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庆龄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是近现代中国的伟大女性。社会革命思想是宋庆龄革命思想的一个重要部份,是她实践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打开一代伟人的思扉,发掘宋庆龄独特的历史贡献的思想渊源,寻找宋庆龄的革命实践与革命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为我国思想宝库增添一份财富。宋庆龄的社会革命思想是在本世纪的廿年代末期提出的。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当时,宋庆龄在武汉。她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合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为民主革命而奋斗终身,其思想和实践影响全国,山东亦在其列.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为山东输入民主革命思想.辛亥革命以后的山东历次革命都曾得到孙中山的指导与扶持,工商业的发展也得益于其在视察山东期间振兴实业的呼吁.五四运动后孙中山晚年思想的转变,则源于“山东问题”的困境和对全盘西化的忧虑.针对孙中山民主革命历程的这一区域化解读,有助于完整把握20世纪前后中国社会演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宋庆龄与蒋介石由共同追随孙中山革命发展到严重对抗,主要是由于宋蒋之间对孙中山的思想和事业的态度不同.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蒋介石在西安事变后表示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宋蒋间一度合作.但由于蒋介石拒绝接受宋庆龄要他放弃独裁、扩大民主,坚决执行孙中山三大政策的主张,因此家蒋间的合作是暂时性的,不可能是持久的。后来他们在行动上的对立完全证实了这—点.  相似文献   

4.
如何评价孙中山早期的政治思想,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见解。有的同志认为,在兴中会成立以前,孙中山基本上是一个改良主义者,或者认为孙在这时虽有某些革命思想,但占主导、支配地位的是改良主义思想。有的同志则认为,兴中会成立以前,孙中山“不是一个改良主义者”,或者认为孙中山这时的思想虽然在某些问题上受到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但起主导、支配作用的一直是革命救国的思想。有的同志甚至认为孙中山“一开始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孙中山自己曾经多次谈及何时产生革命思想的问题。一九一九年,他在《孙文学说》中认为:“予自乙酉中法战败之年,始  相似文献   

5.
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宋庆龄同志和鲁迅等人联手于1932—1933年,以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包括新的“民权主义”)为武器,并在一定程度上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针(鲁迅当时已经成为共产主义者,宋庆龄也与之十分接近),组织并领导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又叫“中国人权保障同盟”);同国民党压制反对人权的行为作斗争。这件史实,以百分之百的确凿性,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者向来是“尊重人权”并为人权的实现而斗争的。  相似文献   

6.
宋庆龄和戴季陶都长期追随孙中山,同走过一段革命道路,各有其独特贡献。但在孙中山逝世后,他们在对待孙中山革命思想和事业的问题上,出现左右分趋、截然对立。宋是这一思想和事业的坚定捍卫者和发展者,戴则成为背叛这一思想和事业的国民党右派代表人物和反共理论家。这种分趋、对立,有一个可以探察的历程,显示出他们对孙中山思想和事业的认同程度和择取方面的不同,终致结局的迥异。究其原因,又与他们各具的阅历和特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一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为了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奔走呼号,百折不挠,奋斗终生。孙中山的革命精神,永为后人所敬仰。孙中山的名字,将永载革命史册。“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伟大的鲁迅在青年时代,就积极拥护和支持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民主派的斗争。鲁迅留学日本时,在东京的中国革命民主派和改良派的斗争正在尖锐激烈地进行,鲁迅坚定地站在革命民主派一边,每天除学习日文,准备进专门的学校以外,“就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他为革命民主派的革命活动所深深吸引了,而他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也在这时候得到迅速的发展。在青年鲁迅的心目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民主派才是革命的希望。即使在鲁迅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以后,他对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事业,也始终怀着崇敬的心情,给予真诚的赞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在晚年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之一。孙中山大半辈子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中寻找救国真理,百折不回地为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制度而奋斗。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虽然仍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但反袁斗争、“护法”运动都因找不到真正的依靠力量和提不出新的战斗思想武器而一再失败。“孙中山在绝望里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找到了新的救国道路和真正的革命盟友,从而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相似文献   

9.
盛永华 《中华魂》2012,(21):39-42
1913年对于宋庆龄来说.是她近一个世纪的人生长河中的关键性的一年。是年夏,这位年轻的美国留学毕业生返回祖国探亲,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出于爱国主义的情怀.在辛亥革命高潮已逝的革命尾声中,在孙中山极度困难、前途未卜的时候,由父亲亲自引领,义无反顾地投入孙中山领导的捍卫共和的伟大事业,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革命战士,迈开了她为新中国奋斗的一生中坚实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0.
简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是孙中山诞生一百十五周年.这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本文试就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建同盟会以后,在他的演讲和文章中,一再强凋“五权宪法”对于立国的重要性.他认为“五权宪法”是建设国家的“基础”,是一个治国的根本大法”.只有“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才是世界上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只有实行“五权宪法”,则各个方面才能得到“完全无缺的治理”,国家才能成为一个“民族的国家,国民的国家,社会的国家”.由此可见,“五权宪法”思想是孙中山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教育思想的形成有三个阶段。辛亥革命以前,主要表现的是教育改良思想,积极推行学校教育,提出只有通过“兴学养才”,将西方先进文明吸纳、融变为中华民族的新文明,才能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辛亥革命期间,倡导教育为革命服务的宗旨,认为“教育是宣传”,要通过教育宣传革命、培养革命人才,主张以革命的手段,在彻底破除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发展国民教育;建立民国以后,提出了一系列对教育的建设构想,重用蔡元培制定民国新学制,进行现代化教育改革。从孙中山教育思想体系来说,这一时期还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全民教育、人才教育、军事教育和科学教育等诸多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2.
作为“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宋庆龄的名字已经深深地镌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丰碑上.她伟大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宋庆龄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尤其难能可贵.她成长为共产主义者的典型经历,给青年人的成长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纪念宋庆龄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研究她政治思想的伟大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孙中山一生的革命实践中,寻求和联合同盟者(包括革命团体和党派),以打击共同的敌人,是他始终坚持的政治思想。考察孙中山政党联盟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团体式、“政党”式、革命政党式三种不同的合作、联盟方式。一、团体式联盟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和在1904年前后在国内相继建立的革命团体华兴会、光复会等,都明显地带有分散性、地域性特点,它们那种各自为战、互不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论宋庆龄的民族意识郑洪泉探讨和研究宋庆龄的民族意识,不仅对深入了解她的生平和思想是必要的,也是深刻认识她所献身的那段中国革命的历史的需要,她的一生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宋庆龄在其全部革命活动中都显示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她是一位“跟随历史的...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在他的整个思想理论体系中,法律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拟就其中关于法治方面的思想、主张,作点探讨. 一、以法治国,维护民权,保障民生法治,质言之,即以法治国.从历史上考察,“以法治国”并非近代政治思想家、法学家首创.在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就已主张“垂法而治”和“以法治国”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政党。1927年,蒋汪集团叛变革命后,就变成了亲英美的大资产阶级大地主的政党。国民党内部以宋庆龄、何香凝、邓演达等为代表的杰出左派,继承孙中山爱国和不断进步的革命精神,坚持孙中山的革命纲领和政策,同蒋介石集团进行不调和的斗争,并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认清了历史发展规律,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并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组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反封建斗争的革命纲领,它体现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矛盾。“民生主义”乃为孙中山继“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提出“民生主义”的“社会革命”纲领。这个革命纲领,既表现出中国资产阶级的特殊性格,则又反映出二十世纪初所处的时代特点。 孙中山所主张的“民生主义”,其内容所含有的主观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外历史上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的旗帜,在政治思想方面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将其“公共心”思想、“公仆”意识及重视党员素质的观念,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廉政理论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政治民主化和党员素质建设的道路,从而在根本属性上保证了党的廉政廉洁,使党的各项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论孙中山的爱国主义思想朱小玲爱国,是孙中山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爱国主义,是贯穿孙中山革命思想的一条最突出、最耀眼的红线。“文,爱国若命”①!他四十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为了拯救祖国,拯救人民,他继承农民革命传统,汲取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精华,...  相似文献   

20.
本期在孙中山的研究方面刊登了彭树智教授的《孙中山与亚洲民族主义思潮》一文,此文与上期发表的张岂之教授的《孙中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一文虽然探讨的角度不同,但人们不难从中看出,孙中山的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本文是作者近著《现代民族主义思潮》一书中的一章,主要研究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亚洲民族主义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作者从世界历史一体化的宏观史学角度,考察了孙中山民族主义的特征,比较了它同甘地主义、凯末尔主义的异同,探讨了它对苏加诺主义的影响,认为它以“革命民主型”的风貌而置身于亚洲民族主义思潮之林。孙中山民族主义之所以具有“革命民主型”的风貌,在于孙中山是顺应世界进步潮流的“与时俱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在于他有广阔的世界眼光,同时,也在于他始终根植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他的“大亚洲主义”就是坚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对“西欧中心”和“世界主义”的反帝的民族主义文化观。这种文化观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治观,与整个民族主义融为一体,超过了同时代亚洲的民族主义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