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着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和全球化等社会思潮.这些多元化的社会思潮通过广泛传播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产生了消极影响.其影响人们对指导思想的正确选择,有人甚至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意识形态;动摇人们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共产主义渺茫论";致使人们追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削弱了人们的民族价值观,追求"普世价值"等.为此,在社会思潮多元化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有效对策.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辩证否定社会思潮,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思想阵地.  相似文献   

2.
司马光的《稽古录》共三十六条“臣光曰” ,概括出“人君之道有一 ,其德有三 ,其才有五” ,是司马光帝王为政思想的集中表述。司马光提出人君五才论 ,是在考察了历朝历代帝王之后 ,根据才能的高下 ,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和乱亡五类君主。五才论重点在于论述如何守成。司马光为帝王推出了一整套守成的方案———“仁、明、武”修心三德与用人治国之道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探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课题。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拙文试图就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结构,以及承认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与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关系等问题谈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一道德是人们社会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现实的经济关系的反映。恩格斯说:“一切已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人们自党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进一步考察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党的十五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阐述。一、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要分两个阶段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第一次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的学说,即共产主义社会将经历“第一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作为社会主义,以区别于它的高级阶段;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划分为几个阶段的思想。这些思想的提出,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主义社会初级发展阶段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又说“在我国已经发展到建立起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提法看来似乎是矛盾的,实际上并不矛盾,而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马克思说,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任何社会从建立起来到充分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我国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已经建立起来了,但是,无论生产力、生产关系还是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都还不够完善,还不够成熟,还需要进一步发展。这就是说,我国现在还处在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初级阶段。这是我们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和其他问题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人源于天地,而立于天地之间,可以说是天地的派生物,那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来自《周易》里的话很好的诠释了天地之道与人生之道的关系.我想很多人都很熟悉,尤其是前一句.很多人都明了它的意思,但我认为在这儿还是有必要把它解释一下,意思是: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要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中"法治"与"德治"思想的梳理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和德治是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根本手段,也是引导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德与法伦理辩论的主线."德治"是儒家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儒家的德治论并非简单地主张"德主刑辅",而是倡导据德而治以反对当时法家威慑主义的刑治.引道德入律法最终也起到了扼制任意立法和专擅杀戮的社会效果.汉代的引经决狱、隋唐宋明清的法律道德化都是儒家德治论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扬,符合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大原则.战国时期法家法治思想不乏变法、务实的伦理价值,但其"法""刑"演变成为酷吏严刑的时候严重相悖于法治的固定性要求.梳理"法治"与"德治"的伦理纠结启示我们,道治和法治博弈有度,合理发挥各自作用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得到贯彻,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违背这个原则的错误倾向正在得到纠正。这是经济改革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之一。但是,在落实“按劳分配”原则的同时是否需要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的问题,现在仍然存在许多分歧意见。有这样一种观点:“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就不必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了。”理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没有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仍然是个人谋生的手段,这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只能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而不应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在他们看来,既  相似文献   

9.
贫穷,塑造了你什么?--看高校特困生的心理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霞 《社会》2001,(3):12-14
卢梭有句名言“人人生而平等” ,可时至今日 ,这句话只能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而已。不管我们承不承认、喜不喜欢 ,人类社会从来就不曾真正平等过。中国出现了潇洒倜傥的高收入阶层的“阳春白雪” ,也出现了窘境丛生的低收入群体的“下里巴人” ,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据调查表明 ,中国目前有80 %的财富集中于20%的人手里。相对于另外的80 %人来说 ,富者越富 ,穷者越穷 ,贫困正在肆虐着他们的生活 ,更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理。有谁在关心贫困中生活的人们的心理健康?又有谁在关心象牙塔内那挣扎在贫穷的阴影之下的特殊一群…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党中央作出这一论断的重大意义党中央关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论断,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以往在很长时间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直存在急于建成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思想。现在能够明确认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思想认识上很大的转变和提高。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针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把未来社会具体划分为三个阶段: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即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后来通称  相似文献   

11.
帛书《道原》和《淮南子·原道》《文子·道原》是三篇反映道家道论思想的重要文献。首先,这三篇文献从本体论的角度对“道”做了深刻论述,肯定“道体”具有“无”与“一”的特性;不过它们的具体诠释又是有差别的,如“无”有“虚无”“,一”有“统一性“”唯一性”和“本原性”的涵义。其次,这三篇文献都从“道用”的层面来展示了本体之“道”,但其如何展示有差异和侧重,如对于“道用”之“无”的诠释即有“虚无”和“无欲”两种。归纳起来看,这三篇文献所反映的早期道家的道论思想在宏观上是大体一致的,但亦有一定的差别、变化和发展,其中从帛书《道原》到《淮南子·原道》的间距较大。  相似文献   

12.
关于趋同论     
本文的目的在于批判趋同论.这一理论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而消极面是主要的,它使人们不能认清世界经济发展的势态.趋同论是廷柏根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它的基本观点是:正在产生一种脱离共产主义经济和自由经济(即国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极对立面的运动,每种制度都吸收另一种  相似文献   

13.
《论语》“君子儒”思想对当今知识分子如何完善自己的道德追求和学问修养具有很深刻的启示。君子儒是“成人”与“达人”的完美结合,“学与德”、“学与智”相辅相成是当今中国知识分子完善人生实践的重要渠道,“仕而优则学”是那些入仕的知识分子保持尊严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4.
《论语》中"道"的语义内涵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它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儒家著作中"道"的阐释,对于深化孔子思想的研究以及诠释中国古代哲学中儒、道学说极具重要价值.儒家经典文献<论语>是集中孔子思想主张的重要典籍,其中,孔子论及"道"的地方多达90次,且与"君子"、"天下邦国"、"德与仁"、"义"、"礼"等诸多概念相联系,也是指导和衡量这诸多后者的准则.结合<史记·孔子世家>、<礼记>、<淮南子>等史料中有关孔子"行道"的记载可见,前人"忠恕观"、"仁、义观"、"自然规律观"、"统治工具观"等对孔子"道"的解释偏于狭隘,不利于对孔子"道"之丰富内涵的体认和诠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发生了剧烈变化,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理论界对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也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一)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影响 1.“二律背反”论 有些论者指出,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给道德带来消极影响,道德建设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价。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道德进步是“二律背反”的关系。他们的理由是: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伴随着道德退步,其基本特征是经济的发展与人本身发展的尖锐对抗。市场经济是跨越社会制度的,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出现的道德沦丧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也会同样出现。②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向中我们的现实社会中也确实产生了许多道德滑坡现象。主要表现在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卖淫嫖娼、见死不救、权力腐败等消极社会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上。上述丑恶现象与市场经济有着必然的联系。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开启了个人对自我利益的关心这道闸门,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洪流才不可遏止,上述现象便无从根绝。 2.道德爬坡论 持“道德爬坡论”的论者认为,市场经济的推进  相似文献   

16.
老子将“道法自然”的天道与“上德不德”的人道联系起来考察“圣人之德”的理想人格,认为“圣人之德”的显著特征是“上德不德”和“上德若谷”,并以“道法自然”的思维方式,提出了“圣人之德”的成长之道:私寡欲、守柔处弱和清静无为。  相似文献   

17.
刘益 《学术交流》2006,(1):61-64
从历史上看,劳动力所有制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范畴。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是自由人这一本质规定决定了劳动力归个人所有。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追求自由的历史,只有在共产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中,人们才获得真正的自由。否定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其实就是否定共产主义的自由本质。  相似文献   

18.
殷其靁,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敢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靁》是一首妇人闻雷声望夫速归的抒情诗,而序谓“劝以义也”。毛傅谓“大夫远行从政,其家室能闵其勤劳,劝以义”。朱集传解释时,又加上“美其德”三字。但全篇只闻妇人呼归之声,並无一字涉及“劝以义”,“美其德”,清代姚际恒,方玉润已驳其凿。此诗的结构很简单,三章一意,复沓迭诗。每章六句,首句三字,次句五字,馀皆四字,为杂言诗。二三章的第二句换了一个字,第四句各换了一个字,但诗的基本意思未变。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富民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思想的系统化、理论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全面地、系统地总结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经济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富民思想的基石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使人民富裕。但由于“左”的思想影响,过去人们只是从生产关系上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而忽视生产力的重大意义。特别是由于林彪、“四人帮”宣扬“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使人们“谈富色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到一个拐点,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行“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要正确认识、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的双刃效应,经受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要将适时提出并解决直接影响其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为第一要务;要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