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原有的居住社区,生态居住社区日益受到关注。成都进行生态居住社区规划,有利于成都进一步提高信宅社区建设的质量,有利于将成都市顺利建设成为西部人居环境最佳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可以引导信房消费者选择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态住宅。那么成都市生态居住社区规划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有哪些?国外生态居住社区规划义给成都市生态居住社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改革目标,应对新型城镇化内涵式发展要求。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的基石,社区规划是社区发展的有效途径。从社区治理层面延展社区规划内涵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社区、社区规划与社会治理三个基本概念辨析出发,探讨社区规划深入社会治理创新的基础和机遇;同时以重庆市首个城市社区发展规划为例,论述社会治理创新视角下社区规划的地方途径。研究认为,公众全过程参与社区规划和有效的行动计划是实现社区治理乃至社区发展的关键;由于地方自然、人文和经济水平的巨大差异,探索社区规划的地方途径是社区规划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3.
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决定着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创新社区治理有赖于合理的制度设计。本文着眼于社会协同治理的时代号召,从当前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及问题出发,阐述了社区规划在社区治理创新中的实现路径,对公众协同式规划、规划师的角色转换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制社区向多元化社区转变,大多数老旧社区已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此,本文从社区规划角度,以成都市玉林社区和曹家巷社区为例,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法,分析研究社区矛盾冲突问题,以满足各类住民的社区使用要求为前提,探索使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改善方案,从而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中存量社区更新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资源从行政配置走向市场配置,中央城镇化会议亦强调"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以新区建设为主的城市建设方式正逐步转向增量与存量并行的城市经营。本文以厦门沙坡尾社区更新行动规划为例,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存量社区的规划转型,即"从空间设计走向制度设计,从政府主导走向自发生长,从大规模重建走向小尺度更新,从快速式突变走向渐进式营造"的更新策略,建立社区营造中心、产业培育机制和空间管理系统,以创新机制引导传统社区的有机更新。  相似文献   

6.
王红 《城市》2018,(2):19-27
笔者基于珠海拱北口岸城市枢纽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少机动车吸引"的核心理念为指导,针对存量土地,优先落实交通设施用地,强化城市交通枢纽作用,并考虑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换乘.提高存量地块土地效益,尽量选择"少机动车吸引"需求、 依赖公共交通的用地类型,通过开发强度校核,避免片区交通拥堵.通过土地利用多元化策略,提升片区活力,发挥枢纽地区优势.通过城市设计指导,丰富城市天际线,从而有效指导茂盛围地区交通组织和存量土地利用开发.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面临着空间资源有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问题。城市存量土地更新成为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论文阐述了城市存量土地的内涵,分析了城市存量土地类型与基本特征,构建了“权力—资本—民生”三大驱动力交互作用影响的更新动力分析框架,重点分析讨论了居住类存量土地的“政府+社会”协作更新机制、产业类存量土地的“政府+市场”协作更新机制、公共设施类存量土地的政府主导更新机制、公共空间类存量土地的政府主导更新机制以及历史文化类存量土地的多方协作更新机制等五种更新驱动作用机制,以期为城市存量土地更新制度设计与治理优化路径制定提供依据,更好地推动城市更新的协同、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璐 《城市》2018,(7):36-42
针对山水城市在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其"城市双修"的目标、 内容和方法.以天津市蓟州区老城更新规划为例,明确了重塑"山—水—城"生态景观格局与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的规划策略,提出了挖掘存量用地资源、 创新城市治理手段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城市由增量建设进入存量管理阶段城市环卫设施所面临的配置与管理水平提升问题,转变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以增量思维为导向的规划理念与设计方法,以重庆市城乡全覆盖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渝中区环卫设施布点规划为例,从规划、土地、城市治理三方面提出存量条件下普遍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结合存量规划的地方特征,通过梳理城市存量空间——重庆市渝中区城市环卫设施的若干问题与认识,建议城市存量更新规划应从规划理念、方法与规划师三方面探索转型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多数滨海城市的填海造地历程曲折,均经历过粗放式的"野蛮生长"过程,到如今填海造地区域土地已渐趋饱和状态。但是,由于过去的土地错位发展,其绿地系统普遍存在规模不连续、开放共享性不足、生态脆弱、防灾性能差这四类问题。以天津市滨海新区填海区域土地利用与绿地系统为例,提出建立"存量绿色土地库",对填海造地区域的存量土地进行生态修补。  相似文献   

11.
珠江三角洲农村社区"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形成了大量低效的集体建设用地,随着区位的提升,都市区的形成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了存量建设用地的更新改造.如何在发展中优化结构、提高存量国土空间资源使用效率、保障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落地以及提升城市空间品质?2009年,国家、省、市和地方政府各个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相似文献   

12.
正国家推进实施资源节约优先战略,明确提出要"控制开发强度,节约集约利用地资源,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要"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要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就目前看来,节约集约用地不仅是形势所迫,必须统筹推进,而更应成为落地生根的行动规范。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了"存量时代",旧城更新作为优化城市资源、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已成为目前学界普遍关注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旧城既有城市环境的高密度特征与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对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和城市文化特色延续的关注,超越了对建筑形态、城市功能等纯粹专业设计层面  相似文献   

14.
城市存量土地是可以利用的最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认真探索加强管理和合理利用城市存量土地的措施和办法,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交通拥堵是国内城市中心区面临的难题之一,许多城市已经进入用地的存量发展阶段,以增量交通设施建设为主的交通拥堵治理策略已难以为继。以位于广州市中心区的环五山片区为例,研究提出存量发展阶段下的交通治理对策应转向存量设施的效率提升,遵循存量优化和适度建设的原则,从强化公共交通出行、挖掘道路潜力、扩充道路容量、提高转换效率等方面提出拥堵治理的相关措施,对缓解环五山片区的交通拥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华中科技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四年级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以武汉市中心区风光村更新改造设计为题,探索了存量建设背景下城中村社区的城市设计策略,并尝试了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计划。论文研究选取一典型小组,由城市存量建设背景解读、经过健康社区等理论分析、到基于光环境的社区更新设计,取得了师生共赏的学习成果。论文通过对此典型小组学习成果的阶段性展示与评述,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导引和与学生学习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存量建设背景下城中村健康更新设计教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住区建筑"作为我国城市存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的数量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建,其品质问题突出亟待改善。住区建筑及其营建问题涵盖范围广泛,不仅涉及居住环境硬件条件的改善,而且包含住区生活场景和空间特质的传承以及多要素、整体性的品质提升。据统计,我国现有城镇住宅存量约等同于欧洲主要国家的总和、日本的四倍,我国北方城镇住宅的二分之一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欧洲各国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设计实践呈现出"面广量大"的态势,但总体而言是基于城市增量发展的快速需求,由此造成较多宏大叙事般的城市形态扩张以及标准化空间产品的蔓延,并带来社会空间破碎、生态环境破坏等负面问题。而随着中国整个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化的主要驱动范式正由增量扩张逐渐转向存量更新;在此背景下,城市设计实践不可避免将走向"精细化"。这在一系列的中央会议决议及文件中得到清晰的表述,例如《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  相似文献   

19.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的突发,是对城市基层社区应急防控能力的一次大考验。在此背景下,作为国家空间治理体系的最小细胞,社区的预防水平与抗疫能力成为重要议题。基于城市社区规划与现代流行病学研究,提出了"社区体检模型",使用截止4月15日南宁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数据及行政区划空间数据,以15分钟生活圈作为最小评价单元,从源—汇城市人系统、点—群公共点系统、集—散流行病系统三个平行层面分析了南宁市中心城区范围内评价单元的社区健康指数,分析得出低于5分的亚健康单元,主要分布于城市中心地带,有着较高的建设密度与较差的通风环境。并借此提出针对性的规划管理建议,以期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威胁下社区有效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认为我国相对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空间路径将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盘活"。以宁波市大梁街片区为实证,分析并总结了当前大城市中心区更新与存量盘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典型问题。借鉴国内外的相关发展经验与方法,在梳理既有显性存量规模和计算潜在隐性存量规模的基础上,提出复合功能引导、空间品质提升、三维交通系统组织等具体的规划设计对策。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心城区存量盘活的特征进行了拓展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原则、方法和需要跟进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