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把整个宇宙自然作为认识客体和研究对象,以探求其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就是自然哲学。古希腊的伊奥尼亚哲学及后来的原子论,就是人们认为的典型的自然哲学。中国古代有没有自然哲学,哲学史界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本世纪以来,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哲学以国家的治乱兴衰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哲学思考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其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是社会政治哲学和伦理哲学,因此,中国古代不存在古希腊那样的自然哲学。笔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建立起系统化、逻辑化的像伊奥尼亚学派那样纯粹的自然哲学,也缺少崇尚自然,追求自然…  相似文献   

2.
张磊 《船山学刊》2009,(2):230-232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人本主义命题,开启了从“自然哲学”向“人事哲学”的转变。而繁荣活跃的民主政治是普罗泰戈拉命题产生的社会前提。原子论哲学思想是普罗泰戈拉命题产生的理论前提,人的自觉是命题产生的内在逻辑,颂扬人性是普罗泰戈拉命题的精神实质,相对主义感觉论是普罗泰戈拉命题在认识论上的显著特征,开辟人本主义思想是普罗泰戈拉命题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所高扬的哲学对宗教的批判和哲学的拯救行动是其整个理论大厦的原始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不仅通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比较来阐发自我意识哲学,更是通过慷慨激昂地宣扬自我意识哲学与大众宗教的对立、细致入微地解读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以及逻辑缜密地阐明哲学的现实化与世界化,彰显出了深刻鲜明的宗教批判精神与追求人类自由的崇高责任。深入解读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宗教批判思想,有助于厘清人的解放理想得以形成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从当代哲学看,可以在三个不同层次上,对黑格尔的《自然哲学》遗产进行分析这就是,本体论,认识论以及对各种自然科学争论问题的态度和解决办法.对这些内容的分层研究,可能有助于弄清《自然哲学》的真正历史价值,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即自然辩证法的基础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5.
“宇宙的无限性”是一个古代自然哲学观念,而在现行哲学教科书中,一律把它认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命题。这种自然哲学的倾向,使哲学研究长期停滞,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向纵深发展。“宇宙的无限性”这一命题,在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以及我国先秦诸子的哲学中,都曾论及。原子论的先驱阿那克萨哥拉认为,整个物质世界是由其本源——“种子”所构成的,由种子生化万物,无限的种子构成了无限的宇宙。在伊壁鸩鲁看来,“无限的东西”“表示原子和虚空共同具有的一种质,在这个意义上它表示宇宙的无限性,宇宙之所以无限,是由于原子的无限多,由于虚空的无限大。”①我国古代学者从日常经验中领悟到,天色苍茫,是因  相似文献   

6.
于光远先生最早提出关于人工自然的研究是自然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的理论特色之一。通过对人工自然理论研究的溯源和分析,我们认为,人工自然可以而且应当放到元哲学高度进行研究,即从"人工自然的哲学研究"上升到"人工自然哲学"研究。就具体研究内容而言,可从人工自然本体论、人工自然认识论、人工自然价值论、人工自然文化论和人工自然发展论五个方面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罗马哲学是欧洲哲学史的开端,柏拉图作为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最大代表,在欧洲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建立了一个包括本体论、认识论、自然哲学、伦理学、国家学说和美学等庞大的唯心主义体系,而他整个学说体系的理论基础则是理念论。  相似文献   

8.
一八四一年三月,马克思经过大学五年刻苦攻读,精心钻研,最后完成了哲学博士论文《德莫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的写作。年仅二十三岁的马克思,在这篇论文中,借古希腊这两位无神论的英灵,引喻和抒发自己的宏图大志,要“反对一切天上和地下的神灵”,希冀博士论文通过后,能象他所崇敬的柏林大学著名法学教授甘斯那  相似文献   

9.
西方传统美学,一般是根从古希腊(公元前六世纪)起直到十九世纪德国古典美学为止的美学。它包括:古希腊罗马美学,中世纪神秘主义美学,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美学,十七世纪新古典主义美学,十八世纪启蒙主义美学,德国古典美学。它关于美学的许多重大问题都有精辟的论述。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它关于美的本质探讨的发展概况。古希腊罗马时代(公无前六世纪——公元五世纪)是西方美举的形成规,它内含古希腊和古罗马两个相互承续的历史时期,古希腊著名的美学家有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漠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都主要…  相似文献   

10.
“哲学就是认识论”不对吗?──与朱宝信同志商榷刘怀惠朱宝信同志的文章《哲学并不仅仅是认识论》(《晋阳学刊》1994年第3期)中,对认识论提出了狭义认识论与广义认识论的区分,认为毛泽东“哲学就是认识论”的提法,既不符合狭义认识论,又不符合广义认识论,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两个文本进行解读,重构出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转向黑格尔哲学、成为一个青年黑格尔派,实际上是青年马克思在探索超越自身世界观危机过程中的一种艰难而被迫的选择;《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是马克思哲学思维走向成熟的一个思想实验室,正是在这里,他第一个独立的世界观即自我意识哲学得以形成;《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本质并不是哲学史的而是哲学的,它实际上是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哲学史实现。在此基础上,文章对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基本特征作出了深入解析,从而厘清了唯物史观由以形成的理论起点。  相似文献   

12.
希腊悲剧理论与中国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希腊的悲剧理论,其集大成者是亚里士多德。在亚氏之前,德膜克里特和柏拉图在论及艺术问题时,还没有提出严格的悲剧概念。但德膜克里特的“模仿说”对后来的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概念的形成,作用甚大。德氏在哲学上主唯物主义的原子论,把世界看成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把知觉和思想产生的根源看成物体的流出物与感官的流出物的会合。因此,在文艺观上,他相应地提出了文艺作品是对自然的模仿学说。他认为  相似文献   

13.
元气论刍议     
唐文彰 《江汉论坛》2004,(12):57-59
本文试图从世界本原,世界无限性,产生万物的方式,物质、运动、时空的统一性等四个方面分析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中国式自然哲学理论———元气论,比较元气论与古希腊的原子论之间的区别,探讨元气论对暗物质或反物质研究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14.
论传统认识论的现代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传统认识论的现代转化田海平自然科学的知识范式和方法典范,在西方近代理性主义的哲学传统中,曾长期主宰着人们的理论思维。人们对普遍有效的真理的追求,对不变的知识基础和永恒的理性信念的迷恋与执著,构成了传统哲学反思科学基础的认识论旨趣。哲学在这种认识论的...  相似文献   

15.
论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哲学性质石向实瑞士著名学者让·皮亚杰创立的发生认识论对现代的认识论、心理学和教育学产生了重大与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对发生认识论的众多研究中,对于发生认识论的哲学性质这个重要问题,研究者们或者有意地加以回避,或者下一个简单的、含混的...  相似文献   

16.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自然哲学著作,新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中的硬核内容。新自然观将“时间之矢”引入自然界,是关于自然史(即自然界的历史)的辩证法。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原子论自然哲学是缺乏历史性的物活论,其后续与马克思试图完善唯物史观自然史基础的努力相契合。恩格斯自觉承担起发展基于大历史观的自然史方法的理论任务,其切入点是辩证唯物主义新自然观。自然史是恩格斯与马克思具有高度共识性的话题,所谓马克思历史辩证法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相对立的说法,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双重误读。  相似文献   

17.
关于认识论重要问题的研究述要李黎明近年来,学术界就哲学认识论的反映含义、情感意志的认识论意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内在同一性、认识论的现代发展等认识论问题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和探讨,提出不少有价值的观点。一、关于反映的哲学认识论含义在关于认识本质的讨论中有...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西方传统哲学认识论的基本判别廖小平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主流是道德认识论,而西方传统哲学认识论的典型形式是自然认识论。它们之所以存在着这种区别,其主要根据在于它们各自有不同的认识对象、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为此,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别。一认识对...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著名的黑格尔哲学专家贺麟先生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五十五周年之际,他的《黑格尔哲学讲演集》出版了。它是1984年已问世的《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之姊妹篇。此书精心选编了贺先生关于黑格尔哲学各方面的主要讲稿和文章24篇,内容涉及黑格尔的生活时代、早期思想、精神现象学、逻辑学、认识论与辩证方法以及自然哲学、法哲学、艺术哲学、精神哲学等等。贺先生研究黑格尔学说之广度与深度在书中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其中最早的一篇论文,发表于1930年,最晚的一篇文章写于1983年,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这本《讲演集》,不仅是贺先生丰果累累的学术成就的记录,而且是他毕生孜孜以求的学术道路的写照。  相似文献   

20.
社会性──两种认识论的分水岭胡正鹏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基础上,揭示人类认识论的社会性,把社会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根基,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哲学和当代资产阶级哲学认识论的根本特征。是否把社会性作为认识的本质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