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关注健全的人性既是马克思主义,也是弗洛伊德主义关注的问题;力求将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相结合的弗洛姆,同样关注健全的人性问题。弗洛姆拷问人性,从询问什么是人性开始,并由此展开对人性善与人性恶的质询。而弗洛姆对人性善与恶的讨论,是建立在对基督教信仰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这是弗洛姆哲学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弗洛姆是当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以哲学的视域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进行考察,从人性异化的基础得出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病态的结论,并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在此就弗洛姆对人性、社会以及健全社会与人三方面的思考进行简述,以期对中国当下的社会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在张扬善的同时,也揭示善的毁灭;在颂扬和表现人高贵的理性的过程中,也展示了一幅幅人性堕落、情欲泛滥的画面,具体体现为前期创作中的各种非道德化倾向和中后期创作中无所不在的恶。这种展示表明莎士比亚是个“善恶一体”的人性论者。人性中的恶来自于哪里呢?莎士比亚戏剧所体现出的,并非完全如唯物论者们所说是社会历史的原因导致了恶,他对恶的展示也不仅仅只是为了揭露现实和批判社会。在他看来,恶源于人的自由意志。一方面,自由意志使人区别于禽兽而成为人,而另一方面,自由意志中的欲念又使人性中充满着各种罪恶。简言之,他认为恶是人性中固有的规定性。他的人性观体现了形而上的精神关注,是对人的有限性的辨证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卡尔?波兰尼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既是一个"社会分化"的社会,也是一个"伦理碎化"的社会;资产阶级道德自由观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支配商品交换关系的规律也在支配人类生活,导致人类特别是劳动者道德自由的丧失,从而陷入了对"自由和责任的理解"超越了"资产阶级世界自身边界"的伦理困境;对这一伦理困境的突破方案在于以人性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是即将到来的稳定时代的统治性的意识形态,也是个体自由能够获得制度性保障又能达成公平的成熟社会.波兰尼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批判是深刻的、新颖的,其中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洞见.但由于他不懂得历史唯物主义,不懂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不道德、资产阶级道德自由观陷入伦理困境,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这也导致他提出的人性社会的新社会方案陷入抽象人性论的窠臼,而他主张把社会主义与基督教相关联以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观点也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5.
弗洛姆从社会批判的角度,揭示"人的异化"的根源在于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中的问题。他认为以往社会都奉行的是权威主义伦理学。弗洛姆要求在人性的基础上建立一种人道主义伦理学。正确认识人性、人的本质,以便知道什么对人来说是善或不善,是他整个理论体系的前提与关键所在。而要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不能从"社会的人"出发,只能在无意识领域中去寻找,因为作为"社会的人"不是"普遍的人"、"完整的人"。由于这种"普遍的人"、"完整的人"只是弗洛姆从心理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假想的人,因此弗洛姆的人道主义伦理体系也难脱乌托邦的窠臼。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古今中外对人性的解读都没能克服单一片面的人的属性论,将人的存在某一方面的属性界定为人性,没有关注到外界环境对人性生成的重要作用。人性“生态化”将人性理解为人现实存在性,它由四种属性构成即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价值性,四种属性之间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四种属性同时受到外界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人类需要从社会内部构建“善”与“大爱”的制度、文化与道德,将自然的繁荣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交流的无障碍,才能将自己真正融入自然中去,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探讨哈萨克族人性观的基础上,对人性观精神实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哈萨克族人性观与草原文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康拉德继承了西方人文主义的伟大传统,始终关注人的生存,人性的栖居,在作品中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维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这在他的丛林题材小说中尤其有全面深刻的体现。随着思考的深入,康拉德对人性有不断深入的理解,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悲剧人性观和“积极悲观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9.
人性研究是运用一定思维方式展开的关于人的哲学研究。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既有的人性研究有两个历史类型:一是运用经验思维形成的发生论的人性观,是把人生之初具有的规定性当成人性的人性观;二是运用抽象思维形成的本质论的人性观,是把与人的诸种现象相对立并规定这些现象的人的本质当作人性的人性观。在今天的科学眼界内应当运用具体思维建立规定性的人性观,以揭示人的蕴含着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特殊规定性和相互间的差异性的特有共性为己任的人性观。这种人性观的具体内容就是人的自觉行为主体观:人是由猿进化来的在一定遗传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环境中广泛吸收社会文化而形成的追求创造实现价值的、人性与个性统一的自觉行为主体  相似文献   

10.
人性、异化和爱是弗洛姆人本主义思想的三个基本问题,而爱的理论则是弗洛姆人本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归宿。弗洛姆把“爱”看成是消除和克服人的异化,医治资本主义社会病态的“灵丹妙药”。考察和分析弗洛姆关于爱的根源、爱的本质、爱的要素和爱的能力等思想,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弗洛姆“爱”的理论中包含着合理的成分,其中有可资借鉴的价值;另一方面,这一理论又是不切实际的,具有抽象性和阶级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