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澳门文化看澳门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澳门文化的独特性,提供了澳门文学发展的特殊空间,只有把澳门文学置于澳门文化视野中,才能对其特色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从澳门文化的跨文化性质、边缘性和多元共生三个角度审视澳门文学,就会发现澳门文学"互看"式作品里蕴含着具有深远文化意义的理论命题,而"身份批评"的引入有助于对澳门作家群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文化杂志》与澳门土生文学纵观《文化杂志》(中文版)文学栏目录,属于澳门本地所产的葡语作家主要有庇山耶、飞历奇、马若龙、晴兰等,较有关系的还可追溯到费雷拉(阿德)、布拉加、高美士……甚至卡蒙斯,然而亦缺乏专题系统的评介和讨论。像飞历奇这位著名的大律师又是澳门著名的土生葡人“大作家”,他的代表作《爱情和小脚趾》、《大辫子的诱惑》(还有《南湾》)已由澳门文化司署与大陆花山出版社合作出版汉译本,但《文化杂志》只介绍过《延虫家妹阿张》一个短篇,不能不说是一个盲点。据我们观察所得,澳门的葡语作家和诗人对中国文学(主…  相似文献   

3.
在澳门即将回归祖国之际,一部由鹭江出版社出版的《澳门文学概观》(刘登翰主编、以下简称《概观》)问世了。这部著作的出版,不仅填补了台港澳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也为人们进一步了解澳门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窗口。受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澳门,与曾经历过百年殖民沧桑的...  相似文献   

4.
前期延安文学话语不同于此前的左翼文学话语,也有别于其后的"工农兵"文学话语,表现出独具特色的个性.在前期延安文学的生态语境下,作家有相对宽松的创作空间,他们在创作理念与文本实践中既追求文学对社会功能承担的类本质特征,也遵循艺术规律,实现文学的生动性、丰富性与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澳门文学是中国的一个区域文学。它同中国其他区域文学相比,可以说同又不同。同的地方是澳门文学以中华民族文学为底色,带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学的烙印。不同的地方在于澳门区域的特殊性,澳门文学有其独特的发展足迹。从中国文学发展的整体格局来看,缺少澳门文学这个具有独特风貌、独特发展足迹的区域文学,将是不全面的、不完整的。澳门文学具有丰富的区域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澳门文学的发展 ,离不开世界华文文学文化、历史和地域三个维度。今后澳门文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好与整个中国文学的关系问题和香港文学的关系问题 ,以及如何发挥优势 ,建立自己特色问题。  相似文献   

7.
澳门现代女性文学的蓬勃,是在八十年代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带动下成长起来的,同时深受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根据澳门新文学的发展情况,以及期间女作家创作较为突出的时期,澳门的现代女性文学可划分为三个历史进程:二十世纪初期;五、六十年代;以及八十年代。由于二十世纪初的女作家未以白话文进行创作,而五、六十年代的女性作家的创作未具有鲜明的个性,到八十年代才形成女性的文学群体,在小说、散文创作上颇具特色,很有影响,所以,这里所论澳门现代女性文学的特色,着重是论述八十年代的女性文学。一、澳门中年女作家女性文学的创作…  相似文献   

8.
澳门文学研究进程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文学不但有独特的发生、发展的历程,而且也有对澳门文学的评论、研究的进程.本文勾勒出澳门文学研究的五个时期,对澳门文学研究的过去、现在及将来提供一点参照.  相似文献   

9.
澳门文学的四种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文学在发展历程中有四种文学传统:中国古、近代文学传统,中国新文学(现代文学)传统,中国当代文学传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传统.本文结合澳门文学发展状况和澳门作家创作倾向,探讨上述四种文学传统对澳门文学发展的浸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谈澳门文学的“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将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随着澳门回归之日的即将到来,文学爱好者对澳门文学的兴趣日益增强。他们渴望澳门文学研究者对澳门文学的特点有所论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澳门文学。90年代以来,我不断收到澳门友人寄给我的澳门文学作品和有关澳门文学的论文,使我对澳门文学有所了解。1998年冬,刘登翰先生又惠赠我一册由他主编的《澳门文学概观》,更使我对澳门文学有了比较系统的、全面的认识。现就我十年来对澳门文学的涉猎和思考,在这里论述一下澳门文学的“特”。一澳门文学是由澳门作家创作出来的,而澳门作家却各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1.
关于"澳门"这一名称,无论是中国官方文件的最早记载,还是葡萄牙人误读为"Macau",均始自16世纪中叶.澳门于1557年开埠,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一个重要的跨文化场域,澳门具有"小地方、大历史"的特征,正如季羡林先生在1994年题为<澳门文化的三棱镜>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文化交流有过几次高潮.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是西方文化的传人.  相似文献   

12.
从“悖论”谈及澳门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澳门文学研究,我觉得仅仅局限于对其文本的分析是不够的。诚然,文本是文学研究的第一直接对象,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论的基础,我们当然不能没有它。但是,仅有文本分析,并非就是研究的全部。特别是对于如澳门这样有着复杂文化背景的研究对象,离开了对它文本产生的诸种背景因素的认识,我们就很难真正地深入到文本之中。正如古人所说:知人论世。不知人何以论世;不知澳门,何以谈论澳门文学?从这一前提出发,对于澳门文学我常会有一种“悖论”式的复杂感喟。它提示我对澳门文学某些重要特征的认识,也启悟着我对于研究澳门文学某些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著名黑人小说家拉尔夫.埃里森的标志性作品。小说中,埃里森并没有像以前的黑人小说家一样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剖析现实社会,而是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抒发主人公对人生的茫然和不知所措,并以此来隐喻现代社会里个体的命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象征手法及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综合运用也是该书的独特之处,同时也显示了作品的后现代性。此外,小说虽然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事,但它并不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这也和绝大多数的黑人小说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界定澳门文学可依据下列两项标准:一、澳门人的任何作品:所iffi$门人的作品是指士生土长并长期居留澳门的作者的作品,以其在澳门生活期间所写的作品为准;二、任何人所创作的内容与澳门有关或者是以澳门为主题的作品。而且,澳门文学应向所有语文开放,包括葡文、英文,西班牙文等等。至于本文所探讨的,乃过渡期的澳门华文文学,只涉及以华文创作的澳门文学作品。澳门这个地区的文学发展,其实有它自己的规律。假如说,1987年是澳门政治和经济上的过渡期的开始,那么澳门文学的过渡期的开始就要往前推几年,大概是在80年代初。从我们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澳门少儿文学不仅在澳门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即便是在整个中国少儿文学创作的地域意义上来说,也算是一个富有特色的地方。作为澳门文学前驱的澳门“离岸文学”,少儿文学在一般文学中所占比例达到38%;澳门作家协会出版的年度作品选《澳门作家文集》,少儿文学范畴的作品所占的比例竟然也达到了38%。这两个38%非常能够说明澳门对少儿文学创作的重视和高比例的产出。由于澳门作家的教师身份占比较大,教师的责任感使得他们对少儿教育和少儿关爱特别敏感,他们的文学自然会倾向于为少儿服务。澳门特殊的社会生活状态所生成的宁静、安逸的澳门体验,似乎特别适合少儿文学的表现,于是澳门少儿文学在澳门文学中的比例甚高,产量较多。  相似文献   

16.
一、文学刊物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资料看,早在1933年10月15日,澳门已经出版了一种公开发行的新文学杂志《小齿轮》。这个刊物,乃由一位双腿因病瘫痪了的居澳作家鲁衡主编。鲁衡当时属于港澳的一个左翼文艺组织群力学社,乃一主力成员。该学社希望合“群力”从事文化工作,而第一步的工作就是印行《小齿轮》。《小齿轮》反映出澳门文坛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左倾主潮是一致的,可以说是深受当时的文学中心上海的影响的。另外笔者发现有一份创刊于1940年9月15日,名为《艺峰》(文艺刊)的纯文学月刊。这也是澳门新文学早期的重要史料。《艺峰》是一份…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文学史是从《诗经》、《楚辞》开头的;我国的现代文学从“五四”文学革命开头的也是诗歌和散文。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学,其发展历程与汉文学不尽相同,但其起初阶段往往也有一个诗的时代,诗歌(包括史诗)的成就非常突出。根据这样的历史事实,我把诗歌的繁荣而其...  相似文献   

18.
开辟"民国史"等独特题材、探寻人类的普遍生存困境、尝试现代小说叙事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著名广西籍台湾作家白先勇小说鲜明而独特的创作个性与写作成就,也标志了白先勇小说在上世纪50-70年代两岸四地中国当代文学史大坐标中所处的不可忽略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9.
西汉诏书代表了诏书的初步形成 ,因此具有一些独特之处。从体制上看 ,诏书继承了命令的功能 ,其题材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 ,其名称也最终得到确定 ,到武、宣之世 ,形成“命有四品”的局面。从艺术水平看 ,西汉诏书带有形成期的特点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从作者方面看 ,西汉诏书多皇帝亲笔 ,故可反映出皇帝的生活和经历 ,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同时 ,西汉诏书与其它文体之间的关系也表现为独特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梳理了前人关于莎士比亚戏剧幻觉的不同看法,并从剧场的角度探讨了其戏剧幻觉的独特性。笔者发现,前人关于戏剧幻觉的研究不但对戏剧幻觉的定义不一,而且还忽视了剧场在莎士比亚戏剧幻觉问题之中的重要性。在描述了戏剧幻觉是一种既真又假的感觉幻觉的基础上,本文指出,莎士比亚三面环绕的伸出式舞台剧场的形制特征和作为公共聚会地的性质决定了剧场观演关系的独特性,并因此决定了戏剧场面的呈现方式、观众的观看方式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方式。剧场的这些独特性最终决定了莎士比亚戏剧幻觉生成机制的独特性,观众以参与者眼光观看戏剧,在剧场公共领域交流原则和群体情绪的支持下,进入既真又假的戏剧幻觉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