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具有时代必然性。福建农业企业"走出去"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成效突出,但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时期为了更好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突破现有制约和束缚,应从企业、政府两个层面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鼓励中华文化走出去,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始终存在许多问题,效果不佳,其主要表现为:中华文化的走出去主要是政府主导型机制下的文化送出去,未能准确把握外国文化市场需求,缺乏独特的中华文化内容及其产品,导致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限。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第一,改变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思路,由把中华文化送出去变为卖出去,最终达到走进去的传播目的;第二,完善中华文化走出去机制,由政府主导型机制向市场主导型机制转变;第三,坚持市场主导,从内容选择、表现形式、市场营销等方面准确把握和满足外国受众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3.
资源约束、贸易失衡与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是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我国农业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不仅能够有效突破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瓶颈,摆脱国际农业跨国公司的垄断,而且还能够充分发挥我国外汇储备优势,确保我国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加快培养专业人才,打造我国农业领域的巨型跨国集团,从而在全球农产品供应链中占据合理席位,确立我国农业贸易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中小型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尽管中小型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体系逐渐完善,但由于融资模式对企业发展的要求和企业自身发展限制等多方面原因,使得中小型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资金不足仍然是后期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对此,应建立专门针对中小型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开发专业化、差异化产品,建立中小型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搭建"政银企"对接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广西企业为什么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分析了广西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优势、劣势,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以及"走出去"应该怎样管理,最后指出广西政府应为广西企业"走出去"创造宽松环境.  相似文献   

6.
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国家社会保障负担日益加重。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也为了由全社会共同支撑老年社会福利,日本政府实施了新增长战略经济社会展望和产业复兴计划,并鼓励老龄企业开拓亚洲市场。为了保证各项战略及计划的顺利实施,日本政府建立健全了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内外激励和保障体系。而日本老龄企业则采取管理高效化、业务精细化、服务差别化战略,有秩序、分阶段地走出去,并逐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7.
山西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山西企业在新世纪的战略选择。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山西企业既有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形势,对“走出去”的产业、主体与国别进行正确的选择;同时,政府要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相似文献   

8.
“走出去”:国内外动态研究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出去"是中国对外开放研究的一个难点,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提升对外开放层次、规模和水平的重要瓶颈。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看,整体情况非常薄弱。中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创造宽松社会环境,搭建平台整合资源,虚心学习做好规划,拓宽渠道分散风险,加大投入重视人才,发挥华侨华人作用,灵活应对西方干扰,风险防范警钟长鸣。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福建省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走出去"是新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一环,是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并迈向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对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与过度依赖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尤为关键。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作为对接台湾的新兴经济体,福建省应在推动企业"走出去"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大力促进企业走向全球获得更好发展机会的同时,极大地提升区域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王春林 《学术论坛》2012,35(7):116-119
实施文化"走出去"已成为提升我国在东盟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文章总结了近年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实施文化"走出去"的基本模式与途径、基本特点,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文化"走出去"模式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走出去"是新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一环,对推动福建省产业结构升级尤为关键。当前福建省企业在服装、纺织及轻工制品等行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而且一些企业已具备相当的技术水平、资金实力、人才优势和经营能力。在新形势、新背景下,福建省比较优势企业应坚持"走出去"发展战略,通过寻找新市场新需求,努力开拓新的外贸需求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 ,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是我国现期一项意义重大的发展战略。以大带小、以少带多的“关键企业带动论”正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实选择 ,一个行业中几个巨头企业的相继跨国经营必将引导和带动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当一国乃至一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出现内部需求不足、产能过剩、能源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走出去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企业而言,都是自身发展的理性选择。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后,走出去思想在实践中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并最终上升为国家战略。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推动企业从走出去转变为走进去,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广西文化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文化产业具有人文资源丰富、区位独特、已有文化品牌的优势,良好的国内外环境为广西文化产业带来发展机遇,但广西文化产业仍存在整体实力偏小、资源开发分散、文化整合力度不够的问题,并面临发达国家强势文化冲击的外部威胁。对此,广西文化产业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应采取如下措施:确立目标市场,分步骤、分重点“走出去”;借助品牌力量,发挥重点文化企业的带头作用;建立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创造广西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出发点 ,就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最新进程、基本格局与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基于对各种权威数据的比较、分析 ,文章认为中国企业实际发生的对外投资 ,要大大多于官方统计数据 ;基于对这些投资的产业、地域、企业类型等五个指标的分析 ,文章勾勒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基本格局 ;基于大量实证研究 ,文章将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存在的问题 ,归纳为五大类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云南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贯彻国家战略并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实现了跨越发展。但仍存在经济开放度总体水平较低,产品出口仍以资源性产品为主,不同区域经济开放度差,海外投资力度较弱,协同"走出去"的行动很少,不了解对象国法律、政策、文化等问题,需要大力开发周边市场,提升外向型企业出口竞争力,以产业合作推动外向型企业发展,同时要不断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可持续的"走出去"模式,更多地开展与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向深化和广化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国际区位的正确选择成为影响企业"走出去"投资效益及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决策。考虑到国别区位选择的环境因素,福建省企业"走出去"应区分资源、市场、生产要素不同导向类型,选择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国别区位展开。  相似文献   

18.
辽宁企业“走出去”外部环境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内企业”走出去”正在成为对外开放中的新趋势。如何对投资环境进行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目前是世界各国、各类国际组织和理论界极为关注的一个领域。利用国际通行的标准和方法对各国和地区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可以帮助国内企业在进行境外直接投资、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方面的经营活动前了解外部的投资环境,正确选择“走出去”的目标国家和地区,减少决策和经营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19.
适应“入世”的新变化,加快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在对国外开放方面,天津应大力培育实施这一战略的主体,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同时,在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中也要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要站在发展区域经济、联合对外的战略高度,共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企业联合;把天津与西部地区的经济联合放到关乎天津战略地位的高度,研究制定一整套相关的方案和措施;建立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进风险投资,支撑科研开发。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金城集团的实践案例,对企业战略规划、产业性质定位、目标市场取向、市场扩张路线、管理体制创新与全球战略整合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不仅总结了金城集团“境外加工贸易模式”的有效经验及其主要特点,而且揭示了我国企业、特别是大型制造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发展规律及其机制与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