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故事新编》)……不足称为“文学概论”之所谓小说。 他的作文,却没有……想到“文学概论”的规定,或者希图文学史上的位置的,他以为 非这样写不可,他就这样写,因为他知道这样的写起来,于大家有益。 ——鲁迅 读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它情节简单,描写不多,人物形象也是“速写”式的,并不丰满,但却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同时,如果不结合注释看,我们就不大容易理解作品所涉及的一些作者当时的社会问题,这又和读鲁迅杂文的情况类似。统观鲁迅一生的创作活动,我们还可以看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他前期偏重于小说创作,但从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写了《离婚》以后,就再也没有写过一篇“一般的”小说,而杂文写作量却越来越增加。鲁迅在十八  相似文献   

2.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们访问了作者姚雪垠同志。姚雪垠同志是一位六十七的老作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在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中泡了半辈子,所走的道路是资产阶级的文艺道路。”他强调说:“没有共产党和毛主席,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李自成》,是党和毛主席给了我这个旧社会来的小说作家以新的艺术生命。”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作者就有写《李自成》这部小说的念头,然而“空有兴趣而不能认真着手准备工作,不仅没有生活保证,而且首要原因是没有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武器去征服这一重大的历史题材,不明白应该写什么和怎样写。”因此,他深有感慨地说:“倘若我用原来的思想感情和遵循原来的创作道路去写农民革命战争小说,必然是南辕北辙”,“纵然勉强能够写出一部历史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现已被选进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这篇作品的题目,一些有关的语文教学参考材料,都没有当做问题来谈,教师们对它的理解不大一致:有人说: “荷塘月色”应该理解为“荷塘和月色”,理由是写了荷塘又写了月色;有人说:“荷塘月色”应该理解为“荷塘的月色”,理由是写月色没有离开荷塘。大家都意识到:文题是表示文章内容的词句,它同文章的内容是密不可分的,一篇好文章必须紧扣文题。凶此,准确地理解文题,关系到正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问题,  相似文献   

4.
茅盾先生写的《风景谈》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文章,认真学习和研究它,对提高我们的阅读、写作能力是很有意义的。 文章的标题就很不寻常。“风景谈”是谈风景吗?文章几乎没有一处是湖光山色的描写,也没有一点名胜古迹的介绍,写延安,竟连“宝塔山”都不挂上一笔,显然,作家的心思“不在乎山水之间”。那么,文章的标题为什么要叫《风景谈》呢? 在文章已讲过几遍之后的今天,我才解开这个谜。  相似文献   

5.
布尔加科夫在写这部小说时,没有打算将它出版,所以写得很大胆,也写得很深刻,以至晦涩,他是在写一部给未来的读者的书。人们马上理会了书中以魔鬼的狡黠对20年代莫斯科的市侩们的嘲弄,对此给予高度评价,把布尔加科夫列为讽刺文学大师,进入果戈理、谢德林一类作家的行列。属于这“人们”的有西蒙诺夫等苏联有名的作家、批评家。  相似文献   

6.
俄国小说家迦尔洵的名作《红花》(1883),写的是一个疯子,他以疯人院墙外的“红花”为世界上一切恶的象征,于是想方设法拼命撷取,最后摔成重伤而死.四十多年以后,鲁迅的短篇小说《长明灯》,写吉光屯的一个青年疯子,视社庙里的“长明灯”为人间灾难的根源,立志要吹熄它,但没有成功,被人们关在社庙里.这两篇作品为什么有这么多相似之处呢?我们认为,鲁迅的《长明灯》,在艺术渊源上,一借鉴了迦尔洵的《红花》,并受了它某些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主题、选材和表现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青春男女生.妙语》2010,(9):I0011-I0013
真题回放 请以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考场佳作 早 湖南一考生 处在这个陌生的小城镇里,我一直都在怀疑到底有没有所谓的“早”。霓虹闪烁盖过那启明的晨星,封闭式的房子关上窗,合上窗帘便是夜。  相似文献   

8.
<正> 贝多芬一生共写了32首钢琴奏鸣曲,然而只有《告别》奏鸣曲三个乐章的标题“告别”、“别后”、“重逢”是贝多芬亲笔所提,该奏鸣曲,作于1809年至1810年,是为呈献给鲁道夫大公而写的。鲁道夫大公是支持贝多芬的许多王公贵胄中最有力的一位。他是贝多芬的学生,同时也是贝多芬的保护者。他和贝多芬之间,没有身份与地位的特殊等顾忌,一直是推心置腹的至友。  相似文献   

9.
李建珍 《社区》2010,(23):59-59
没有哪一本人物传记如此饱受争议,没有哪一个子女像季承这样,因为写父亲而蒙受巨大压力。书还未出版,网络上“倒承”派和“挺承”派已经形成两大阵营。支持者赞同季承从一个儿子的角度如实地反映“国学大师”冠冕之下的真实季羡林复杂的人生与思想,反对者则认为季承是在靠出卖父亲的隐私赚钱,更有盗窃季羡林财物者公然威胁季承“要为孩子积德”等。  相似文献   

10.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副教授谭朝炎创作的长篇小说《朱鸟》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朱鸟》全书30万字,描写抗日战争时期一群南方青年投笔从戎的军旅生活,叙述他们的人生奋斗和凄婉悲怆的爱情故事。小说描绘了三四十年代急剧变化的时代风云,从人生奋斗、命运抗争的视角刻画了一群青年的形象。《朱鸟》以其全新的题材、丰满的人物形象、传奇的故事、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深邃的意境及独特的叙事角度赢得读者.该书责任编辑李珊利先生说:“还没有人这样写过。至少我没有看到有人这样写过。”浙江文学院创作研究室主任洪治刚先生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一《Also Sprach Zarathustra》第六十九章《影子》写 Zarathustra 的影子对Zarathustra 的追随,以及 Zarathustra 摆脱它的追随而“独自前行”。《影子》开头,写影子的追随:……苏鲁支还没有归于寂寞,他已听到自己后面一种新的声音了,喊着说:停住呀!苏鲁支!请等一等!这是我呀,呵哟,苏鲁支,是我,你的影子!”但是 Zarathustra 不要它的追随。起先,他以为这自称为他的影子者,不过是他所厌恶的“苏鲁支猴子”一类的虚伪的摹仿者、厌世者。于是他忿忿于他的“孤寂”被“拥护和嘈杂”所破坏,要离开那自称为他的影子者,如离开嘈杂的拥护者,重归于他的超人的孤独:  相似文献   

12.
鲁迅在随感录《四十三》中说:“进来看见上海什么报的增刊《泼克》上,有几张讽刺画。他的画法,倒也模仿西洋;可是我很疑惑,何以思想如此顽固,人格如此卑劣,竟同没有教育的孩子只会在好好的白粉墙上写几个”  相似文献   

13.
这是用诗词形式写回忆的一次尝试。虽然也有随感、记游等,但绝大部分是回忆,随感和记游中也包含了历史的掠影。我向无文学素养。1985年回北京,闲暇无事,在川中友人何郝炬同志帮助下,开始学写诗词,时写时辍。 1989年政治风波骤起,忆旧与随感常涌笔端,首复一首,似难以自己;改了又改,抒怀言志,力求情真意切,不敢言诗。在那段充满忧患的日子里,我和景文困居木樨地居室中,景文作画,我作诗填词,将居室命名“愚痴书屋”。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终身,经受住各种考验,没有无私无畏、一心为公的“愚痴精神”是不行的。这在我  相似文献   

14.
建国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郭沫若同志写了两部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和《武则天》。《蔡文姬》写成于一九五九年。郭老说:“我写《蔡文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替曹操翻案。曹操对于我们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确实是有过贡献的人。在封建时代,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曹操一生奋斗的史实,非常丰富多彩而又惊心动魄。郭老没有做全面的描述,只选择了“文姬归汉”这个事件,从侧面描绘和歌颂曹操的历史业绩。这是因为郭老对蔡文姬其人其事,有着特殊的兴趣和深厚的感情。郭老说《蔡文姬》中“有不少关于我的感情的东西,也有不少关于我的生活的东西。不说,想来读者也一定会觉察到。在我的生活中,同蔡文姬有过类似的经历,相近的感情。”郭老甚至坦率地承认:“蔡文姬就是我!——是照着我写的。”还有,就是郭老热烈地赞赏《胡笳十八拍》,对这首长诗花费很大心  相似文献   

15.
南亭亭长李伯元的《中国现在记》,类似他的《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和《活地狱》,均属晚清谴责小说的力作。但因《中国现在记》在报上连载时没有作者署名,又没有写完,也未出过单行本,李伯元去世七个月后,另一位谴责小说家吴趼人为亡友写传,虽曾说到李伯元尚有此作,可是长期以来,这部小说就不像李的另外三部谴责小说那样受读者注目。三十年代初,阿英写《晚清小说史》时,由于他“无法获得李伯元曾经作过这部小说的旁证,颇疑是吴趼人误记”,还不敢贸然写进史内。直至1938年冬,即上海的“孤岛”时  相似文献   

16.
今年十月间,我和陈漱渝同志到杭州参加浙江省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会议空闲时间,我们在西湖边上散步。漱渝同志对我说:“王先生,你为我的书写一篇序好吗?”我说:“什么书?要我写序?我是不会写的,从来也不曾写过什么‘序’。如果你的书出版了,我来写一篇读后感,这事我倒是能够做到的。”他说:  相似文献   

17.
《寻乌调查》是毛泽东的一篇近九万字的调查报告,写于1931年,1982年经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校订后公开发表。毛泽东之所以要在江西寻乌“下大力”进行他当时的“最大规模”调查,是因为他认为对中国的富农问题“还没有全般了解”,同时“对于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因此,毛泽东在寻乌不仅调查了农村,而且还首次调查了城镇,重点调查了城镇商业、手工业的历史发展过程及现状、特点。在取得了大量真实、具体的材料后,毛泽东写  相似文献   

18.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评这本书说,没有一个哲学家能象罗素那样愉快地否定自己早期的著作。关于他第一部理论著作《论几何学的基础》,他现在写道,“我不认为在这本早期写的书里有任何站得住脚的东西。”谈到在它不久以后写的一篇论数和量的文章,“我现在看来纯粹是废话。”他在1896—1898年写的关于物理学哲学的文章似乎是“十足的胡扯”。那本现在还有读者购买的“家庭大学丛书”版的《哲学问题》,他倒认为“里面有不少地方自己还是相信的。”在收入本书作为附录的一篇论“罗素哲学”的未  相似文献   

19.
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汤显祖的《牡丹亭》的主题是写爱情,这几乎是众所公认的。孔尚任的《桃花扇》也写爱情故事,而且这个故事贯串于全剧,但它的主题是不是写爱情呢?恐怕很难肯定的回答。作者在《试一出·先声》中,通过老赞礼之口就说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  相似文献   

20.
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汤显祖的《牡丹亭》的主题是写爱情,这几乎是众所公认的。孔尚任的《桃花扇》也写爱情故事,而且这个故事贯串于全剧,但它的主题是不是写爱情呢?恐怕很难肯定的回答。作者在《试一出·先声》中,通过老赞礼之口就说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