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知青影视的青春气息、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以及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当时时代的产物,也是当下时代最稀缺的精神资源.借助知青影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让它们去激活、煮沸这个被犬儒主义、拜金主义、虚无主义浸透的时代里一代年轻人的梦想和热血非常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2.
知青小说是新时期文学中富有特色的一部分,它的精神特征深刻地联系着知青作家们的生活与文化历史。坎坷的生活经历促成了知青作家们超于同时代人的精神成熟,知青小说走在了时代觉醒的前面;曲折的生活道路和文化感受赋予知青作家多元的文化立场,使他们生发出对传统、农民文化和民间文化新的思考,促进了新时期文化新的转型;生活的成长性造就了知青小说的青春性和理想主义色彩。知青小说当然存在一定的局限,但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些局限与历史之间的密切关系,将知青小说置于历史之中客观审视,给予其更多的理解之同情。  相似文献   

3.
侯桂新 《云梦学刊》2011,32(1):95-98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知青小说对前期作品中的理想主义进行了彻底解构,最具代表性的文本包括孔捷生的《大林莽》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大林莽》对理想主义进行反思和质疑,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人与历史的关系。《黄金时代》以性为突破口,强调个人话语,通过将人物行为非道德化的手段,瓦解意识形态对个人的压抑,客观上解构了知青小说的理想主义叙事。  相似文献   

4.
知青作家的人生启蒙处于一个英雄主义精神被极度夸大了的时代 ,童年时代的英雄故事和英雄幻想对知青作家的创作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知青文学创作的英雄主义精神经历了一个由失落到升华的过程 ,其对新时期文学的创作意义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 ,知青文学英雄主义精神给新时期文学注入了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并因此而赋予新时期文学一种悲壮的浪漫情怀 ;一方面 ,由于激情的失控与理性的缺失、传统观念的因袭与现代意识的匮乏等原因 ,知青文学在价值判断与审美追求等方面也表现出落伍于时代的滞后性 ,致使一些知青作家将自身的人生悲剧掩饰在传统意义上的人格完美之中  相似文献   

5.
无法超越的自我——论知青文学的叙事策略及其不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皓 《齐鲁学刊》2002,(1):139-141
知青文学的基本叙事策略被固定表述为“青春无悔”、“乡村情怀”等心灵化内容和“一代人”的群体性话语模式 ,建立在“知青视角”上的这种叙事策略 ,使知青文学的创作具有鲜明的群体性情感特征 ,同时也带来了局限和不足 ,制约了知青文学的超越可能。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知青小说在文体形式上采用了与文革时期知青小说相对抗的新形式:一、文革时期知青小说的全知叙事在新时期知青小说中转为限知叙事;二、文革时期知青小说中的"凡人看异人"模式在新时期知青小说中转为自叙传;三、文革时期知青小说中高昂明亮的喜剧色彩在新时期知青小说中转为浓郁的悲剧气息。这三种情形源于知青文学叙事从依赖政治权威向依赖个体经验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知青文学的肇始是源于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反思。在"文革"中形成高潮的知青运动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坛上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朦胧诗潮"、"知青文学"等文学现象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的奥运之年是知青运动的40周年。当年的知识青年于文学、历史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对群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而,正确解读知青文学,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客观认识其消极影响,无论对文学发展还是对社会进步都是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许艳丽  范微 《理论界》2011,(4):88-89
上世纪"知青"运动与本世纪"大学生村官计划",两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却是他们之间的差异,通过比较我们能够对知青运动与大学生村官计划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它们。  相似文献   

9.
李巧宁 《学术论坛》2003,(6):119-122
女知青与农民的婚姻是上山下乡时期女知青婚姻的主要形式,在当时受到了国家的介入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今天仍是知青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女知青与农民结婚,和当时社会的大多数婚姻一样,有爱情和理想搀杂其中,但现实的成分占多数:和当时恶劣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关系。今天,回顾这段婚姻,我们应当给予它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10.
伦理化的精神创伤体验是鲁迅小说《狂人日记》的叙事特征,它开启了现代小说政治化叙事的先河.张闻天的《旅途》和蒋光慈的小说分别以情爱和困厄为中心,从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角度为早期左翼小说的政治叙事确立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我们已经看到,当代人的行为引起了资源消耗、核废料、环境污染以及基因改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后代人的利益,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一种超越时间纬度的未来世代权利因此出现,其核心是“当代人有责任使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受到充分的保护”。现在,对于作为一种新型权利的未来世代权利如何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哲学问题。人类共同体理论能够为未来世代权利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福柯的美学主义涉及到人自身及其生活领域中的一切"美学态度"。此一美学无疑就是一种把人自身及其生活视作艺术品来看待并实践的"精神性"的、实践的美学。其植根于人自身的自由生存实践,或"自我技艺学"之实践之中,因而亦可称之为"自我技艺学化的美学",就是"‘自身的文化’的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14.
执政价值观是执政主体对执政活动的一般价值的政治伦理判断,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执政活动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模式等的认识或评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执政基础的合法性、执政活动的有效性和执政行为的规范性是评判党的执政价值的三个最为重要的量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奎 《社会科学》2001,38(7):13-17
以新的视角研究政治信念 ,特别是对 8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特点进行研究 ,对于共产党人在新世纪强化理论创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一信念是人们对于某种学说、原则、理想的真诚信服和执著追求的态度。信念包括政治信念、道德信念和生活信念等 ,其中政治信念是人生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那么 ,今天为何去探索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呢 ?其必要性与紧迫性就在于 :在社会主义运动暂时的低潮时期 ,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 ,我…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发展经济学虽然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它不能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指导理论 ,所以我们必须研究中国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和发展方式。以此关注中国的经济问题 ,总结中国的改革经验 ,预测中国的发展趋势。目的是建立和完善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少数人作为道德王国的成员,其尊严也应得到尊重。伦理精神与少数人权利保护存在于统一的社会秩序之中,我们要在善恶因果律中把握少数人权利保护,在价值合理性中彰显少数人权利保护,在生态整合中体现少数人权利保护。在道德哲学层次,少数人的权利保护已不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实现,也涉及到伦理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在从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中发展 ,在同错误的斗争中发展 ,在对真理颗粒的整合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化的哲学生存论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岐义纷呈的概念。文化研究的前提性、基础性工作是从哲学生存论上对文化进行解读。在生存论的视域中 ,人类文化是在特定的生存境遇中产生的 ,它直接源自于人在应对自然环境的活动中“显”生“隐”死的生命意识和生存取向 ;文化标志着人与自然和自身既“逆”又“顺”的双重关系 ,有着“显”与“隐”的结构和功能 ,具有本体和功用双重属性。所以人类文化也具有自我矛盾的性质。人经由文化的创造而提升于动物之上 ,形成具有内在张力的有意义的生存方式 ,但同时也导致人类内部高下 ,贵贱的区分。要卓有成效地研究并解答当代的人类文化问题 ,首先要做好这一哲学的解读工作。  相似文献   

2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作者的生平事迹、著作等论述中存在着某些疏误乖违。本文依据地方志、别集序跋、小传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提要》所论及的作者,如陈轼、彭师度、姚菱、储掌文、汤斯祚等,从他们的科第、仕历,到作品的著录、版本、卷数、存佚等,均一一作了订正和考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