山地民族聚落研究存在缺乏聚落空间整体观、历史研究稀缺等问题。本文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生成整体论,融合人类学、形态学等学科方法与材料,探索了对山地民族聚落人居环境开展历史演变研究的可能方法。文章首先厘清山地民族聚落"山体、河流、水田、山林、村庄"的人居环境范畴,并且认为应从河谷等区域层面进一步加深整体认识;其次,本文介绍了从民族志文本与聚落空间信息两者出发,再现或部分再现聚落演变、生成过程的方法;最后,文章认为,生存压力、生计模式与聚落空间这三者的辩证关系是聚落空间演变的核心问题,须在研究中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社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三农"问题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和关键,为妥善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国家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创新机制,(以下简称"挂钩试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30年城镇化发展进入中后期。整体的城市和乡村建设,由快速发展进入到稳步发展,由增量发展转入到存量发展,由粗犷型发展进入到精细化发展。建筑大类本科教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宽口径学科知识和专业应用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知识结构变革需要。以人居环境科学思想融贯和学科凝聚的观点,表述建筑大类现代教学综合性和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论文讨论了川渝地区学术内涵发展和人才成长,成渝高校在学科建设、学术创新、前沿研究等方面,要形成合力,凝练科学问题,创新理论建树,探讨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阐述了协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社会现实意义。以所在成渝六校联合毕业设计的两次实践案例,深入讨论成渝高校“人居环境”联动教学的理论与方法认识。最后,总结了建筑大类教学观念改革与创新的探索性思考:1、本科高年级教学观念中适当植入“人居环境”的综合思维和课程技术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融贯能力,整合建筑大类教学内容的共通点和合理内核;2、我国新常态时期,面对学科的变革和发展、市场的收缩和精细化,建筑大类本科知识结构需要提出宽泛性和兼容性教学改革,加强社会知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十八大报告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的提出和我国首个城镇化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的新趋势。包括洁净空气、环保制度等在内的生态型公共产品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供给状况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决定着城镇的生态化水平。因此,本文拟从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生态型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其供给内容、方式及瓶颈,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供给主体多元化、供给方式市场化、供给资金专门化、供给体制健全化的"四化"策略,力图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月1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正式颁布,这一决定是我国地质工作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决定>中提到,"矿产资源勘查滞后,重要资源可采储量下降,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地质工作,是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乡建设、开展国土整治的重要基础,是防治地质灾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蓬勃、快速发展时期,必须在加强矿产资源生产的同时,以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景观"作为一种反映人(主体)与自然(客体)相互影响、动态关联的景观对象,其概念最早源自西方文化地理学界。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其作为一种遗产对象纳入世界遗产范畴,强调从价值意涵层面对历史遗产进行文化解读与传承。作为一种新的遗产对象,文化景观突破了传统"自然—人文"、"有形—无形"、"保护—发展"二元认识论的局限,强调以一种综合、整体、动态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去看待和理解历史景观对象,引发了世界遗产界对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问题的重新认识,同时也为我国历史城镇景观的保护、地域特色的塑造以及传统人居环境的持续发展打开了新的视野。本文旨在以文化景观视角切入历史城镇空间文化关系的分析,应对当前西南地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地域空间文化特色遭受现代化冲击的现实问题;以复合、动态的方式,将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作为一种文化景观对象加以研究,探索创新性的保护方法。针对全文的这一主旨,本文在理论研究、基础研究以及应用研究的三个板块分别提出"建构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城镇空间文化关系分析研究理论框架"、"提炼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文化与景观演进的过程规律与动力机制"、"创新该地域内历史城镇保护更新方法策略"的三方面具体目标,并围绕上述目标形成文章的三个创新点。从研究的地域范围来看,本文所指的西南山地主要聚焦于西南地区以川、渝、云、贵四省为核心范围,直接建设于崎岖山地环境中或丘陵地带以山地环境为背景的城镇对象。研究中,在对该地域范围内45座历史城镇、村寨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文章重点选取了四川阆中、仙市、自贡、罗城,重庆磁器口、西沱,云南大理、丽江、独克宗、诺邓以及贵州镇远、青岩、肇兴侗寨等13座西南历史名城与村镇作为论述的典型案例。在文化景观视角下,这些城镇类似于一种"有机进化景观"。作为历史城镇,它具有"物质"与"文化"的双重属性;作为山地城镇,它又呈现出"人工"与"自然"融合的特征;作为进化中的城镇,村寨与城镇则可归并为时间长河中城镇发展不同阶段的状态。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第二章"文化景观遗产概念的发展与价值启示"是对理论背景与现状问题的综述;第三章"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城镇研究方法探析"是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的建构;第四章"西南山地历史城镇发展背景与文化类型梳理"是对本文研究地域背景的梳理与案例城镇的筛选;第五、六章节"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景观演进过程分析"与"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文化动力机制提取"则是基于第三、四章节的理论建构与案例选取,对西南山地案例城镇的基础研究;最后,第七章"文化景观视角下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保护方法"则是基于全文理论与基础研究的一种实践应用探索。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历史城镇"文化—空间—时间"的多维分析框架,从理论研究层面创新了历史城镇的研究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地域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共性与特性的分析,文章总结出了西南山地历史城镇"初生聚核、发展分异、成熟组织、衰败退化"的演进规律,以及"人居、职能、历史、精神"文化对城镇景观"默化、主导、牵引、渗透"的动力机制,丰富了关于该地域中历史城镇建成环境基础内容;最后,基于前述研究,文章提出了"景观—文化"协同演进的历史城镇活态保护策略,将历史城镇景观演进规律与动力机制作为城镇现实与未来发展的方向指引,创新了历史城镇的保护方法,强化了理论与基础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背景之下,寻求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模式已成为普遍共识,由高碳粗放的发展模式向集约高效的低碳乡村发展模式的转变将是未来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分析现有乡村"高碳排"与"低碳汇"的现实问题基础上,认为保护乡村生态空间布局,协调乡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价值平衡是构建低碳乡村人居环境模式的关键所在。随后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价的核心技术,构建了适宜乡村的绿色基础设施评价体系,同时将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评价体系中,并对所研究区域的乡村人居环境进行分析评价。最后,结合"增汇减排"的低碳目标,进一步提出乡村景观格局优化和重组的具体策略,旨在为探索适合生态敏感区乡村的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席卷全球,给全球带来了巨大冲击,不仅严重危及民众的身心健康,也阻碍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现代城市公共健康系统与预防突发公共事件机制的诸多不完善之处暴露无遗。各国的应对策略显示出不同经济、社会、文化下人居环境的现实问题,人居环境建设对公共健康的影响再次引起关注。本文回顾了社会发展进程中人居环境与健康的研究历程,综合国内外关于健康城市的研究框架、方法与理论,以我国人居环境科学为核心,提出"健康人居环境"研究初步框架,综合考虑规划、建筑、风景园林三大学科与公共健康领域,探索健康与人居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从物质环境、非物质环境与健康人群三个角度阐述了人居环境与公共健康的关系,希望能为提高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注重城镇建设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促进中国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第一届中国西部人居环境学术会议",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学科共同探  相似文献   

20.
吴昊天  杨郑鑫 《城市》2015,(4):42-46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城市新区成为城镇化的重要发展区域,新区如何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以解决老城存在的人居环境问题,满足和容纳更多的人口增长需求,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以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广州南沙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及大连金普新区五大国家级新区为例,通过梳理国家级新区的特征、任务和角色,探讨城市新区在空间结构、空间布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策略,探索城市新区人居环境营造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