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卞文志 《职业》2009,(1):23-23
一位禅师经常和众人就"命运"这个话题进行争论.一个忠实的听众一直坚持着命运的说法,由于他笃信命运,所以,他每天都在盼望着生活会发生奇迹.他想,既然有命运,那么自己的一切就由命运来安排吧.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学习,进一步厘清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和实质。从唯物史观、共同体、自由人的联合体三个方面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从"生态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现实方案"三方面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创新。  相似文献   

3.
陈逸飞突然的病故让一个正在高速运转的新的时代感到一丝感伤和忧郁。人能够不断超越命运,却没有人能够逃脱命运,我们其实感到的是生命的脆弱和无奈。对于命运的不间断的胜利和克服其实抵不住命运的最后的安排。陈逸飞其实是一个人不断超越命运的范例,他永远在不断地胜利,在克服限制和跨越边界,但命运的力量在于它可以终结生命本身,可以划定生与死的终极的界限。  相似文献   

4.
华文 《职业时空》2008,4(2):I0001-I0001
自从人类开始认识自己,人们思考最多的就是命运。命运是有史以来最神奇的事物,又是所有人最关注的事物。早在几千年前,荀子就以其睿智的思想告诉了我们,命运不是靠神来安排的,命运其实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5.
栾林  徐宇翔 《现代交际》2023,(7):89-98+124
中非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具有示范意义。中非命运共同体奠基于相似的历史境遇,生成于一致的价值诉求,联结于共同的利益纽带,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需要以“真实亲诚”和正确义利观为前提,多方位落实短、中、长期规划。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加快了世界格局变化,完善了全球治理体系,其影响远远超过彼此的地域范畴,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一桩姻缘证明的不是人生的美满,反倒暴露出人生更大的缺憾。成全了她的是命运,粉碎了她的也是命运,命运真的能凌驾于个人意志之上?  相似文献   

7.
人的命运     
有人说, 人的命运掌握在神手里; 那神的命运呢?  相似文献   

8.
本文梳理了部分命运共同体定义,从恩格斯角度重新解读命运共同体,对建设高等院校幸福学生宿舍的重要性进行探究.分析当前高等院校幸福宿舍的现状,从命运共同体视角,从物质富裕、精神富足与劳动幸福三个方面对高等院校幸福学生宿舍的内涵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罗西 《老年人》2013,(8):31-31
光阴弄疼了我,命运请温柔些。电影《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的热映,反映不少人内心对"光阴没有故事"的无奈,更感慨岁月的粗粝无情,很多人喊疼。我热爱自由,所以命运不会让我过安稳的日子;我生来忧郁,所以命运不会给我热闹的快乐。我别无选择,命运也从不对我有些许慷慨。很多时候,失落感是因为岁月没有给我太  相似文献   

10.
崔文可  解红晖 《现代交际》2023,(6):79-88+123
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指导思想。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思想中海洋与经济、海权以及国运之间相辅相成关系的论述,可以探析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思想与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契合之处。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思想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思想的当代运用和创新发展,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推进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170年前《共产党宣言》诞生,共产主义成为无产阶级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二者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使共产主义从理想走向实践。《共产党宣言》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路,立足新时代,各国应该在加强经济发展、政治合作和文化交流上下功夫,一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杨格 《金色年华》2007,(6):32-33
我一直以为,命运安排我走了这样一条平坦的大路,却让姐姐在泥潭里挣扎。而实际上,最初安排我们命运的是姐姐……  相似文献   

13.
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目标在于推动世界范围内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从而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命题。五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一带一路"的实践过程中得以不断推进,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实践道路上的理论创新,是中国智慧的生动体现。但事实上,任何理论都有其底蕴基础,通过探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根源,不难发现,它与《共产党宣言》中的世界全球化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对此,在从《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内涵入手,厘清其与当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和理论联系。  相似文献   

14.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十八大以来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热议,中国应通过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层面在国际国内方面的倡导与学习,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等多种途径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实践层面的落实与构建,积极倡导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规则与国际秩序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走向合理化三种途径,加强中国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与实践力度,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更加公正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15.
刘云涛 《现代交际》2003,(11):24-25
性格即命运。生活中,很多职场失意的人往往会抱怨命运的不公或竞争的残酷,其实很多时候,你不经意流露的人性弱点可能会毁掉你的职场前途。  相似文献   

16.
命运观是理解古希腊悲剧的关键,《俄狄浦斯王》被称为"悲剧的典范",它充分体现了古希腊悲剧不朽的魅力,表现出人的意志和命运的尖锐冲突,命运是不可违抗的,不可改变的,俄狄浦斯虽然没有改变命运,但他不屈不挠,积极斗争的精神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象征着人本主义的萌芽,值得歌颂和赞扬。  相似文献   

17.
作为维多利亚时期文学家、英国诗人、小说家托马斯·哈代,他所创作的《德伯家的苔丝》是最具代表性、影响深远的作品。本文围绕这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主人公苔丝的悲剧人生,深入分析其悲剧命运的产生原因,以及悲剧命运对于现代社会的象征意义,从而阐述作者对于人生、社会、命运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8.
《伴侣(A版)》2014,(8):50-50
“备胎女”摆脱“备胎”命运,成长为“真命天女”的三大转运法,一起来看看吧。 在这之前,首先要向大家介绍容易陷入“备胎”命运的三种恋爱倾向。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笔下有许多人物都没有姓名,我认为这是作者表现人物悲剧命运的一种写作手法,比如闰土。这些人物以其独特的人生与卑微的命运,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代特有的典型形象。而正是这些形象,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那个时代,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社会缩影;看到被侮辱、被扭曲的无数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20.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代的经典文学名作。一直以来学界对苔丝悲剧命运的分析集中在心理学角度以及宿命论方面。随着家庭系统理论的诞生和发展,对苔丝的悲剧命运的分析又有了新的角度——从苔丝的原生家庭以及家庭结构来分析和解读她的内心世界和行为模式。本文从原生家庭的角度出发分析苔丝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