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俞国良  谢天 《河北学刊》2015,(2):133-139
社会转型期为开展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契机。当代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工作已在理论建构和具体研究两个方面作出了初步的贡献。然而,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一方面面临着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困局,另一方面须应对重理论还是重应用的研究策略选择。本文认为,重视理论建设,强调方法论创新,并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结合,当是化解困局,为当代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苏州大学心理学系田晓明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转型期苏南地区失业人员心理问题研究”之最终成果《失业心理问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值得向从事相关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的同志推荐。其创新之处在于:1.失业心理研究:迈向转型心理学的逻辑起点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生态文明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从单一性社会向多样性社会转型,从伦理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不仅深刻地改变着我们这个社会,也使我们遭遇严峻的挑战。在…  相似文献   

3.
孝道自古具有维护家庭年长者权威和成员间融洽相处的作用,且被认作是“诸德之首”,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伦理基础;因其在中国封建社会曾具有的政治色彩和社会矫正功能自然成为伦理学与政治学关注的对象,但孝道的“弥散性”和“基础性”特点使得它没有局限在某个学科的研究视域之内。近年来,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趋势使得孝道研究的领域和价值诉求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心理学的视角考察孝道,了解孝道态度变迁情况、孝道态度年龄与地区等差异情况、孝道态度与心理因素的关系、孝道态度的改变、能否通过孝道教育改善人们心理和行为等系列问题,使心理学成为孝道研究、学科整合趋势的主线,探求其在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中的独特影响作用,发掘孝道对于道德失范行为以及一些心理问题的矫治潜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自我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 化,这个问题日益突出。从刘海洋的伤害黑熊事件到马加爵的故意杀人案件无不反应了大学生心理问题 的严重性。本文结合心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保健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自我调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世界心理学正面临着本土化议题的不断挑战,随着西方主流心理学解释力的下降以及与生活现实问题的相互分离,心理学界正在呼唤心理学本土化,中国心理学也顺应时代潮流,加入了心理学本土化改革的大潮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心理学研究的框架,开展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将中国心理学赋予中国的文化品性,将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应有之义,也是...  相似文献   

6.
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应用与社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应用与社会发展心理学副教授、博士葛鲁嘉1.心理学的应用是心理学与社会发展相衔接的桥梁。一般来说,社会整体发展水平越高,民众就会越重视心理生活的质量,心理学也就会越繁荣和发达。从世界范围来看,心理学家人数增加的速度很快,而且大部分从事的...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的研究(特别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了社会文化因素在人格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家庭作为社会组织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环境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理念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些理念、方式与方法是现代社会发展与竞争催生的结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和基础,具有超越民族意识的全球性意义。人口压力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反映到教育上,就成为一个情节,家庭教育成为教育情节的晴雨表。大学生作为青年发展的特定群体,其人格发展成熟水平备受心理学研究的青睐和重视,多年来的研究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从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征研究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关系方面,力图对前期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为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运动及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任俊  张义兵 《学术论坛》2005,(12):67-71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更要研究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从具体的战略实施上说,和谐社会的构建要以积极为基础,在致力于建设健康而积极的社会机制系统的同时更应致力于促使社会成员追求积极,并形成积极人格。  相似文献   

9.
浅谈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平  李萌  吕霞 《理论界》2009,(10):196-197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心理学研究,科学应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方法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在正确区分大学生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些应用心理学理论的具体策略,以期达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的研究,近年来发展很快,正向许多领域渗透,其研究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分支学科也越益增多.美国心理学协会下属的专业委员会,目前已发展至四十个.主要有: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和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个性和社会心理学、社会问题心理学研究、心理学与艺术、职业咨询心理学、工业和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劝导心理学、公共服务心理学、军事心理学、成人发展与老年、工程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哲学心理  相似文献   

11.
民族心理论     
民族心理问题,虽是一个传统的民族学与心理学课题,但它对于当今正确理解民族及其相关事象的意义,却日益引起中国学术界的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12.
生态危机的生态心理学是生态心理学在应用方面的研究,伴随着人们对全球生态危机的关注而兴起.它与生态学的生态心理学在理论上相互借鉴,注重本土化研究,支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中国哲学及心理学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人性本善的主流人性观,如能应用到生态危机的生态心理学研究中,将推动这一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如今高校学生"精致利己主义"心理越来越常见,已经影响到其正常的学校与社会交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我们需要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心理疏导.基于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长期应用,积极心理学可以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供积极的研究视角,通过积极的信念激发学生积极的特质、凝聚积极力量,能够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格.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认识视角,同时也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周宁 《社会科学》2007,55(12):101-106
当代哲学语境的中心话语是凸现个体的现实性与真实性。与此相应,当代心理学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从"主体心理学"转变为"存在心理学";从"独白的心理学"转变为"对话的心理学";从"本质论的心理学"转变为"建构论的心理学"。心理学研究从抽象研究转变为现实研究;变静止研究为动态研究;变封闭研究为开放研究;变单向度研究为整体研究。只有这样,心理学研究才不会被当代中心话语边缘化,也才能真正树立在社会文化和心理生活中的权威。  相似文献   

15.
科学的心理观应该是一种动态立体多元的心理观,作为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现代心理学,尤其是普通心理学,无疑就应该以此为前提基础,构建起新的更符合实际、更有利于心理学应用发展的理论和学科体系,以进一步促进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或本土化,加快我国心理学研究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推进积极心理学本土化进程中面临理论框架不完整、不成体系,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存在差异,民众的认识存在偏差等难题,应建立积极心理学完整的理论框架、拓宽其研究领域,继续推进积极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与应用,加强社会道德体系建设,为积极心理学本土化进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一、学校心理学的范围与功能把心理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开展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我国是近10年的事情。各大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展开研究既是心理科学自身建设的需要又是教育实际发展的需要。一般说来,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工作领域在学校,其服务的对象应当是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以及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但近年来,学校心理学的工作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其工作目标日益指向了学校情境中的所有心理学问题:如帮助学业不良的问题学生,对学生的学习障碍进行诊断和治疗,解决教师和家长教育学生时遇到的各种心理学问题,为校…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学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学科的诞生,而且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的形成.生态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形成了一个新生的学科,也构成了新的研究方法论.这就是生态心理学学科和心理生态学方法论.生态的核心含义是指共生.生态的视角是指从共生的方面来考察、认识和理解环境、生物、社会、生活、人类、心理、行为等.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性主张就是天人合一.这是原初的生态学方法论,是强调人与天的合一,我与物的同一,心与道的统一.这应该成为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9.
所谓中国文化心理学,是指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和底蕴,兼顾中国文化与心理学两个角度来研究中国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深入开展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揭示中国人心理的深层内涵,促进当代中国人心理的现代化,从而为中国心理学提供根基,促进新体新用式中国特色心理学建设。为有效开展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须坚持"一导多元"的方法系统,此方法系统中的"分阶段依次推进"和"语义分析法"非常重要,有必要进行操作性颇强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社会预测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心理学分支学科,兼具综合性和边缘性。社会预测心理学的兴起与国内经济心理学的迅速崛起有关。其主要功能包括描述、预测、解释和控制功能。社会转型期复杂的社会变化和重大社会问题的存在和解决,直接为建立社会预测心理学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在"大有作为"的应用中,有理由认为,社会预测心理学的未来是乐观的,社会心理学的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