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茶文化起源于巴蜀地区,也就是中国的西南。道家尊道贵德、重人贵生、天人合一等思想成为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和重要源泉。中国茶文化与茶产业呈现了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茶文化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中国茶产业走向高效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侨务公共外交是当代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引导性、双向性、公共性、公关性、长期性、文化性等特征.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的核心问题是海外华侨华人的参与,其本质是中国的国家营销,目的是构建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3.
美国政府网络外交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外交已经日渐成为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政府近年来非常重视网络外交。美国的网络外交已经从理念到实施不断地完善,其网络外交的实施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直接为政府当前的外交活动服务,向世界说明美国的政策;二是广为传播美国式的民主自由理念和价值观,从长远着眼积淀影响。在对华外交中,美国也积极利用网络外交,比如在奥巴马访华、上海世博会、谷歌退出中国市场等事件中,美国均积极利用互联网手段进行宣传。美国政府的网络外交,是其巧实力外交的一个体现,通过互联网的高效传播,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策略,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秘书文化精神与茶文化精神一脉相通,秘书的参与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茶文化丰富了秘书的人生和秘书工作内容,本文探讨了秘书文化与茶文化的渊源关系,论述了学习茶文化对于现代秘书做好服务工作、提高秘书工作效率和修生养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公共外交在中国悄然兴起,从政府到民间,从中央到地方,从决策层到学术界,"公共外交"变得炙手可热,中国俨然进入了"公共外交时代"。但同时也应当看到,中国公共外交发展不仅面临诸多技术层面的问题,也面临诸多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诸如配套机制建设赶不上公共外交发展速度;公共外交的官方色彩明显而民间力量参与不足;公共外交的理论研究跟不上实践步伐,等等。为了充分发挥公共外交的独特作用,中国应当转变政府在推进公共外交中的职能与角色,鼓励更多民间力量参与,在推进公共外交过程中实现平等交流与双向互动,还可以尝试在国外建构本土化的公共外交平台。一言以蔽之,中国公共外交需要在技术层面有所改进,在观念层面有所提升,在机制层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公共外交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必然性,而且也成为一种时代的必需。在这至关重要的时期,开展中国公共外交不但要加强公共外交主体的建设、协调公共外交的各种资源、健全公共外交体系和机制,还要改善公共外交的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公共外交活动。  相似文献   

7.
张清改 《理论界》2020,(2):73-78
茶为国饮,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茶文化的积极内涵,将其融入到当前的政治文化建设中,必将会为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养分,对进一步拓宽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加快实现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辛懿 《学术探索》2014,(12):33-37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是中国对美公共外交实践的重要背景,公共外交是中国开展对美外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结合对美公共外交实践现状,并以孔子学院、媒体为例,开展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背景下的对美公共外交作用的分析。中国对美公共外交的积极推进与落实,对于中美关系的顺利发展、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外交、涉外政策及事务一直是中国决策机制中央集权度最高的部门。但2010年9月3日,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司长乐玉成在《中国外交2009》的首发式上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外交决策、政策规划越来越注重参考公众的意见。他说,当前来自报纸、电视等媒体的信息,甚至是网民的意见,都是中国外交决策、政策规戈Ⅱ时的重要参考。“外交”从公众不得置喙的禁区到公共参与,当然是巨大的进步。但是,公众参与外交并非易事,需要一整套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公共外交在各国外交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以全球市场为经营目标的企业形态,跨国公司因其多重的国际关系角色而具有重要的公共外交潜质。利用跨国公司载体开展公共外交具有辅助经济外交,实现公共外交活动隐性化,增强公共外交的可信度,推动公共外交理论研究的发展四大优势。中国公共外交在西方遭遇的最大困难在于缺乏可信度,对跨国公司载体的开发利用有望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破解难题、实现飞跃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茶文化研究,真正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时期。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可以说起始于近20来年。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学术成果,就是学科意识的自觉和学术层面的深入,逐步形成了围绕着茶研究的三个子学科———茶学(属自然科学)、茶业学(亦称茶业经营学或茶叶商品学)和茶文化学(属人文社会科学),并在茶文化学术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走进新世纪,中国茶文化研究面临着学科地位、学术视野、资料发掘、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等新问题。只有理性地面对和成功地解决,茶文化研究才能充满锐气和后劲,在基本理论的深化、茶文化历史与现实的探讨方面有新的作为,促进中国茶文化学科的完善与提升。  相似文献   

12.
袁成亮 《理论界》2012,(10):11-13
公共外交是政府与社会组织或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其外交主体与对象具有多元化特点。公共外交主体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社会组织或社会公众。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外交对象既可以是他国社会组织与公众,也可以是本国社会组织或公众;以社会组织或社会公众为主体的公共外交对象既可以是他国政府,也可以是本国政府。正确认识公共外交主体与对象多元性特点对于发挥公共外交的"公共力",保证政府进行正确外交决策以及总结公共外交历史经验与教训,推动公共外交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维吾尔族茶文化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维吾尔族形成了一套与本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茶文化传统。茶叶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饮品进入到维吾尔族的日常生活中以后,形成维吾尔族茶文化丰富的内涵,更是成为了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重点探讨维吾尔族茶文化的形成及现状。  相似文献   

14.
媒体外交是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媒体外交经历了20世纪50—70年代末的起步和探索、80—90年代末的初步发展和2000年至今的渐趋成熟活跃三个阶段,其在取得发展和进步的同时,还面临不少挑战和制约性因素。中国媒体外交还需要"内外兼修",学习国外媒体在外交中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以适应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和需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紧密地依存在一起,各国人民之间的互动日趋频繁和深入,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在增进不同种族、文化、宗教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改善和提升一国的国际形象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世界正在进入公共外交时代。公共外交时代呼唤大量具备国际视野擅长沟通与对话,通晓世界经济、政治与多元文化基本形态的新型专门人才。为适应这一形势要求,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6.
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公民参与的扩大使得超越传统外交的公共外交迅速发展。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外交也逐渐超越最初的战争及意识形态宣传,转而寻求国家内外真正的民意支持,发展国家之间更加长远的文化关系,以及顺应国际公民社会对全球治理问题的广泛参与。本文在梳理公共外交的发展脉络并比较分析相关概念之后,着重介绍品牌国家的理念和操作实践,以期为新时期中国的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蕴涵丰厚,可是研究专著尚不多见。本书从广义文化的角度,对中国茶文化的含义、特点、茶文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中国茶文化对人类文明的作用等,进行了翔实的考察与探索,给人们以有益的启迪。本书作为一部专著具有如下的鲜明特点: (一)对中国茶文化的萌生、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茶文化所包含的茶艺、茶道、茶的礼仪和生活中与茶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茶文化所融汇的儒、道、佛诸家的思想和哲理等,都依据翔实  相似文献   

18.
现代日本已形成精神内涵更为独特、丰富的茶文化体系,古老的茶文化发源地中国在漫长的茶文化演绎过程中,并没有形成有着鲜明特点的专门的茶文化体系,而是更倾向于生活化与实用化的发展。相对于日本茶道秉承传统、自成一派、从“精神文化”普及至“实用”的蓬勃发展现状,更注重在传统文化中追求不断创新和“中庸和谐”思想的中国茶文化进入衰微停滞发展阶段。现在日本茶文化已“回流”至中国,正在生活与精神层面对中国的茶文化产生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温家宝总理对印度进行的访问除了中印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传统首脑外交和经济外交之外,对印公共外交成果同样显著。随着中印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对印公共外交有利于提升中印互信水平,加深印度民众对中国的认知。鉴于目前中国尚无成熟的对印度公共外交体系,因此不断提升中国对印度公共外交水平,使其作为首脑外交、经济外交的重要补充,有利于推动中印两国及人民间友谊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公共外交主体多元化已是大势所趋,愈来愈多的非国家行为体在公共外交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非国家行为体中的重要一员,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市场力量对政策偏好的影响以及国际市场交往中对国家形象的形塑作用是跨国公司开展公共外交的主要原因,院外活动、草根游说、雇佣"代理人"、加入行业协会、政治捐款、资助思想库、与社区建立密切联系、价值观传播等则是跨国公司开展公共外交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中国跨国公司如何开展公共外交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