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汉语语法研究的萌芽期马建忠于1898年写了一本《马氏文通》。讲汉语语法史的人,都把《马氏文通》看作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言语法著作,这是可以同意的。但是,这不等于说,在《马氏文通》出版以前,我们没有语法研究。汉语语法的研究,在我国已有很久的历史。从古书记载上来看,语法意识首先在两类人的头  相似文献   

2.
马建忠 ,江苏镇江人。清末江苏改良派四大家之一。他的《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马氏文通》出版时 ,尚未流行新式标点 ,所以全书仅用一种古式逗号断句 ,不利于阅读。 1954年 ,中华书局出版了章锡琛用新式标点校点并加注的《马氏文通校注》 ;1983年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汉语语法丛书”本《马氏文通》 ;19 86年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吕叔湘、王海编的《马氏文通读本》。后两书都以章锡琛校注本为基础校勘 ,使用规范的标点符号 ,横排 ,利于阅读。但疏漏之处仍然在所难免 ,我和别的先生都曾撰文指出过 ,现在再举一例…  相似文献   

3.
自1898年我国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语法学著作《马氏文通》问世以来,中国现代语法学已有了整整一百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年中,通过系统地引进西方传统语法和结构主义语法的理论和方法,汉语语法学掌握了一套与西方语言学相同的范畴和术语,搭建了一个与西方语言学相仿的...  相似文献   

4.
一、历史回顾 1956年,中学、师范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语文的体制。中央教育部中学语文教材编辑室为编写中学、师范的《汉语》课本,便拟订了一个教学体系—《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下简称“暂拟系统”)。这个综合性的语法体系吸取了《马氏文通》(马建忠著)以来中国语法研究的一些优秀成果,对当时中学汉语(语法)教学,普及语法知识,无疑是好的,起了推动作用的。但是,它的析句采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有人称为中心词分析法),指出  相似文献   

5.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三部语法学专著,在中国语法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有较大影响。三书都力图抛弃从《马氏文通》、《新著国语文法》以来一般研究汉语语法的方法——套用西方语法来写汉语语法,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反映汉语自身特点的语法体系。因此,三书在体系上有同有异。三书共识之处很多是对汉语语法特点的精辟见解。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句法问题上,认识到汉语缺乏词类形态的变化,但却有着丰富的造句法。改变了历来以西方的“词类研究为重心”因袭模仿之法,根据汉语语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正在进行关于中学语法教学的讨论,着重讨论了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我也想就此谈谈对教学语法和语法教学的认识。 首先,我们讨论语法教学问题应有一个共识,即《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总结了多年来语法研究的成果,具有科学性。从历史上看,中国第一部成系统的语法书是马建忠《马氏文通》(1898年),  相似文献   

7.
高秀雪 《阴山学刊》2010,23(2):60-65
从《马氏文通》开始,中国汉语语法研究就走上了与西方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道路。通过梳理和总结汉语结构语法研究、功能语法研究和认知语法研究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我们能够更加明晰当代西方语言学理论和汉语语法研究的关系,更好地把握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出版一百年来,人们以“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来评述它。本文把《文通》放到中国文化的发展长河中考察,认为《文通》提供了中西文化结合的范例,为各个领域吸收西方文化开创了路子;《文通》成功地构建了汉语语法体系,促进了汉语语言学的科学化、理论化、系统化;《文通》广泛地选例,促进了诸子各家思想的传播、融合,弘扬了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代文法体系建立过程中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是开山之作 ,但其中仍存在一些缺陷。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是继《马氏文通》之后又一部重要的文法著作 ,其根据西方文法 ,对词法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它对《马氏文通》在诸多方面有了继承和发展 ,主要表现在 :继承和发展了《马氏文通》的语法体系 ,并使之逐渐稳定下来 ;继承和发展了《马氏文通》的研究方法 ;继承了《马氏文通》研究对象的古典性 ,语言更为明白晓畅 ,清浅宜人  相似文献   

10.
《马氏文通》是我国最早一部有系统的语法专若,作者乃参考拉丁语法研究古代汉语的结构规律而成。此书作者,诸说(如1979年新版《辞海》,1987年施宣圆等主编《中国文化辞典》)均为马建忠,实则不甚准确。  相似文献   

11.
《新著国语文法》是第一部比较完备的白话文语法著作,书中提出了句本位语法观和以句法控制词类的理论,创建了图解法。该书虽然离开了《马氏文通》的藩篱,但却囿于西方语法普遍理论的束缚。通过比较发现,其中的语法理论和体系基本是对纳斯菲尔德的《现代英语语法》的机械模仿,存在语法理论和汉语事实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张延俊 《殷都学刊》2011,32(1):114-116
《文学书官话》问世于1869年,比《马氏文通》早出30年,是我国最早一部用白话文编写的现代汉语官话研究著作,对我国白话文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创立了现代汉语教材编写的范式,提出了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反语等修辞格理论,根据汉语特点将现代官话词类划分为十五种,开展了句法、语义和语用研究,奠定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础,甚至影响到了国外的语法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以纪念<马氏文通>发表100周年为契机,共有110余篇文章从<马氏文通>的历史地位及贡献、语言哲学及语法观、词类理论及对汉语词类的研究等不同角度展现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高校古代汉语语法系统的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一对汉语语法进行系统研究当从《马氏文通》刊行问世算起 ,在一百余年的研究历程中 ,汉语语法学主要经历了马建忠的以词类为纲的体系、黎锦熙的“句本位”、朱德熙的“词组本位”几个研究体系 ,得出了一些合理、正确的分析。但在这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到 ,自汉语语法体系建立之初 ,就戴上了一个印欧语语法的帽子。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开宗明义地说 :“西文本难也而易学如彼 ,华文本易也而难学如此者 ,则以西文有一定之规矩 ,学者可循序渐进而知所止境。华文经籍虽亦有规矩隐寓其中 ,特无有为之比拟而揭示之。”他便开创了这项“比拟而揭示之…  相似文献   

15.
复句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自从《马氏文通》问世以来,已有不少语言学家对复句进行过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还有不少问题需要人们去解决。对赵恩芳、唐雪凝的新作《现代汉语复句研究》,读后感到有如下几点很值得称道:一、材料丰富,论证有力汉语语法研...  相似文献   

16.
<正> 潘允中先生的《汉语语法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以下简称《概要》)是继王力先生《汉语史稿·语法的发展》之后,全面系统地描述汉语语法的历史发展的又一部专著。它在论述中“注意一个‘史’字,力求做到上联甲骨、金文和《尚书》的语法材料,下系近代乃至现代作品”(《概要·前言》),同时注意吸收近二十年来汉语语法史研究方面的新见解、新成果。无可置疑,这是一本好书,在汉语语法史的研究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动词中心说与动词“向”理论是现当代国内外比较活跃的一种句法观与方法论。人们或者以为 ,它萌芽于法国特思尼耶尔 195 9年的著作———《结构句法基础》 ;或者以为萌芽于吕叔湘先生 194 2年编著的《中国文法要略》。本文以为 ,它来源于中国的第一部语法专著———《马氏文通》。在《马氏文通》里 ,起词、语词、表词、止词是用一套名称代表两套范畴。其中一套属于句法范畴 ,一套属于语义范畴。语义范畴里的起词 2、语词 2、表词 2、止词 2 ,反映了《马氏文通》的语词中心说。  相似文献   

18.
《马氏文通》与中国传统句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红梅 《学术研究》2003,(4):121-124
《马氏文通》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学著作 ,有模仿拉丁语法的痕迹 ,与我国传统的语法研究也有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 ,无论在词法方面还是在句法方面都有对传统成说的继承。它继承了我国传统语法研究的不少精华 ,例如虚词、句读、语序、省略等等。本文主要从句法方面探讨它与中国传统语法研究的关系 ,包括句读之学和省略、倒装之说等。  相似文献   

19.
自先秦就开始的汉语语法研究,在《马氏文通》问世、建立了汉语语法学之后,成绩斐然,不容抹煞。可是,在语言科学日益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探索语言深处机制已成为当代语言科学力求解决的重大课题的情况下,在现行汉语语法学已处在进退维谷的  相似文献   

20.
史冬青 《东岳论丛》2007,28(6):75-77
本文从评析《马氏文通》以来有关汉语介词的研究入手,提出目前介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难点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意在说明:好的语法理论体系可以使我们观察到更多的语法演变事实,并有助于对语法的演变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