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时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1):1-6
在承继20世纪50-60年代“实践派”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李泽厚于20世纪70-80年代对其“实践论美学”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提出了一种“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美学思想.这种美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可以被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用“外在自然的人化”和“美是自由的形式”来考察“美的本质”;用“美感的矛盾二重性”和“积淀说”来论述“美感”;用“从形象出发”和“三层面”来分析艺术.走向“充实和完善”的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哲学”美学,不仅表征了20世纪中国美学“从介绍转向理论建设迈出的一大步”,而且也使得李泽厚本人成为了实践论美学在中国的首要代表. 相似文献
2.
韩小龙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9(1):61-67
1950年代,李泽厚将黑格尔的“理念”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进行了成功的嫁接,实现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化。1980年代他把康德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加以唯物化,以适应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需要。这就是李泽厚的“移花接木”法。李泽厚哲学是工具论哲学,它是起点,也是贯穿其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线索。中期李泽厚提出建立主体性哲学,后期又提出“情本体”。进一步强调了感性、偶然性和情欲论,但是,“情本体”和“工具论”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张力结构。因此,工具论在学理上桎梏了他学术发展的潜力,使之画地为牢,作茧自缚。为了突破这种理论上的尴尬局面,李泽厚把马克思主义与康德三大批判相互参照,用马克思的实践观和历史观来改造康德的先验主体性。李泽厚试图将“先验”变成“历史”,这历史不是黑格尔所言的“总体历史”,而是具有人类社会实践的具体历史。他同时要推翻两个哲学家,真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由此导致李泽厚的“主体性”变成了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哲学概念。概念语义之间经常产生矛盾,相互抵触,貌似严密,实际上逻辑欠缜密。虽然他自己生造的词语很多,但还是掩饰不住内部体系的紊乱。 相似文献
3.
张中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1)
在实践唯物主义视野里,个体主体性是实践生成的而非给定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间的互动关系机制是个体主体性历史生成的策源地,任何撇开具体的实践、社会和不断改造着的外部世界来谈论个体主体性及其生成问题都是抽象的、空洞的.从宏观层面看,个体主体性的实践生成机制包括:个体主体性在生活世界重建方式互为中介中的生成机制;个体主体性在生活世界重建维度互为中介中的生成机制.从微观层面看,个体主体性的实践生成机制包括:个体主体的知识增进机制;个体主体的知识整合机制;个体主体的知识能力化机制. 相似文献
4.
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内在张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韩小龙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82-90
为探索当代美学家李泽厚一生的美学思想的发展轨迹,对李泽厚不同时期的关学著作做一番鸟瞰式的考察,分析其关学观中感性与理性、偶然与必然、个体与群体这些美学概念之间存在的不可调和的张力结构。分析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李泽厚因其“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学观被称为“客观社会派”的代表人物;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他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一使用工具”的“工具本体论”思想;20世纪90年代的李泽厚更加重视人的“主体性”,提出了“情本体”的关学观。分析结果表明,李泽厚前、中、后三期的美学观有其内在的逻辑规律:从机械主义走向神秘主义,从群体抽象的人到个体具体的人,从深层历史学到深层心理学,后期的李泽厚力图摆脱早、中期对理性的过分的崇拜、对必然性的依赖,转向倡导个体的感性自由、张扬人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5.
李泽厚美学理论研究五十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韩小龙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91-99
鉴于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往往融合在哲学、中国思想史研究之中,因而其关学思想显得颇为庞杂,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了李泽厚五十年的关学历程。分析认为,尽管其关学思想比较庞杂,但是主线比较清晰:以主体性实践哲学为骨架和灵魂,通过“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美是自由的形式”、“积淀说”等命题或范畴的论述建立自己的实践美学体系:李泽厚以马克思主义为支撑,以中国文化传统为家园,以康德和黑格尔为营养,构筑了他独具特色的美学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6.
肖建华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63-70
近代西方的主体性美学转向对人的美感和审美意识的探究,相比于古代的那种专注于美本质研究的客体性美学,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主体性美学在现代遭遇了巨大的理论困境,因为它仍然局限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由何以可能”和“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为了破解这一困局,在现代西方,以伽达默尔等为代表的美学家们对主体性美学展开了激烈的批判。在对解释学对话、视域融合、艺术游戏等一系列概念的阐述中,伽迭默尔的解释学转向了一种主体间性的美学思路。实现了从主体性美学向主体间性美学的理论转向。 相似文献
7.
从实践美学的主体性到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杨春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5):24-30
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主体性 ,主体性是启蒙时期的哲学、美学思潮。主体性美学不能解决审美作为自由的活动和真理的体验何以可能的问题。因此 ,现代美学必然转向主体间性。后实践美学是主体间性美学 ,它把存在不是看作主体对客体的支配 ,而是看作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的共在 ,审美则是这种主体间性的彻底实现。 相似文献
8.
邱晓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1):158-160
本文从康德美学在其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出发 ,简要地探讨了康德美学的主体性以及与此紧密相联的关于天才问题的论述 ,并在自然合乎人这一康德意义上的人道主义思想基础上透视了这些问题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徐碧辉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3(4):9-15
主体性概念曾经是中国新时期思想文化界最前卫、最具有先锋性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中曾经凝聚和表达了中国学术界对现代化的渴求,对文革时期泯灭人性、压制个性的控诉,以及对一种更为理性、人性化的思想文化的追求。然而,随着当代解构主义思潮的引进,这一曾经是最为先锋性的概念遭到质疑。不过,人们在批判主体性思想时,实际上对它的内涵并未作深究。而事实上,它的内涵远为复杂,它的积极意义也远未穷尽。李泽厚的主体性哲学不但没有过时,而且还恰好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哲学。 相似文献
10.
李长虹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5):54-57
从个体主体性发展到类主体性,是主体性形态自身发展的必然逻辑结果。文章试就此种主体性形态转换的实质进行研究,具体包括主体形态的变革、主客体关系的变化以及发展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
兰蓉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4):72-74
美国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把人的本能、欲望、需要说成是不变的人性,虽然看到了人性中包含着求生存的自然属性,但是没有指出人之所以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更没有看到人的本性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有其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13.
雒海宁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3):132-134
本文从孟子哲学思想的基础"性善论"入手,从审美观、人格美的塑造、美感的普遍性规律及艺术美特征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孟子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从"实践"的界定反思实践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滢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4):341-344
“实践”作为实践美学体系构架的基础性范畴 ,对其发展和完善应是实践美学的当务之急。目前实践美学的最大局限正在于实践范畴界定的模糊性 ,对实践美学的质疑大多也可归结到对实践理解的差异上来。因此实践美学应解决好“实践”中物质性与精神性、社会性与个体性、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等关系 ,弥补自身的缺陷 ,以显示其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自我超越的开放体系。 相似文献
15.
人的本质和不完整主体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22-128
人的本能是为了活着而具有的先天能力,由此,人的本能决定人的本性是自私。个体的自私本性只能在群体的竞争关系中才得以实现。个体对集体既依赖又抗争的态度,决定了自由是人类的本质。个体无法脱离群体以实现自我的特性,使任何意义上的个体都是不完整的主体,都必须在与他者构成的关系中确立自身的主体性。关于人的本能、本性和本质的新认识和关于主体的新的不完整主体理论,对于阐释宗教、文学等文化现象,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潘斌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3):75-78
《礼记》的作者清楚地认识到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不足,遂提出了"人情"论来探求人的本质。顺人情和节制人情都需要礼。《礼记》的作者提出了先王制礼说,并将目光转向了人的主体之外,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中寻求礼产生和存在的根源。礼所象征的是一种秩序,《礼记》所说的"序",实际上是区分万物的标准,同时也是社会的秩序和规范。《礼记》的作者试图在礼的"别"与乐的"和"之间寻求和谐与统一。《礼记》在治国方面则是反复强调礼的作用,是儒家的思想家们重视伦理道德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吴新民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23-24,61
性质命题主、谓项周延性“含糊”的问题如何解决,产生过表解法、图例法、与欧拉圈分析法等等.文章在诸多方法之外,提出了性质命题的量词方法,并阐述了量词方法的特征、规则及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19.
陈亮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0,(3)
自然观从康德、谢林到黑格尔 ,完成了由外而内的过程 ,精神的主体性终于克服了自然的生疏感 ,把自然统摄于理念之中 ,成为理念自身的外化 ,也是理念运动必然扬弃的中间阶段。相应地 ,自然美的发生条件也逐渐更强调主体的因素。人的自由取代了自然真实成为衡量艺术价值的标准 ,从而导致了“模仿说”地位的动摇。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论断和对主体性的关注体现出德国古典美学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20.
现代应用写作学科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小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一门处于工具地位的完整的应用性学科,主要由史、论、体、法等多维空间组成。在面向21世纪的今天,为了促进与完善现代应用写作学科的建设,应加强以下几个问题的研究:探讨现代应用写作的特质;明晰现代应用写作的源流与发展;重视对现代应用写作学主体的研究;掌握现代应用写作文体的类别;探索现代应用写作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