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涉入社会学研究以来,郑杭生始终以高度的“理论自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探索.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两种形态的理论发现,以及“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的主张,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他在对辩证法和实事求是等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的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持续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构建等方面,均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以及当前资本主义危机,都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空前有利的机遇,坚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中国社会学在世界社会学格局中由边陲走向中心、提升话语权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三个代表”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必须具有我国民族的特色。就是说,这种精神文明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同时又完全是中国化的,我国民族形式的,是我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 怎样建设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呢?概括地说,就是要把共产主义思想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就是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批判借鉴西方资本主义精神文明,批判继承我国精神文明的珍贵的历史遗产,不断发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科学地总结了我党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阐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为坚持两个文明共同进步指明了方向,从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决议》确定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特征,是核心问题.必须明确,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要在继承古今中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更高的文明形态.这就要求有更高的思想境界,更先进的科学理论,对人类社会有更科学的认识,因此必须以人类最先进的思想体系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崭新时代,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  相似文献   

5.
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时代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自然有其特定的理论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般原则,又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根本要求,又赋予了我国政治建设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又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科学设想,又彰显了和谐社会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江泽民同志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这个重要目标 ,是对马克思关于人自身发展历史的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新认识新总结 ,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突破 ,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次创新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相互联系和贯通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社会价值观建设具有历史必然性,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宗旨及天然的文化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价值观建设的基本历程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改造传统社会价值观阶段;二是探索社会主义价值性阶段;三是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阶段;四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阶段。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价值观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为指导,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及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是从中得出的重要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9.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指社会主义制度特有的根本属性,它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以往一切社会制度的主要标志。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和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社会学这门学科在我国被迫中断二十多年后终又得以重建以来,对重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学问题,我们的方针一直是明确的:重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密切结合我国实际、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科学的社会学.方法之于理论,犹如手段之于目的,是不可须臾分离的.要建立科学的理论,就一刻也不能脱离科学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在研究社会问题上教给了我们根本的方法和一些具体的方法,但这并不排除在研究问题时依靠另外一些具体方法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党的第二、第三代领导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并将之运用于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进行了革命性变革;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改革开放引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坚持两手抓,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他在领导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比较系统地回答我国经济领域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精辟而又新颖地提出的一系列基本思想、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出发点,其经济理论的科学体系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认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必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特征是全面综合性、协调互动性、内生可持续性、人本前瞻性。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面对的问题的理性认识和解决方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和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创造性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深入回答了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新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东岳论丛》2017,(4):11-2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进一步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建设、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进行文化建设系列问题。关于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建设,他强调,中华文化发展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条件和支撑,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前进的必然要求。关于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他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于怎样进行文化建设,他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具体包括七个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手抓;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以我为主、择善而从的原则,正确学习借鉴别国别民族的文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实际正确、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贯穿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一根红线。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全面分析当今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和当代中国社会实际的基础上,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坚持和运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与探索的经验总结,更是对我国社会整体转型期"三个重叠"时代特征的把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它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具有厚重的理论渊源和现实指导性。具体说来,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方法论的实践应用,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现实选择,是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完整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袁秀 《天府新论》2005,1(Z1):49-50
马克思在"世界历史"理论中指出,世界市场的建立使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卷入其中,各国,尤其是落后国家都应对外开放,并自觉地从世界历史的视角去观察和处理国际事务,加快自身发展.继承马克思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实际,毛泽东思想中已有对外开放思想的萌牙,邓小平则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理论.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中关于对外开设的基本原则、内容的阐述指导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效.今天,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运用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关于批判地继承文艺遗产,正确地借鉴外国进步文艺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了发展和繁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就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加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胡耀邦以及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关于文艺问题的论述,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方针、政策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都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武器,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深入钻研。现仅就批判地继承文艺遗产,正确地借鉴外国文艺的问题,谈谈自己学习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深入回答了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新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