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高举革命的大旗,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影响和推动下,尤其是在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指引下,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年,全国各地先后爆发了一百多次工农武装起义。其中,在红四方面军入川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以前,党在四川领导的、影响较大的有五次武装起义。这里扼要叙述中国工农红军川东游击军第一、二、三路的斗争和川东游击军重建后的斗争,以及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辛亥武昌起义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四川总督赵尔丰,慑于革命形势,在成都绅商斡旋之下,将政权交与四川谘议局议长蒲殿俊。1911年11月27日,成都宣告独立,成立了以蒲殿俊、原新军第17镇统制朱庆澜分任正副都督的大汉四川军政府。可是,这个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     
史鉴 《老友》2011,(12):13-14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王朝、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  相似文献   

4.
罗纶领衔制订的<四川咨议局整理川汉铁路公司案>,代表了绅商们的意见和要求,使人们失去的信心得到恢复.他谋划、组织成立保路同志会,使保路运动在四川如火如荼的深入开展下去,对全国的革命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下,全国革命形势转入低潮。血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懂得了“在这样的敌人面前,中国革命的主要方法,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不能是和平的,而必须是武装的。”为了挽救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八七”会议,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从此,中国革命进入到创立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新时期。鄂豫边区人民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在当地党组织的具体领导下,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在鄂豫边界创建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6.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四川革命老区在经济发展、个人收入、社会民生事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受人口、资源、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四川革命老区也面临着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贫困依然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日益突出,过分依赖资源开发等诸多问题。研究认为:在新时期新阶段,四川革命老区应该积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生态环境治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从而实现四川革命老区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五卅”运动距今已有35周年了,在这35年中,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历了长期曲折的斗争,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正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以不断革命的精神飞速地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并积极为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五卅”运动,是中国人民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直接反对帝国主义的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个高潮。这次运动推动了全国各地的革命运动,掀起了全国范围的革命的大风暴,成为1925年-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五卅”运动的规模和声势是空前的。“五卅”惨案发生后,上海参加罢工的工人达二  相似文献   

8.
四川近代革命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中的丰功伟绩,无论是当时人还是后人,在评价、研究辛亥革命时,都不能不提到。 一、批判封建专制主义 呼唤革命高潮的到来 二十世纪初年,四川革命知识分子一登上历史舞台,即把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和道德观念,将人们从相沿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中解放出来,作为一项主要任务。他们创办刊物,撰写文章,猛烈批判封建思想。  相似文献   

9.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反革命势力占据了中心城市,革命运动的中心由城市转移到了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成为中共四川临时省委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任务.本文就四川党组织为完成这一中心任务所制定的方针和策略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的四川形势1927年“4·12”以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聚集一切反动势力向共产党人和工农民众进行疯狂  相似文献   

10.
四川保路运动中羌藏人民的反清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川保路运动中,居住在川西北高原上的羌、藏族人民也在同盟会的领导和影响下,积极参加了这一斗争。早在同盟会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革命活动。一九○七年王群烈士曾“奉同盟会本部命,往干厓联络土司。”①彭家珍烈士也曾于“清光绪末”②赴汶川住了数月,进行宣传、组织活动,播下革命火种,从思想上为以后反清武装斗争作了准备。保路运动爆发后,一九一一年八月四日,同盟会员王天杰、龙鸣剑等召集四川各路哥老会首领在资  相似文献   

11.
1820—1823年的西班牙革命,是西班牙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1820年一月,驻在加迪斯准备派往美洲镇压革命的远征军,因不满国王斐迪南七世的反动统治,在青年军官拉斐尔·里埃哥(1784—1823年)率领下举行起义。军队枪声一响,全国纷纷响应。“西班牙的革命形势已经成熟到就连假消息都足以引起革命的程度了。”三月,首都马德里的革命人民占领王宫,迫使斐迪南七世宣布恢复1812年宪法,委任新政  相似文献   

12.
杨闇公     
杨闇公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四川地方委员会书记,一九二七年四月在重庆壮烈牺牲。他的光辉革命业绩将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在鄂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历史上大致属于施南府。这里,群山重叠,地势险要,为川、鄂之咽喉。辛亥武昌首义前夕,四川保路运动高涨,清政府派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端方率兵假道施南入川镇压。为防革命洪流顺江而下波及湖北,湖广总督瑞澂也派新军进驻施南。其实,此乃螳臂档车,鄂西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也发动了辛亥革命。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给鄂西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4.
宋朝在四川长期推行特殊化统治政策,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四川在宋朝属于"阻远险恶"的地区,特别是全国政治重心在宋朝东移后,其距离京畿地区更为遥远,加大了朝廷的统治难度;二是四川经济在五代前后蜀的基础上,更为发达,"号为优裕",在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大背景下地位更加突出;三是四川位居长江上游,虽远在西南,却具有牵制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特别是南宋四川地区长期直接地面对金朝和蒙古的猛烈进攻,四川的得失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朝廷不得不高度重视四川而施以特殊的统治。  相似文献   

15.
一八六一年至一八六三年间,石达开所部太平军在四川进行过英勇的战斗,表现了“革命军队的高度坚轫性。”这支太平军虽然最终在大渡河南岸一败涂地,惨遭覆灭,但是,他们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和地方封建势力,扩大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鼓舞了川、滇、黔人民反抗清朝封建统治的斗争。其英雄事绩,至今仍在四川人民中间传诵。太平军在四川的悲壮历程,是太平天国史事中重要的一部分,曾经引起许多太平天国史研究者的注意。但在迄今为止的有关著述中,对于这段史实都是语焉不详的。为了对这一段史实作一些补充,本文主要根据四川的地方志书,参考清朝官书和奏稿,以及实地调查得来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3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它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李劼人(1891—1962),原名家祥,四川省成都市人。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1907年,他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属中学堂(今成都石室中学)读书,就接受了民主主义思想,辛亥年四川铁路风潮发生生,以附属中学学生代表的身份参加了革命运动。1912年。他中学毕业,便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从1914年起,他先后担任四川泸县和雅安县教育科长,《四川群报》主笔,《川报》社长兼总编辑。1919年6月在“五·四”精神鼓舞下,他加入了少年中国学会,以极大的热情在成都创办了新型周刊《星明日》,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反帝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领导的全国农民协会成立五十周年。一九二七年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大革命蓬勃兴起。毛主席在激烈的阶级斗争和党内两条路线斗争中,亲自领导全国农民运动,三月五日,发表了无产阶级领导农民革命的伟大纲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三月七日,创办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作为农民革命的大本营;三月底,又建立了农民运动的统一领导机构——全国农民协会。  相似文献   

19.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极有声望的革命前驱者。一九一五年开始,他发动和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五四时期,他被人们广泛推崇为领导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自一九二一年七月起,从党的一大到四大,陈独秀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和党的其他领导同志一起领导全党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发展了党在全国的力量,广泛深入地开展工农运动,使全国革命形势有了极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土地革命时期,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是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为了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就必须进行经济建设,而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瑞金作为红色首都和中央直属县,首当其冲地担负起了这一历史重任。在苏维埃政府的领导组织下,瑞金苏区农业经济发展很快,1933年粮食增产15%以上,为中央苏区的巩固和扩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