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4 毫秒
1.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提出,滨海新区旅游业发展研究也成了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采用SWOT分析法,概述了天津滨海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在新的形势下,滨海新区旅游业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从而避免资源浪费;要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合作,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环渤海旅游圈;要大力研制开发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要进一步完善旅游业服务体系,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促进滨海新区旅游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是促进滨海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是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实现安居乐业的民心工程,也是实现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保障工程。为了进一步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平安建设,作者对该区创建“平安泰达”活动进行了深入调研。深入推进滨海新区平安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大力推进“警防网、民防网、技防网”三张网建设,健全完善滨海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滨海新区社会公共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3.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吸引了大量资金、项目、人才,显现了巨大的投资引力。在分析滨海新区经济基本特征后,提出投资引力假设前提并进行论证;在借鉴贸易、旅游、城市等引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滨海新区投资引力模型,并分析影响投资引力的区位、资源、内生动力和外部影响等四个要素及具体指标,通过软件辅助求得因素与投资引力之间的数量关系,回归出引力模型;最后根据滨海新区实际情况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比较优势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环渤海地区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客观地分析和明确其自身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是进一步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基础与前提。根据滨海新区发展所具有的条件,构建了由5个子体系和22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深圳、浦东新区、大连、青岛4个城市和地区作为比较分析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滨海新区存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结果表明,滨海新区在开发开放进程中除了应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以外,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素质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外商投资的管理与利用、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天津滨海新区科技人员的科研绩效对滨海新区科技创新和区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以往的研究理论中推演出工作满意度与科研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科技工作者实际工作状况调查”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在假设检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滨海新区科技人员科研绩效影响因素模型,并对提高滨海新区科技人员的科研绩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滨海新区的和谐发展与女性创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女性创业对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传统社会性别文化仍然影响着女性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以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契机,从社会性别视角研究女性创业问题,分析了女性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深层文化障碍,最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促进女性创业和滨海新区建设和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已纳入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从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背景出发,着重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在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事实表明,世界上任何一个经济圈或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都是该区域的金融中心,甚至是国际金融中心。本文从天津滨海新区功能定位入手,深入分析了滨海新区金融创新的内部动因和基本条件,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金融创新结构模型。推进滨海新区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对外融资能力;应进一步拓宽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特别是直接融资能力;应加强区域金融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滨海新区区域文化和企业文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文化和区域内企业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滨海新区文化创新对发挥其在环渤海地区的龙头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区域文化创新的关键是克服天津文化中的保守主义,提倡竞争和创新意识;区域内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树立集群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力度的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也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活动被外包出去,天津滨海新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战略性意义更加突显。本文就滨海新区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发展,规避风险、更好地彰显社会效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市北方经济中心的重心掘起于渤海之滨,历史赋予了天津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机遇与挑战。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运用教育学、区域经济学原理,在系统研究方法指导下,对天津高校、职校在面对滨海新区人才培养方面所具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做了比较分析,在如何适应形势、转变观念、实施有效的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相对集中管理体制及其在滨海新区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集中管理体制是一种将业务相似、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整合,以减少部门之间的职责交叉和权限冲突,同时将不同职责进行分类后相对集中行使,以减少横向协调困难,强化政府能力的体制。滨海新区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新区管理体制创新进入实施的实质阶段,但其仍面临着资源整合、职责划分、权威认同等问题。建议借鉴国内外经验,在滨海新区实行相对集中管理体制,以强化滨海新区政府权威,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综合配套改革是我国在新时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也是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关键措施和主要任务。从我国改革演变进程分析了综合配套改革的现实背景及其基本内涵,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做出了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结构模型,并提出了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4.
滨海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是决定滨海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从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入手,阐述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的现状。滨海新区要实现从以“环境换取增长”向以“环境优化增长”方向的转变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通过发展环保产业来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5.
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建立区域经济协调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是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阐述了区域经济协调机制构建的基础原则。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域经济协调机制的构成要素,提出了滨海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框架。  相似文献   

16.
位于环黄渤海经济圈的日本北九州和韩国仁川都设有临港工业区,其中日本的北九州生态产业和韩国的仁川物流都非常发达。另外,两个临港工业区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也很发达。因此,天津滨海新区很有必要在汽车零部件产业,生态环境保护,扩大空港、海港物流合作,旅游资源挖掘以及进一步促进入员交流等方面加强与日韩临港工业区的合作与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VAR(vecfor autoren ression)模型Johansen极大似然法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对滨海新区与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天津滨海新区与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互动关系:一是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增长,但现阶段的滨海新区还处于自身的增长阶段,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的辐射作用还没有充分凸显出来;二是环渤海地区对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增长具有支撑作用,实证分析表明山东和辽宁地区与滨海新区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18.
城市文化建设实质是21世纪的城市向何处去的问题,21世纪的成功城市将是文化城市。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这是国务院审时度势、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天津滨海新区在“十一五”时期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挥独特的辐射优势,而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休闲旅游业是滨海新区文化建设的突破口。以此整合文化资源,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激活城市活力,寻找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府际治理是指不同层级政府间的治理网络。美国作为一个典型的联邦制国家,其多中心的治理体制被认为是一种无序背后的有序的治理结构。通过对美国府际治理的研究,为我国进一步扩大乡镇政府的自主管理权、变城乡合治为城乡分治提供了有益启示。具体表现为:扩大基层政府的自主管理权;从城乡合治转变为城乡分治;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滨海新区的功能区建设与产业布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与深圳、浦东明显不同的是,天津滨海新区是在原有的若干行政区和功能区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些原本已有一定特色的区域,在滨海新区的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并呈现出较为突出的产业集聚优势后,如何做到既保持功能区特色,又能够相互促进,实现共赢和整体协调发展,是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予以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