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专利权在国际经济和技术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把专利权作为限制发展中国家相关产业发展的有力武器。从中国专利权纠纷的经典案例——2004年DVD专利费纠纷案入手,对专利权的权利用尽原则及相关法律规定加以阐释,比较国内外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完善中国专利权权利用尽原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权利用尽原则是立法者在平衡知识产权人专有权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基础上提出的。作为对权利人行使专有权的有效限制,该原则首先由美国司法机关提出,随后得到许多大陆法系国家的援引。尽管世界各国在其实践中普遍采用了专利权用尽原则,但不同国家对专利权用尽原则的法律基础有不同的理解,产生种种不同的理论,导致对类似案件的处理出现不一致的结论。由于专利权用尽原则以及与此相关的平行进口问题对世界各国利益有重要影响,借鉴各国经验对我国国际贸易中产品的进出口以及我国专利法相关条文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行《专利法》对职务发明的规定有不合理之处,如第六条第一款"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与本条第三款"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在法律适用方面容易产生歧义;又如将"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界定为职务发明,本身就不具合理性。因此笔者建议在第三次修订专利法之时,重新界定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平衡单位与发明人或设计人之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前,国际上对于植物新品种的保护主要采取专利保护和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两种模式,美国率先给予植物新品种以专利保护,其对于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双重格局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美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影响,论述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关于植物新品种专利法律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物种资源丰富的农业大国,鼓励科研单位和科技工作者研究、开发、培育植物新品种利国利民。因此应该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相关立法,特别要将品种保护吸收到《专利法》中,这将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既可以提高立法层次,又可促进部门法内部的协调,体现法律的科学性、严肃性。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专利权人通过专利许可协议将专利权的使用权许可给被许可方有关理论的基础上,以lear案为例,对在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时,如专利质押、专利权宣告无效请求及专利权的变更与撤销等权利,被许可方的权利受到影响进行分析。得出中国目前相关的一些规定并未考虑到无形财产使用权转让的特点,忽视了对被许可方利益的保护,并与专利法的本质利益目标产生了现实的冲突的思考,最后从保护专利被许可方利益的角度,论述了对这些专利权利行使进行了重新审视,主张应对专利权人的权利行使加以限制及规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领域的平行进口现已成为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的重要问题,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对此却几无明确界定,而作为国际贸易新规则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新体制的TRIPS协议,在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则中对此都有较为全面的规定。作为正在积极准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我国,在将要进行的现行知识产权法的修改中,以TRIPS协议为目标和准则来指导我国平行进口问题的立法,已成为我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伴随旧货的商业化翻新销售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侵犯商标权和专利权等诸多法律纠纷也由此滋生。商标权用尽原则能否作为旧货翻新销售行为判定侵权的抗辩理由,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未达成一致。理性辨识旧货翻新销售行为是否侵犯商标专用权,事涉商标权利人、旧货翻新销售者、消费者的利益。在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司法实践应以利益衡平原则为指导,秉持二维基本向度,借鉴他国经验,对于保持原产品同一性并充分披露详情的翻新销售行为适用商标权用尽原则,将其认定为侵犯商标权行为的例外。  相似文献   

9.
转型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频频出现的公民直接抵制公权力活动的现象值得关注,人权三种存在形态理论为公民拒绝权研究提供了独特分析视角.作为人的一项应有权利,公民拒绝权源自近代宪法思潮中的抵抗权.行政法律规范对公民拒绝权的明确认可,实现了其由应有权利向法定权利的飞跃,标志着行政相对人主体性的回归.公民拒绝权由法定权利向实有权利的转化,有赖于无效行政行为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制定和行政诉讼类型化思潮的兴起则为此提供了宝贵契机.  相似文献   

10.
作为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目标之一,合肥市应加强对农工民权利的保障。农民工权利的保障有其特点,即侧重于对农民工就业培训、医疗、子女教育等社会权的保障,而不是自由权的保障。农民工权利保障既是人权保障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在社会正义和平等理念下,构建农民工权利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可再生能源电力逐步替代传统能源电力是我国电力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已经为可再生能源电力优先并网提供了规范依据。从应然层面而言,可再生能源电力优先并网权不仅是实质正义的体现,也能够有效平衡各种利益冲突。作为应有权利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优先并网权,已经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因而成为一项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所享有的包含优先获取发电份额、优先出售其电力电量、优先获得调度在内的权利。可再生能源电力优先并网权兼具公法属性和私法属性,相应地,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应享有行政法上的请求权和合同法上的缔约请求权。  相似文献   

12.
专利领域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试论滥用专利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专利权是一种合法的垄断,但是在专利领域亦存在反垄断的问题。应准确把握专利权的垄断性与反限制竞争间的统一和冲突,借鉴国外在专利领域的反垄断立法与司法实践,在构建我国反垄断法体系时,对滥用专利权的行为在法律上予以界定,做到既要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又要制止滥用专利权而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体基因资源在生物医药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兴起,有关人体基因的专利带来了极大的收益。但是在人体基因专利的利益分享上却存在极大的矛盾,基因专利权人通过专利获得极大的经济收益,而人体基因资源的提供者却被排除在这一利益之外。在具体的基因利益分享中,应当在国家从整体上对基因资源享有主权的基础上,明确基因资源提供者的事先知情同意权、所有权和免费或低价使用权等权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程序正义理念下刑事被告人权利保护的问题。在程序正义理念的要求之下,刑事辩护制度的存在意味着被告人享有公平辩护的机会,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刑事被告人获得律师帮助权是保障刑事被告人权利的核心,也正是基于这点,对该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行政应急管理的基本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通过构建紧急状态下国家和公民活动规则的基本原则与框架,尊重和保持非常时期下的宪法民主制度和公民权利,从而维系宪法保障人权的基本价值。有效处理突发事件要求政府在紧急状态中享有应急特权,而应急权的行使当然应以比例原则来加以规制。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对比例原则进行了明确规定,通过其合理适用,比例原则将有力促进政府应急处置权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实现法治国家在紧急状态下的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专利标准化在推动技术创新、增进社会福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对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溢出效应应当抱持足够的谨慎态度。实践中由于标准组织不作为、FRAND 协议不明确以及标准化法律关系不清晰等因素诱发标准必要专利权不断被滥用,具体表现为FRAND劫持风险加剧、标准必要专利侵权诉讼大幅增加、技术标准目标被异化等情形愈演 愈烈。为应对专利标准化系统危机,有必要廓清专利标准化法律关系,在《标准化法》中明确标准组织的法律地位,增设FRAND具体规则,构建完整有序的专利标准化法律保障机制 ,实现标准组织、标准必要专利持有者、标准实施者三者间的利益平衡,以期规范并引导专利标准化发挥良性效应。  相似文献   

17.
发生专利侵权纠纷时,被控专利侵权人为了避免被指专利侵权成立,会向有关部门申请宣告专利权人的专利无效。在知识产权领域,宣告专利权无效作为一种诉讼的竞争手段被广泛应用。在这种情况下,若争议专利被宣告无效,那么已经支付的各种实施费用,如专利侵权赔偿金、专利使用费、专利权转让费等是否应该作为不当得利予以返还,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学生的个体权利为主要视角,着力从政治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人身权利及救济性权利等方面分析高校学生权利的个体性,进一步揭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进程中学生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从法律法规及制度、权利救济等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全方位多渠道构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视野下的学生权利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专利池许可是一种较新而且较复杂的专利许可形态,专利池既有节省交易成本促进竞争的作用,又有容易造成专利权扩张形成专利权滥用的倾向.美国司法对专利权滥用的规制走过了一段从松到紧再到相对较松的历史历程,2005年的飞利浦诉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案再次体现了对本身违法原则的摒弃.这对我国反垄断立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随着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同时步入深水区,实践中以强制无偿和自愿有偿为主的宅基地退出模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侵害农民合法权利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农民成员权受到忽视、农民知情权受到限制、农民收益权无法落实、农民参与权被弱化等。鉴于此,应当建立宅基地资格权退出机制、强化宅基地退出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建立宅基地退出与宅基地流转联动机制、构建集体审批与行政备案相结合的宅基地退出程序,提升农民在宅基地改革中的幸福感、参与感与获得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