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分析《否定的辩证法》中关于“非同一性”的论述,从而阐明阿多诺的“非同一性”理论脉络一定程度上是在对康德与黑格尔进行内在反思的基础之上而展开:在阿多诺看来,康德意在通过对人类认识能力的考察揭示使统一的自我意识得以可能的先验主体性,然而康德并未能真正指出其根据所在,只是将其视作不容置疑的构成性原则;黑格尔虽然注意到了辩证运动所依靠的非同一要素,却在试图构建“同一性与非同一性之间的同一性”时将具体的“非同一物”扬弃为一种抽象的同一性,并以绝对精神的内在运动掩盖了主体对客体的吞并。阿多诺进而指出黑格尔达成这一目标所借助的“否定之否定”实质上仍然意味着向主体性原则的倒退,与之相对,康德在对人类理性能力的限制中隐含着否定性的要素。阿多诺的“非同一性哲学”充分吸收了黑格尔对康德的批评中的合理因素,同时借助于康德以纠黑格尔之偏。任何把阿多诺简单界定为“康德主义者”或“黑格尔主义者”的做法都必然会落入同一性思维的窠臼。 相似文献
2.
朱国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8):41-47
本文从阿多诺对同一性的批判入手,致力于梳理同一性、摹仿和艺术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分析了这些概念所具有的复杂内涵,并试图指出在何种层面上,摹仿可以构成对同一性的辩证超越,以及,艺术何以构成摹仿的客体化。最后,本文认为,摹仿作为非同一性的同一性,必然包含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而在庄禅美学那里,实际上却存在着另一种可能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3.
围绕寻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应当确认,中国古代和合哲学不仅仅只是强调和谐,而是以矛盾为前提与差异相结合的,当今有必要对马克思特别是毛泽东关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理论作些正本清源式的疏理,进而对其内涵作出拓新,确认它们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切近的理论基础之一,阐发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阿多诺音乐美学思想以"非同一性哲学"为基础,以"否定的辩证法"为主要思维方式,对20世纪西方音乐中的相关类型进行了独到的评论。这种独特的哲学思维在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和理论范式,以及确立新的美学范式中具有巨大的阐释力量。非同一性是阿多诺音乐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常轩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2-83,111
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西方思想的重要体现,这种模式不仅表现在宗教、政治、哲学上,还表现在文学创作中。莎士比亚在其规劝友人传宗接代的诗歌中消解了这一传统模式,给这一简单主题赋予了极大的张力,让读者在欣赏莎翁绚丽语言的同时,也可理解其深邃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悬置哲学“同一性”的实际性存在,以哲学合法性存在的“目的”规定论证了哲学“同一性”的规定性存在。并且借对“‘形而上经过’不可超越”的强调,否定了现代哲学对传统哲学的合法性危机的假想。而通过“同一性”对法哲学在法的形而上学抽象上的伸展的“实证”检讨,使“同一性”在“实践”上获得了肯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悬置哲学"同一性"的实际性存在,以哲学合法性存在的"目的"规定论证了哲学"同一性"的规定性存在.并且借对"‘形而上经过'不可超越"的强调,否定了现代哲学对传统哲学的合法性危机的假想.而通过"同一性"对法哲学在法的形而上学抽象上的伸展的"实证"检讨,使"同一性"在"实践"上获得了肯定. 相似文献
8.
从起源来看,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和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同属于意大利传统,他们都反对正统马克思主义和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路径,拒绝承认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存在任何继承关系,力图从根基上彻底终结一切辩证法.不过,在历史起源和建构路径上,他们又完全不同:前者是科学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外在嫁接的理论产物,而后者则是意大利工人主义实践与后结构主义相融合的内在结果;前者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视为反辩证法的“圣经”,而后者则选择了《大纲》.这两条路径虽然具有一定的积极价值,但也存在不可避免的理论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马克思哲学方法论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9.
卢卡奇努力恢复总体性范畴在马克思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而阿多诺则倡导否定的辩证法,不遗余力地对总体性辩证法进行了批判,二者处于直接的理论对立之中,而这种对立的背后却是共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无情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变化要求发展变化了的批判理论,因此,阿多诺对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批判实质上是对传统革命路线的理论反思. 相似文献
10.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界定"非利益性社会矛盾"的内涵,厘清非利益性社会矛盾与利益性社会矛盾的关系,有利于人们在新的概念体系中对社会矛盾的认识更加全面、系统和准确,并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统筹各项具体工作的指导思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矛盾的多层次关系及元概念极性相斥——关于矛盾斗争性非元概念之辨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讨论了矛盾理论的基础重构,认为从精确化上讲有三大关系:极性关系、运演关系、结局关系;而不是传统矛盾学认为的只有一组关系即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矛盾概念精确化,必然导致对矛盾的极性相斥、过程相斥、结局相斥诸种情形加以区分。赫拉克利特理论误植是斗争哲学的历史渊源。本文论证了斗争性不具元概念意义,不是矛盾的根本属性,而是与竞争性、合作性对等的运演性范畴,矛盾的根本属性即在元概念意义上是矛盾的极性相斥(可定义为对立性)与同一性。极性相斥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提法不妥,尽管斗争仍然是重要的哲学范畴。 相似文献
12.
法国的宪法学说对于世界近现代宪法的发展影响重大而深远,但限于篇幅,本文选择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和盂德斯鸠的权力分立理论这两个最富有原创性和基础意义并对中国影响最大的理论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清代新疆的争水矛盾有多种类型:同一流域内上下游左右岸县与县之间的争水、同一行政区划内几条干渠间的争水、同一干渠下各支渠(各村庄)之间的争水、同一渠道下户与户之间的争水。造成争水矛盾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社会因素,又有自然因素。前者指上游新增的垦田面积、行政区划与流域不一致、水利管理制度不完善及执行不力;后者指:干旱环境;水丰沛期与种植季节相反;新疆地形地貌使河流上游水源丰沛,下游流入沙漠或沙碛;土性疏松使渠道易于渗漏毁损等。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矛盾的多元化,社会矛盾的解决机制不能局限于单一模式,也应多元化.其中,信访制度在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决机制中占有重要位置.法治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治理化,与信访制度之间存在冲突.信访制度的路径选择,需要从法治和治理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效率的公平之维及其限度——以差异性正义与同一性正义理论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是正义的两面,即差异性正义与同一性正义,它们之问的关系是相互依存而不是对立.效率既是公平的前提,也是提高社会公平水平的保障,是人类社会迈向平等的动力.同时,效率具有一定的限度,效率的实现要以公平作为制度性条件,要受到公平的制约,要以人民福祉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条约口岸城市的发展大都以商业贸易为动力,脱离了中国农村经济,工业资金严重不足,城市低度、有限发展是其突出的特征.然而,南通、无锡、常州等近代长江三角洲非条约口岸城市以工业化为动力,走出了一条较为成功的城市发展之路,展现出独特的发展个性,不但为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增添了丰富的历史内涵,也为当代中国城市化建设提供了积极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以留日知识分子为译介主体开启了日本明治时期社会主义学说著作的译介进程.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史和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的重要事件,早期留日知识分子对日本社会主义学说著作的大量译介,为20世纪的中国输入了社会主义学说和马克思主义术语.该文以村井知至著《社会主义》的汉译为考察案例,通过译介底本和译本的中日文双语对比考证,从翻... 相似文献
18.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强校战略业已成为当代中国高校的共识。高端人才的引进在短期内增加了高校的"GDP",也触发了高校内部的不平衡与新矛盾。在发展战略层面为"学术权威"与"行政权威"的矛盾;在学科建设层面为"守望者"与"拓荒者"的矛盾;在团队融合方面为"引进女婿"与"现有儿子"的矛盾;在实验设备购置方面为"重投入"与"轻效益"的矛盾。究其根源,在浮躁的社会风气和急功近利的目标导向驱使下,对高校领导而言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无限性和高校领导的任期有限性二元矛盾的博弈,对学者而言是学术生命的有限性和探索科学真理的无限性双重张力的权衡。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矛盾预防主体制度实证研究——以G省H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静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3-16
通过对H村的实证调研,农村社会矛盾预防机制主要存在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表达机制与权益保障机制等三种模式。农村社会矛盾预防主体呈现出政府强势主导与村民被动参与的格局,即政府是农村社会矛盾预防的积极组织者,村民是农村社会矛盾预防的被动参与者。农村社会矛盾预防机制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形成的一元治理模式。从事社会矛盾预防的主体系统极不利于社会矛盾预防机制的良性发展,对此有必要进行改进。未来完善农村社会矛盾预防机制应扩大村民代表的参与,创建利益表达管道,建立村干部与村民二元甚至多主体治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七十回前后存在着的有关语句、思想方面的种种矛盾之处,在经历了明清以来的版本变化和阅读传播后,实际上已成为小说内部固有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与小说其他情节一起,构成了《水浒传》故事的整体符号特征。从此角度来看,小说内局部叙述的矛盾实质上可以看作是故事内在结构发展的必然,并在此叙述矛盾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物性格的自我冲突以及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动态演进。而这种统纳了叙述矛盾的整体性阅读,亦可为尚有版本争议的古典小说审美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