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实现了平稳快速增长,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65元,2000-2007年的七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达到7.8%,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从分析新世纪浙江农民收入特征着手,剖析我省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探讨农民增收的前景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就业问题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农民工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2000-2005年,宁夏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724.3元增加到2508.9元,净增784.6元,年均增长7.8%;农民人均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从281.0元增加到435.3元,年均增长9.2%.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1.4个百分点。五年间,外出务工对收入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20%。  相似文献   

3.
2001年诸暨市农村居民纯收入人均5603.48元,同比增7.9%,增幅是近几年来最高的。但据百户资料显示,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6,同比增0.03,最高收入户纯收入人均37705.33元,最低收入户纯收入人均302.75元,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户,无论是收入增长点,还是增长潜力,都各具特点。为此有必要对各个收入层次进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增收措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一、农民收入结构现状为分析不同收入层次农户的基本情况,我们把农调队百户住户资料按纯收入从低到高进行分组,依次为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  相似文献   

4.
数字快报     
《四川统计》2011,(5):8-9
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2011年第一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6472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63元,同比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187元,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3%。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以来,我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获得了巨大增长,其中非农产业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非农化问题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所指非农产业是指农林牧渔等大农业以外的产业,即二、三产业.(-)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非农产业增长在农户收入增长中已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多年间,我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化是巨大的,1980-1993年,人均纯收入从219.ZI元增加到1745.94元,几乎翻了三番,其中多数来自非农产业的增长(见表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化情况表一单位:元1980年…  相似文献   

6.
刘春环 《青海统计》2002,(10):21-23
当前,如何持续稳定增加农牧民收入,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户的收入水平是我省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据全省15个调查县600个农牧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1年我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610.87元,比上年增加120.38元,增长8.07%,增长速度比上年快7.79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6.03%。虽然我省农牧民收入增长速度加快,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也由上年的0.4191下降到0.4063,缩小0.0128,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与全国平均水平(2366.4元)相比还少755.53元。从农村居民收入内部看,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户有447户(以下称为中低收入户),占全部调查户的74.5%,其平均收入为1049.3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4.86%,比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户68户)低78.54%。本文拟通过对全省农牧户与中低收入户、高收入户家庭基本情况、收入结构和收入因素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寻求推动全省农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重庆农村居民收入构成状况的分析发现:劳务收入与家庭经营收入是重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究其原因在于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发展严重脱节,重庆市在劳务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从而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持久稳定增长.为此,文章提出了建立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结合的农村居民持续增收模式.  相似文献   

8.
2004年,是固原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上年相比增长幅度达到15.4%,增幅高于全区1.90个百分点,在农民纯收入增长较快的情况下,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也稳步增长,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据农村居民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全市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1363.29元,比上年增长20.23%。从消费的内部构成看,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昌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但消费不足,农村市场相对疲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本文通过新昌农村典型调查,结合有关统计资料,对新昌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及如何启动农村市场作初步分析。一、农村居民消费现状1.随着分配格局的多样化,农民消费水平大为提高。1998年新昌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520元,比1993年增长1.5倍,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增长9.2%,比前五年的年均增长高出1.8个百分点;在各类企事业中获得的劳动报酬为606元,占人均纯收入的问.2%;家庭经营农副产品收入1404元,占39.9%;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是解决当前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关键。近几年来,台州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保持了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带动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全面增长。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2002年台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70元,比上年增收339元,增长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绝对额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0元。一、台州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  相似文献   

1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劳务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更是占有重要地位。泾源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劳务收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31.5%提高到2009年的43.5%。但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的出现,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大量企业破产倒闭,下岗工人急剧增多,政府就业压力大。  相似文献   

12.
《统计与咨询》2012,(2):19-19
(一)基本定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按照农村住户人口平均的纯收入水平。它反映的是全国或一个地区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一个年度核算指标。农村居民纯收入是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有关费用性支出后的收入总和。等于工资性收入、家庭  相似文献   

13.
邱秋 《四川统计》2014,(8):10-14
1998年,广安撤地建市,2013年,广安已换新颜。地区生产总值从110.8亿元增加到835.1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从4.2亿元增长为38.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4年的6611元提高到2221O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719元提高到8492元。工业经济突飞猛进,产业结构有效调整,项目建设推进有力,商贸服务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4.
《青海统计》2007,(2):44-44
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青海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8.37元,比上年增加193.26元,增长8.93%,是近年来增收形势较好的一年。  相似文献   

15.
程英 《上海统计》1998,(6):40-41
1997年上海农村居民收入继续领先于全国.据对上海市郊600户农村居民抽样调查,1997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77元,比1996年增长8.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9%.主要特点:一、收入总量继续增加1.农村居民从个体企业得到收入增幅最大.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奖金报酬收入3735元.比1996年增长15.3%,占全部纯收入的70.8%.其中从乡村企业得到的收入2652元,增长20.7%;从个体企业得到的收入,人均为45元,增长3.1倍.近几年上海个体私营企业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特别是“十五大”提出要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农民从个体企业得到的收入将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鄞州区近几年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农村居民的收入显著增加,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据鄞州调查队农村住户年报数据显示,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达到了10849元。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如何,贫富差距现象是否突出,都是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将根据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鄞州农村居民户按不同收入进行五等分,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促进农村收入阶层合理分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芬仁 《青海统计》2004,(10):20-21
据市农村经济抽样调查户资料显示,2003年西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000元,达到2054.03元。增长11.68%,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高出236.6元。总体看,2003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近几年增加额度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但较高平均数后面的现实是,县与市区农民收入差距过大,高收入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是低收入县的3.17倍,直接影响着西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据青铜峡调查队农村抽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38元,再创新高。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农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如何,贫富差异是否在拉大,消费状况如何,这些都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青铜峡市农村居民户按不同收入进行五等分,对收支状况进行分层解析,以期发现农村各收入阶层分布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村居民作为收入和生活质量相对处于最低水平的阶层,目前备受关注,其收入是“绝对”增加,还是“相对”增多,生活质量是“绝对”提高,还是“相对”改善?笔者试图以四川省内江市农村居民为例,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收入增加具有相对性收入的参照性。2004年内江农民人均纯收入2723元,增长16!7%,创历史新高,是1985年的8!6倍。但纯收入中包含了用于生活消费支出的2114!0元,也就是说农村居民实质上能自由支配的现金收入只有609元左右,这609元只相当于全市城镇职工人均可支配性收入的1/9,这609元要支撑到长达半年之后才会有新收入的到来(种植业要4-…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2000年以来黑龙江农村居民收入连续8年出现高速增长的可喜局面。据对全省2240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56元,比2000年增加2707.4元,增长1.26倍,年均增长10.7%,扣除物价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