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下广告语言中,广告能指脱离商品本身,所指漂移的问题,依据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理论,借助结构主义的思想,探讨了广告“能指”和“所指”之间的矛盾激化现象.研究表明:在当下广告语言中,“能指的漂移”导致“所指的漂浮”,最后会导致社会道德价值观的迷失.在广告的“能指”与“所指”之中,更应保持二者之间的和谐统一,才不至于传播误导信息,危害社会.  相似文献   

2.
法国后现代理论家让·布希亚的理论结合了马克思的"商品"与结构主义中的"符号"的两种概念,以符号学观点研究社会文化现象.布希亚把物诠释为符号,而符号则构成了意义体系.相对于马克思主义以生产为基本社会活动,布希亚强调消费体系的主导,并认为消费社会下的意识形态与商品和符号的逻辑一致即商品中的交换价值凌驾于使用价值,符号中的能指凌驾于所指从而成为抽象、化约的代表,而这一特征也是后现代意识形态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电影<无间道>主人公之一陈永仁最大的悲剧是存在的悲剧,也真理的悲剧.通过陈永仁的悲剧,<无间道>告诉我们在符号形成的意义世界,主体的存在必须出示符号的证明.作为符号的主体,是由符号的所指(存在)和能指(意义)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且在符号的世界,符号的存在由能指决定.而当能指和所指不协调时,符号主体就会产生焦虑,而焦虑正是主体存在的符号.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的观念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文学理论一般都认为文学性是指作品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而二十世纪的西方文论则认定文学性是从语言开始的。文学语言与其他实用性的语言诸如日常用语和科技用语,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语言符号(即“能指”)和所指称的事物或概念(即“所指”)的关系上.在普通语言中.能指和所指呈合一的关系,能指即所指。所指称的事物和概念是语言符号的终极意义。在文学语言中.能指和所指却既合一又对立,语言符号除了指称事物和概念外.还指向和突出符号自身,对读者造成一种陌生化和新鲜感的效果.从而传达出不同于所指的审美含意。西方当代文论非常重视文  相似文献   

5.
鲍德里亚对消费品的探讨、对符号学的批判和对拟真的研究体现了他对待符号及其意义问题的观点和立场。通过对消费品的探讨,他形成了物品意义的结构观;通过对符号学的批判,他拆解了能指和所指的符号结构,突出了能指的优势地位,意义不过是符码操控下的能指效果;通过对拟真的探讨,他揭示出符码操控下的能指结构游戏,意义在这一游戏中是不确定的。对于鲍德里亚符号意义观的研究,不仅需要明晰三个部分在意义问题上的内在承接关系,同时应该将他的符号意义观与语言符号研究的大背景关联起来进行思考,阐明他对意义问题的贡献可以在后结构主义背景中得到充分理解,这些批判实践都寻求在结构诠释的机制中去除符号结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现代符号学为视角,重新审视修辞活动,揭示出修辞的核心是通过新意义的赋予创造出可供选择的无限多样的同一与差别,其实质是一种符号创造活动,修辞的这种创造特质具体表现在符号能指(语音)、符号所指(语义)、能指与所指的结合--符号(语汇)及符号与符号组合和聚合(句法)四个方面.研究和探讨修辞的创造特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瑞土语言学家索绪尔(1857-1913)提出了“能指”与“所指”这套符号概念,用以说明抽象概念或具体事物跟用来表示抽象概念、具体事物的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概念、事物及其意义叫做“所指”;概念、事物及其意义的言语表现或文字表现叫做能指。在某种程度上说来,所指处于能指的背后,并且只有通过能指才能到达所指。能指是中介物,它需要有物质为依托,“意义”是能指与所指联结的产物。研究“能指”的指称能量究竟有多大?它与“所指”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这是语言符号学所研究的范畴。首先关注的是“称谓”,即给予具体事物或概念一个…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文本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具有极为复杂的结构。运用结构主义符号学方法,从《红楼梦》文本中截取一个片断,对其作系统描写、分析,可以揭示出文本的能指符号层、所指符号层的构造机制;并进一步指出,《红楼梦》文本多义模式的深层理据在于文本能指、所指符号的多种排列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9.
语言作为符号系统 ,是个语音符号系统 ,文字符号只是其书面记载 ;前者的掌握 ,功能在培养听说能力 ;后者的掌握 ,主要是书面读写。语言学习是符号———首先是语音符号———的主观建立 ,内涵是符号的“能指———意指 (关系 )———所指”结构的形成 ,其中的关键则是能指———首先是语音能指———的建立。语音能指的建立因而成了语言学习的关键的关键。这是提高外语教学效率暨克服哑巴外语必须把握的重心。  相似文献   

10.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说的语言符号任意性是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论证的."能指"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声音,而是声音给人留下的心理印迹."所指"也并非客观存在的实物,而是代表实物的概念.心理印迹与概念之间没有自然的联系,也无理据可言.在具体一门语言内,在象声词等声音符号中的象似性是极低的,但是在象形词、合成词、派生词等书写符号中却有一定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